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海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状况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本文通过大量的调研数据,阐述了当前上海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消费状况,对他们的消费结构——包括住房消费、汽车消费、教育支出以及其他日常支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未来的消费趋势进行了描述和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行为,提高它们消费倾向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库兹涅茨发现居民消费倾向并非如凯恩斯猜测的那样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从长期看,居民的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此即"库兹涅茨悖论"。中国城镇居民长期消费倾向存在"库兹涅茨悖论",但中国城镇居民长期消费倾向偏低。 相似文献
3.
“库兹涅茨悖论”的中国解证——基于中国城镇居民长期消费倾向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库兹涅茨发现居民消费倾向并非如凯恩斯猜测的那样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从长期看,居民的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此即"库兹涅茨悖论"。中国城镇居民长期消费倾向存在"库兹涅茨悖论",但中国城镇居民长期消费倾向偏低。 相似文献
4.
农村消费的扩大是启动内需的关键一环。文章以边际消费倾向为切入点。利用ELES模型估算了各类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及收入弹性,根据其实证分析结果,建议应优先关注和加强对居住、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这几大类消费品在农村市场上拓展的研究.采取积极措施扩大农村消费。 相似文献
5.
基于消费角度的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文章运用GE指数及要素分解方法,从消费的角度对收入差距进行分解,分析消费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然后,从居民消费倾向、消费率和消费结构三个方面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做出进一步的计算分析,从而提出改善居民消费结构、提倡适度消费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文采用了弗里德曼和苏良军的分解方法得到持久收入、暂时收入,并运用分位数回归(quantile regression,QR)方法验证持久收入假说,结果表明持久收入假说失灵。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超过60%的重庆农村居民按照当期收入消费,重庆农村居民的消费对当期收入表现出相当程度的过度敏感性,这是持久收入假说失灵的原因。研究还发现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对重庆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性影响,而流动性约束却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相对收入假说看我国消费刘岚芳一、相对收人假说理论凯恩斯在其创业的宏观经济学中,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完全由其收入决定。二战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变化和新消费者的成长,西方经济学界对消费理论做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正。美国著名经济...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消费不振。居民消费率从1990年的45.2%下降到1994年的41.9%。之后又进一步下降到1998年的39%。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也由1990年的0.8下降到1997年的0.7。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比较丰富,从绝对收入假说到相对收入假说,再到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每一种消费理论都力图尽最大可能地解释现实,但也都存在着一些欠缺。本文在描述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模型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状况对消费的影响。解释目前消费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消费倾向是指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率.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收入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弗里德曼认为,消费者的收入包括一时收入和持久收入两部分,而这两部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应当加以区分.本文从弗里德曼提出的货币需求理论即持久收入假说出发,结合消费行为分析当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一个方面原因:即持久收入增长缓慢造成了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 相似文献
10.
11.
从消费倾向角度看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了制约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文章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倾向理论构建了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的数学模型,并结合长三角地区的实例从平均消费倾向的角度分析了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需求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搜集了2002年以后社会转型深入时期上海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相关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对上海城镇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分别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消费支出、消费支出弹性等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各类消费支出的特点。研究发现,不同收入层次的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和不同类型的消费支出各有特点。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规范和引导上海城镇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东北、西部以及整体居民边际消费倾向(MPC)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我国居民整体MPC为0.49,处于较低水平;1999年以来,各区域的MPC除中部小幅度增加外均呈现下降趋势,西部下降幅度达39.7%,其中,2013年各区域的MPC沿西部、东部、中部和东北依次递减,且存在较大差异。这些结果支持了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边际消费倾向随着绝对收入水平的增加而递减,同时也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实践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网络经济下中小企业理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股市的财富效应很不显著。因此,期望通过“激活股市刺激消费”的政策主张目前难以奏效。笔者认为,要尽快培育和发挥股市刺激消费与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必须把通过股市“富民”的方略置于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以1985—2008年河南省数据为例,分析了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和农村居民家庭消费需求收入弹性,测算了农村消费需求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率。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很小,大部分是依靠城镇消费和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河南省农村市场不论是生活消费品还是生产资料的需求潜力巨大,开拓未来河南省农村消费市场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6.
Ki Young Park 《Global Economic Review》2017,46(3):299-324
This study establishes the stylized facts on household balance sheets in South Korea and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their macroeconomic implication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wealthy hand-to-mouth (HtM)’ households that hold little liquid wealth with owning large amount of illiquid assets. Using a household-level panel data for the period of 2000–2014, we find that (1) there are neither deleveraging of household debts nor a sharp decline in house price even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2) run-up in household debt in 2000s is led by high-income group, (3) regardless of net worth level, wealth is highly concentrated on illiquid assets such as housing and real estate, (4) the share of wealthy HtM households is very high compared to the cases of other advanced countries. We estimate the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out of a transitory shock and find that the consumption response of HtM households is larger compared to the non-credit-constrained group, posing a threat to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Using discrete choice models with fixed effects, we also find that a household that acquire more real estate assets is more likely to become wealthy HtM when its income is relatively lower or its indebtedness is relatively higher. We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tM households and the role of macroprudential policy.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农业政策的完善,政府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对农产品价格进行了一定的调整,确保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影响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在于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因此,为了进一步明确农产品波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也为了寻求最好的方案来解决我国农民收入较低的现状,文章分析了投入产出模型结构,并提出了农产品波动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具体关系式。通过此关系式,提出了增加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