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我手中的这摞手稿,倾诉着一位老柴达木人一生对柴达木的眷恋,道白一个人生命最后的道白。此时,手稿化为心灵语言通往心灵感应深处的通行证。死指肉体,而用生命留下的文字,却可以使生命的心路变长、延续……攥着这摞手稿,他生命的重托重如泰山;打开这摞手稿,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的笑容长留在我的眼前。他生前就最喜欢笑,他爱人对我说,两年前,他知道自己得了肝癌,他依然平静地笑笑,让我给他拿来纸和笔,便开始每天写啊写,写得满头大汗,写得手不停地抖,写到动情处,他总要老泪纵横地念给我听。他写下这三万多后,我一看,写的都是他儿时的家乡和他心…  相似文献   

2.
无论在中国文坛,还是在人们心里,李若冰的名字都与柴达木连在一起.柴达木在他笔下生辉,他的<柴达木手记>一版再版,感召了几代人.从没见过哪个专业作家能像他那样,一生五次踏进柴达木,他的双脚曾沾满柴达木的盐碱,他一身曾裹挟柴达木的风尘.他把笔触深入到柴达木的角角落落,写他遇到的每一位柴达木人.  相似文献   

3.
毛炳杰,1949年参加革命,1950年到海西工作,是一名为柴达木奉献了终生的老兵.虽是普通一兵,但是他的身上凝聚着老一辈柴达木人特有的秉赋气质和精神风貌.下面说到的几件事,只是他多彩人生中的几个片断,写出来,以表达我对这位相识相知个世纪之久的老领导、老朋友的深深缅怀.  相似文献   

4.
2008年秋,为了我拟撰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大戈壁》,我曾重返柴达木,从德令哈,到格尔木,到察尔汗,到大柴旦,到鱼卡,到马海……走遍了我曾经在柴达木工作过的所有地方,拣拾起我四十二年前至二十二年前之间的所有记忆.最后,当车过鱼卡,要向当金山进发的时候,我让司机停下车,我下了车,面对柴达木的方向,虔诚地跪了下来,深深地磕了三个头,心中向柴达木泣说:"柴达木啊,我的母亲,我的第二故乡,保护、养育了我这个'黑五类子女'的荒凉的土地,这一次,泽群是真正的走了.我这等年纪,要再返柴达木,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柴达木啊,走出柴达木,才知道这一颗心,是永远地走不出柴达木的了.我为您,奉献了我的青春与健康;您也给予了我一辈子的事业与'财富'.我的个性里,已融入大戈壁的辽阔与旷达;我的血液里,永远流淌着巴音河湛蓝激情的河水;我的灵感中,迸发着只有柴达木夜空里才有的一颗一颗璀璨的大星星.待到《大戈壁》写峻出版,我很难会再来柴达木来看您,但我一定会寄一册《大戈壁》,让柴达木的友人在巴音河畔,寻一个并不惹人的小小地角,擦柴引火,一页一页将这二十万余字的小说焚烧,以祭奠我在柴达木生活过的一切,以感恩我在柴达木的所有友人,以记录某一段我的人生在柴达木的真实……"  相似文献   

5.
杨振 《柴达木开发研究》2010,(1):F0002-F0002
2009年国庆,在北京展览馆“新中国60周年成就展“上,醒目地展览着“柴达木之宝”。这个展品前面的天蓝色横牌上写着:“1955年,地质部632普查大队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发现油田,献给周恩来同志的石油样品‘柴达木之宝'”。这是透明岩盐制作的大约一尺多高的凸形小博物架,6个格分别摆放着装有石油样品的玻璃小瓶,正中间下方是一块黑色地蜡。后面有一个黑木架的玻璃框,看其形状大小,肯定是为保护‘柴达木之宝’而精心制作的。框架的右上方用红漆写着“将柴达木之宝献给敬爱的恩来”,框架左下侧写着“青海石油勘探局,一九五六,二”。  相似文献   

6.
得知李老病逝的噩耗,禁不住泪水涟涟。不久前还给李老家去了电话,从李老的夫人贺抒玉老师那里知道李老身体不太好,令人担忧。但是我坚信他会很快康复。在我和许许多多柴达木人的心中,李老的身体就像钢铁铸就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与诗人李季就在柴达木生命禁区与第一批挺进盆地的勘探队员一起击败了死神,1993年他第五次进柴达木时已年近古稀,依然神采奕奕。李老有顽强的生命力,我坚  相似文献   

7.
大修厂往事     
1971至1978年,我在柴达木汽车修理厂工作了近八年。这也是柴达木汽车修理厂(当时都叫她大修厂)最兴盛与繁荣的八年,此前,它还没有那么强大,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青藏铁路的建成,它的功能逐渐衰落,直至彻底消失。我所以要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想要为这间在柴达木初期开发与建设,做过相当大贡献的工厂,留一点痕迹,留一份资料。当然,这期间我把我  相似文献   

8.
我与《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结缘是在这个刊物诞生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一次会议上遇到了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的一位部长,他送给我一本《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我就利用会议的间隙拜读了起来,没想到她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因为当时中共中央和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已经把柴达木开发的事议已放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而我当时已被调到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青岛支社原社长张荣大先生,是从柴达木走出去的知名记者.荣大先生青年时投笔从戎,参加青海农建第十二师,后凭过硬的笔杆子调到新华社青海分社,成为一名新闻记者.在青海分社的12年间,他把柴达木当作采访根据地,先后16次到海西州采访,《火车开进柴达木》是他向国内外报道的作品之一.他调到故乡山东已有30年了,3年前我为编纂"柴达木文史丛书"向他约稿,由此"激活"了他对柴达木的记忆,使他在很短时间里陆续编写出与柴达木有关的三部书稿.我有过短暂的记者经历,对荣大先生的人生历练颇感兴趣,故学他做了一回采访,了解他当年在柴达木采写新闻的事.  相似文献   

10.
都市影像     
上世纪80年代初,当贾平凹冉冉升起时,我正在文学青年的队伍中踯躅,每读他的散文就忘了自己要干什么,后来发现他开始写小说了,而且是折腾长篇的,就想:奶奶的,终于沉不住气玩大的了,想换种口味放荡一下自己了。老舍先生有言,短篇难写,长篇易玩,第一章说不清,还有以后的各章。谁知“放荡”后的长篇竟给平凹带来日隆的声誉,标志甚明的散文反倒成了敲边鼓的角儿。  相似文献   

11.
李若冰是被称作披一身柴达木风沙走进中国文学史的老一代作家,从20世纪20年代起,他就和他笔下的柴达木一起享誉中国文坛.他的《柴达木手记》几经再版,每一次再版,都在社会上掀起一阵柴达木热,因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以后,他又先后去过大庆油田和塔里木盆地,还当过大庆油田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写出一系列讴歌石油人的作品.李若冰的石油作家之称就是这么来的,他也因而荣获了"中国石油铁人文学特殊贡献奖".  相似文献   

12.
平凹     
上世纪80年代初,当贾平凹冉冉升起时.我正在文学青年的队伍中踯躅.每读他的散文就忘了自己要干什么。后来发现他开始写小说了.而且是折腾长篇的,就想奶奶的.终于沉不住气玩大的了.想换种口味放荡一下自己了。老舍先生有言.短篇难写.长篇易玩.第一章说不清.还有以后的各章。谁知“放荡”后的长篇竟给平凹带来日隆的声誉,标志甚明的散文反倒成了敲边鼓的角儿。  相似文献   

13.
一部残害与保护动物和生态的斗争史诗 记得十几年前,京夫先生的长篇小说《鹿鸣》刚动笔的时候,他就对我说他要写一部不同于以前题材的长篇小说.十几年来,京夫先生写了不少中短篇小说和散文,而他的长篇小说却"养在深闺人未识","千呼万唤不出来".  相似文献   

14.
下篇 有一个叫桂芳的女人在叫我:“哎,我认识你,你还记得我吗?” 我仔细看她,想起来了。三年前,我到柴达木位居世界海拔最高的钻井队采访,正逢桂芳从四川来柴达木西部丈夫工作的钻井队生孩子。那里叫狮子沟,是连狮子都不敢去的荒山,每一口水、每一粒米都要从外边运进去。桂芳到山下基地生了一个儿子,就回到山上坐月子。住在简陋的活动板房里,  相似文献   

15.
我爱柴达木     
像星星永远眷恋着蓝天, 像溪流永远痴情于山岫, 我是那么深深地爱着柴达木啊, 爱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说起柴达木,心中骤然便一阵温热. 走近柴达木,我总不由得泪眼模糊.  相似文献   

16.
<正>早晨,我批评了小雨,因为他做错了不该错的题。要知道,这是一道我重点辅导过的题目,我甚至将答案写在黑板上——可是他竟然做错了。"昨天,你不是大声说会了吗?那为何做成这个样子?"我问。"我,我不会,我没有说,是,是奇奇他们说的——"小雨耷拉着脑袋声音在喉咙里打转。奇奇的成绩还没有小雨好,他这么说,莫非他就能把题做对?我迫不及待地打奇奇的作业本。他竟然没有做!一个字都没有!我的心情很郁闷,指着那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17.
分别这么多年,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与你交流少了.尽管这样,你在《化不开的柴达木情结--由李玉真的〈西部柔情〉引发的感慨》一文中认识的我,还是差不多这个样子:一个内心深处爱着柴达木的十足的西部女人.  相似文献   

18.
我手中的这摞手稿,倾诉着一位老柴达木人一生对柴达木的眷恋,道白一个人生命最后的道白.此时,手稿化为心灵语言通往心灵感应深处的通行证.死指肉体,而用生命留下的文字,却可以使生命的心路变长、延续……攥着这摞手稿,他生命的重托重如泰山;打开这摞手稿,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的笑容长留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柴达木开发研究》编辑部: 我对《柴达木开发研究》这个刊物,并未全部认真地阅读,很难进行全面正确地评价。现就我个人的主观印象,提出如下极不成熟的意见,请参考。一、从刊物所发表的文章来看,严格坚持了该刊物的指导思想和编辑方针,并已充分反映了柴达木地区的特点、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等,为柴达木开发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从而起到了参谋、咨询作用。  相似文献   

20.
表海油田地处柴达木盆地,是全国自然条件最艰苦的油田。秦文贵同志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青海油田工作17年,其间曾有两次机会离开这个艰苦的地方:一次是1993年,组织上派他到加拿大留学,13个月后,加方的阿凯塔石油公司总裁见他勤奋好学,踏实肯干,要以月薪2万元人民币,五年后负责办理家眷定居手续为条件,聘他留加工作;另一次是他从加拿大留学回国后,南方一家石油公司又要以月薪3000元的待遇,聘他到南方提任钻井平台监督。但是,这两次他都没有去,没有离开柴达木。是什么力量这样紧紧地吸引着他呢?是他对柴达木的一片深深的情。那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