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将成为我国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汽车消费会产生废气、噪音及相关的热导效应等环境污染和道路拥挤的负外部性问题。大气环境与道路的共有资源特征是造成汽车消费污染和道路拥挤负外部性问题的经济根源,矫正负外部性问题需要通过能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税收、法规和行政制度安排来解决。  相似文献   

2.
叶菊华 《时代经贸》2011,(18):10-10
文化产品具有很强外部性,其外部性主要体现在生产外部性和消费外部性上。文化产品的生产外部性的主要表现是外部经济,即文化知识,信息或创意溢出;文化产品的消费外部性主要表现在文化消费产生的“知识经济”效应、文化消费影响的时空性、交互性以及文化消费的意识形态功能。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生物资源丰富,而生物质能是农村生活的主要消费能源。目前我国农村生活用生物质能源浪费严重,且传统粗放利用方式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调查,评估吉林省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成本,从而为有效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间接庇古税的福利效应分析——以交通污染控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认为当机动车污染排放产生负外部性时最优政策工具就是根据外部性的大小征收相应的庇古税,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然而由于每一辆机动车的污染排放水平不一,根据污染排放量直接征收庇古税很难实施,在这种情况下,替代性的政策是对与机动车污染排放息息相关的燃油消费进行征税。文章在Diamond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最优间接庇古税模型,分析了间接庇古税的福利效应。研究发现:一是由于机动车使用年限、消费者收入水平、汽车排量选择偏好等影响燃油消费的异质性因素存在,最优间接庇古税只能是次优的;二是最优间接庇古税作为治理机动车污染外部性这种市场失灵的政策工具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对提高整体社会福利水平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产品在消费后阶段被消费者废弃所引发或可能引发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即废弃产品问题,它主要源于产品自身承载了大量的资源以及具有潜在的致污能力.依据外部性理论分析,废弃产品问题实质上是一种环境负外部性问题,既包括消费的环境负外部性问题,也包括生产的环境负外部性问题,但主要是生产的环境负外部性问题.延伸责任作为生产者从佑无到有的一项延伸义务,是生产者环境保护义务的新增,并将内化为生产者的生产成本.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质上就是一种对废弃产品的生产负外部性的政府管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将成为废弃产品的生产负外部性内部化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6.
陈玉玲 《经济研究导刊》2014,(16):291-292,300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外部性概念引入环境保护领域,是为了寻找促使外部性问题内在化的有效方式,以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外部性,主要是生产和消费的负外部性。环境经济政策是国家环境当局从影响成本—收益入手,引导经济当事人进行选择,以便最终有利于环境的一种政策手段,其主要目标之一是最大限度地减弱以至消除其外部性的影响,将外部性问题内在化。  相似文献   

7.
浅析自然资源利用中的代际外部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外部性问题, 本文在传统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代际外部性的概念, 并对其种类、表现、产生原因、特点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消费外部性现象比较普遍。从法学视角看,消费外部性体现为消费者基于消费而给消费者本人以外的对象造成的权利的侵害、利益的减损现象,主要表现为消费的环境外部性。从国外来看,环境权立法与司法的实践可以解决消费的部分外部性。我国消费外部性经济法解决具有其理论基础,具体可以通过法律赋予公民环境权利以及施加公民环境义务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朱云欢 《生产力研究》2008,(19):174-176
随着私人轿车在快速发展,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日益突出。首先述评外部性理论及其历史演进、计量与矫正方法等。在此基础上,述评私人轿车消费外部性方面的文献,论述理论界对私人轿车消费外部性的观点和主张并进行评论。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的外部经济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外部性,主要是生产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尤其是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外部性的存在使资源最优配置的外际条件被破坏,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弱以至于消除外部不经济性的影响,将外部问题内部化,是环境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对资源环境外部性的作用及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针对循环经济对资源环境外部性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明确了外部性内涵,阐明了校正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传统方法主要是"后治理"的被动方式,有其固有的不足和局限性.详细论述了循环经济对资源环境外部性的作用,指出循环经济对资源外部性问题的解决采取的是一种"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的方式,较之传统方法有更大的优势,能很好地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同时,对循环经济校正资源环境外部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探讨生态伦理的经济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生态伦理把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由原有的人类的范围扩大到整个自然界,通过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伦理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有助于解决环境的负外部性问题、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生活消费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治理的政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作物秸秆是十分宝贵的农业资源,但经济发展导致农作物秸秆利用收益不高,秸秆成为废弃物或直接焚烧秸秆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当的秸秆处置方式严重危害环境,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认为,农户决定是否焚烧的决定因素是农民收入水平与秸秆利用成本.文章从对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产生的原因进行经济学分析,从农户焚烧秸秆污染的外部性出发,分析治理污染的主要政策工具及可行性,并提出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治理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生态伦理的经济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生态伦理把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由原有的人类的范围扩大到整个自然界,通过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伦理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有助于解决环境的负外部性问题、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生活消费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临汾市城市生活源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生活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主要因素。对生活污染产生的原因及特征进行论述,并提出解决生活污染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北京市流动摊贩的治理难题开展分析,首先对城市流动摊贩的定位、流动摊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报告了城市流动摊贩的内部生存环境与外部生存环境——分别从内部自身生存状态与外部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通过采用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首都流动摊贩存在现象的外部性调查,分别阐释了流动摊贩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正外部性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就业安置及社会安宁、传承文化,活力城市、满足低收入市民需求、存在的独特性;负外部性主要体现在影响食品安全、影响交通安全、污染环境,影响市民生活、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并反映了其存在的严重城市问题。最后从落实法律法规、弱势群体保障体系、建立摊贩行业协会、公众参与理念四方面提出治理流动摊贩的对策,取得了首都流动摊贩治理的现实策略,以供政府部门参考实施。  相似文献   

17.
对临汾市城市生活源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生活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主要因素.对生活污染产生的原因及特征进行论述,并提出解决生活污染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消费外部性的效率损失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消费外部性是指个人或家庭的消费行为影响他人或社会,但个人或家庭并未因此而给予相应补偿或取得相应报酬。无论是正消费外部性还是负消费外部性,其结果都使资源配置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为此,政府必须通过直接管制、经济手段等措施来治理消费外部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农业的外部性内部化、以及自由贸易对贸易国福利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人们观察到的在自由贸易中,在多数情况下,进口国的利益受损的原因在于农业的外部性未被内部化,而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因自由贸易所导致.在此基础上推论出农业的外部性内部化在非贸易关注问题中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农业的外部性内部化、以及自由贸易对贸易国福利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人们观察到的在自由贸易中,在多数情况下,进口国的利益受损的原因在于农业的外部性未被内部化,而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因自由贸易所导致。在此基础上推论出农业的外部性内部化在非贸易关注问题中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