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品牌策划遵循的原则是品牌的4S表达方式: 1、差异化表达(difference show)。品牌的核心力量是差异化。我曾经在北京的街头对年轻人做了一个调查,我问一个正在喝可乐的女孩,你正在喝什么?这个女孩说是可乐。我又问,可乐是什么?那个女孩就会很诧异地看着我,觉得我在不知所云。但是可乐其实就是碳酸汽水。这就是可口可乐公司高明的地方,他把自己生产的黑“汽水”叫做“可乐”,橙“汽水”叫做“芬达”,白“汽水”叫做“雪碧”,并且让全世界的人都记住了这些名字,  相似文献   

2.
“娃哈哈并购纠纷”的猜想和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娃哈哈与达能事件的升级,让人们有了更多的猜想。事态到底会向何处发展?双方最终是通过谈判解决,还是选择对簿公堂?在外资并购案件频发的今天,如何避免类似纠纷再度重演,“娃哈哈并购纠纷”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3.
《西部论丛》2006,(3):83-83
仅用3000人左右的销售队伍,娃哈哈驱动着一个数量在2万以上的经销商群体,用别人的汽车、资金与仓库为自己服务。通过庞大的经销商网络,娃哈哈新推出的产品能在一阁之内铺遍全国。它是如何做到的?用娃哈哈一个经销商的话来说,他能够接受娃哈哈苛刻缝销条件的原因,就在于”能够有保证地长期挣到钱”。“有保证”,是因为娃哈哈制定了严格的全国统一价差体系,保证了各地的经销商都能在价差内挣到钱。  相似文献   

4.
公司     
《中国经济周刊》2005,(28):11-11
海尔退出美泰克竞购大战,娃哈哈抢注“非常6+1”商标,统一收购完达山15%股权。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贸》2009,(7):92-93
此刻,你在享用咖啡吗?是不是因为刚泡好的咖啡太热,正在卖力地试图吹凉它呢?是不是正在习惯性地用你的咖啡匙一口口往嘴里送咖啡呢?是不是左手一口点心,右手一口咖啡,怡然自得地享受呢?不得不告诉你,这样喝咖啡的你已经闯进了喝咖啡时的礼仪“禁区”。走出“禁区”,也许你会觉得丧失了原先自由自在地喝咖啡的畅快。但是,唯有如此,你才成为一个真正懂咖啡、了解咖啡的人。  相似文献   

6.
在一般人眼里,娃哈哈的所有者就是宗庆后,然而,一场跨国“联姻”危机.却让这位“从来没有重大失误”的掌门人陷入与世界500强企业法国达能集团的恶斗之中。那么.是什么给了宗庆后叫板达能的资本?这场“中国式离婚”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玄机?身处“战争状态”的宗庆后,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王晶 《辽宁经济》2005,(8):91-91
在2004年开始的中国饮料市场争霸战中,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康师傅、统一等为首的外来品牌,大面积抢滩中国饮料市场,欲瓜分市场份额。此时,作为本土品牌的娃哈哈集团,面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开始绝地反击,沉着应战。2005年夏季,进入饮料行业的销售旺季。“新一轮更激烈、更残酷的竞争”会来得更猛烈些吗?为此,记者来到了娃哈哈集团沈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娃哈哈”),对沈阳娃哈哈现任总经理刘海先生进行了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8.
娃哈哈的现任掌门人宗庆后被”接班人”的问题困扰已经不止一次了。上一次是在2004年。由于当时政府持有娃哈哈大部分股权,因此娃哈哈也算是一个”国有企业”。时年59岁的宗庆后已经达到了“国企干部60岁退休”的上限。一时间.关于“娃哈哈减去宗庆后等于什么”的讨论甚嚣尘上。  相似文献   

9.
四两拨千斤     
制造热点事件、挖掘提炼新闻、创造新奇概念,继而进行媒体炒作,捕获消费者的注意力这已成为9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发展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巨人炒作“脑黄金”,南德炒作“99 1”,科利华炒作《学习的革命》,飞龙炒作“伟哥”,爱多、秦池炒作“标王”,长虹、格兰仕炒作降价与振兴民族工业,娃哈哈非常可乐打“中国人自己的可乐”进行炒作,远大买飞机成了媒体炒作对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周刊》2007,(15):11-11
“连日来,达能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以维护大股东利益之名,发出了对宗总及娃哈哈全体员工不恭的言论和声明,娃哈哈全体职工对此十分愤慨。”4月10日,娃哈哈集团的全体员工和经销商代表发表声明,称反对“达能集团对娃哈哈品牌的不断侵蚀与并购。”  相似文献   

11.
从连篇累牍的口水战到对簿公堂,纵观娃哈哈事件的整个过程,其基本的形势是:达能以一纸合同为依据,以中国现行法律为后盾而孤军奋战;宗庆后则高举“保卫民族品牌”的大旗争取民意,时至今日,已有“娃哈哈全体职工代表”、“娃哈哈全国销售将士”和娃哈哈非合资公司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先后表示支持,而被“保卫民族品牌”、“抵御外资垄断中国市场”等爱国情绪感染的公众,也为宗庆后提供着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快讯》2007,(15):11-11
“连日来,达能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以维护大股东利益之名,发出了对宗总及娃哈哈全体员工不恭的言论和声明,娃哈哈全体职工对此十分愤慨。”4月10日,娃哈哈集团的全体员工和经销商代表发表声明,称反对“达能集团对娃哈哈品牌的不断侵蚀与并购。”  相似文献   

13.
严格来说,“喝咖啡”,在香港不是一个新词。这个词曾经在1970年代后期十分流行。事缘1974年廉政公署(ICAC)成立初期,当时从英国聘请了一批英国的资深瞀务人员,由于文化关系,他们请证人或被检控人协助调查时,总会问他们是否喝杯咖啡(Do you wantc offee?)。渐渐地,“喝咖啡”,成为接受廉政公署调查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4.
邱吉尔曾经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利益。”面对眼下正来势汹汹的达能,回想达能与娃哈哈十年合作之路,宗庆后是否对邱吉尔的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我希望娃哈哈在未来五年中达到500亿到1000亿的年营业收入”。近日,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在搜狐“中国制造全国行”巡访活动上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由此,宗庆后提出了娃哈哈的“第三次创业”目标。  相似文献   

16.
《重庆与世界》2013,(4):59-59
靠“卖水”发家的国内快消巨头娃哈哈,近几年来又把触角多方延伸。面对关于“娃哈哈多元化布局是缘于主营业务疲软”的质疑,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日前对此回应称,“如果真是主业滑坡,我就不会成为首富了”。目前刚刚当上胡润百富榜“首富”的他表示,娃哈哈多元化布局意在差异营销,但不否认在刚刚涉足的新领域里还存在很多不足。  相似文献   

17.
《浙江工商》2010,(4):18-18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娃哈哈为灾区出点力,也是应该的。”面对媒体,娃哈哈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说的简单而实在。  相似文献   

18.
薛枭 《中国西部》2009,(6):35-35
“叔叔,我想喝可乐,要冰冻的”,一年前,埋在废墟下80个小时的薛枭,用一句话“逗乐了悲伤的中国”,他从此也多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可乐男孩”。  相似文献   

19.
《宁波经济》2014,(7):I0013-I0015
饮料龙头企业娃哈哈最近一直占据“头条”位置。 近日,娃哈哈富氧水被质疑玩概念忽悠消费者、目前唯一的一个实体项目娃欧商场被曝拖欠商场租金,更有爆料称,娃哈哈强制内部员工购买公司生产的老批号快过期的爱迪生奶粉。  相似文献   

20.
王先知 《新财经》2013,(12):86-88
宗后后“遇刺”后伤势还未完全康复,就迫不及待地进军白酒行业。此前,娃哈哈的商业公司已陷入停滞状态,娃哈哈在多元化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时隔九年再次“饮酒” 关于娃哈哈进军白酒的消息,盛传一个多月后,算是尘埃落地。在北京的发布会上,一款以贵州茅台镇为原产地的酱香型白酒一“领酱国酒”也正式宣告上市。自称从不锅酉的前首富宗庆后,转而进军白酒行业引发外界各种议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