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一篇,我们说了宽恕。这一篇,我们再谈谈名利心。  相似文献   

2.
上一篇,我们谈了如何安住自己的心。这一篇,我们来谈谈本我和小我。最近,有弟子谈及最近读过的一本书《幸福的方法》,书中讲到人有两个我,一个是清净的本我,一个是攀缘的小我。我觉得很有意思,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被"小我"牵引着走,而迷失了本自清净的"本我"。当然,很多时候我们内心并不想  相似文献   

3.
宽恕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话题,对它的研究历经了宗教、哲学,直到心理学领域。研究表明:宽恕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移情与宽恕呈正相关,宽恕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宽恕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宽恕水平,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4.
《新财经》2011,(4):107
《市场的麻烦》[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探索市场经济未来的书。作者罗杰·布托是英国顶级经济学家,汇丰银行前任首席经济学家。在书中,以他特有的睿智和清晰的头脑,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资本主义的自我拯救之路。社会总是在尽力克服市场的缺点,并试图解决它们。为了让资本主义能够自我拯救,我们现在需要从金融部门开始行动。这种思想可能会冒犯那些坚持纯粹自由市场思想的人。但是市场应该为人而改变,而不是人为市场而改变。  相似文献   

5.
宽恕制度作为卡特尔执法中的一项特色制度,其是通过从内部破坏卡特尔组织的坚固堡垒,来达到提高执法效率,降低执法成本的目的.但是我国反垄断法中规定的宽恕制度过于笼统,缺乏明确的适用条件和具体的处罚措施,陷入了原则性的困境.因此本文拟从分析我国反垄断法中宽恕制度的缺陷入手,从适用条件、适用程序、宽恕待遇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宽恕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后强 《中国西部》2012,(Z2):10-11
2012年6月29日,在四川省社科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后强号召大家做有契约精神的社会人。他表示,国家、民族和时代需要契约精神。契约精神要求我们做一个诚信的人,一个守诺的人,一个奉献的人,一个宽容的人,一个感恩的人。7月5日,四川省政协主席陶武先对此讲话作出了重要批示:"这是一篇立足时代、主题鲜明独到的讲话,这是一篇准确定位、体现人文情怀的讲话。播清新之风,引读者回味!"  相似文献   

7.
李芃 《魅力中国》2013,(23):94-94
狄更斯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双城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爱,有人对人的宽恕之爱,也有卡顿对露西的爱情。而小说的主题在于提倡用爱消灭恨,用仁爱、宽恕、和解来替代阶级对抗,  相似文献   

8.
上一篇,我们说了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篇,我们来谈谈心头火。  相似文献   

9.
子抒 《科学决策》2008,(1):60-64
这是一本畅销书,也是一本有争议的书。书中有真凭实据,也有牵强附会,读者要有自己的判断。这是我们在刊出时需要说明的。  相似文献   

10.
想写好于汝华,那需要一部书;一篇短文所及,只能是挂一漏万。企盼聪明的读者由一斑去窥其全豹,从一滴水去看太阳的光辉。———摘自笔者日记  相似文献   

11.
李后强 《中国西部》2012,(21):10-11
2012年6月29日,在四川省社科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后强号召大家做有契约精神的社会人。他表示,国家、民族和时代需要契约精神。契约精神要求我们做一个诚信的人,一个守诺的人,一个奉献的人,一个宽容的人,一个感恩的人。7月5日,四川省政协主席陶武先对此讲话作出了重要批示:“这是一篇立足时代、主题鲜明独到的讲话,这是一篇准确定位、体现人文情怀的讲话。播清新之风,引读者回味!”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这是一本畅销书,也是一本有争议的书.书中有真凭实据,也有牵强附会,读者要有自己的判断.这是我们在刊出时需要说明的.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度地篇》是一篇论述水利灌溉工程的著作,《地员篇》是一篇论述土壤与植物生长关系的著作,这两篇是《管子》书中关于农学的著作,也是先秦古籍中关于农学的重要著作。韩非说,“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 (《韩非子·五蠹》),秦始皇焚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史记·秦始皇本记》),《管子》这两篇著作当属于“不去之书”,并可能是“商管之法”的一部分。《管子》书中这两篇著作,难免使读者产生以下问题:《管子》书中主要论述的是关于哲学、政治、经济、兵法等问题,为何包括有科学技术方面的农学著作?这个问题显然不能解释说,这是由于刘向编定《管子》一书时汇集各篇的随意性所致。因为从表面来说,这两篇的体例与大多篇文相同,也是桓公与管仲问答之文。除此而  相似文献   

14.
上一篇,我们谈了怎样对待内心的情感问题。这一讲,我们来谈谈健康这个话题。 何谓健康?一般来讲,体魄强壮谓之健,平安无病谓之康。人在久别重逢时,必然彼此互问健康;人在新春见面时,亦彼此互祝健康;人写信给朋友,总是问候健康。可见,人皆喜欢健康,人皆希望健康,人皆需要健康。但如何获得健康,又如何才是真正的健康,站在佛学立场,则有特别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上一篇,我们说了如何面对恐惧。这一篇,我们来谈谈心灵的环保。如果说生态保护是整个社会的当务之急,那么,心灵环保的提倡也有着同样迫切的需要。什么是心灵的健康之道?佛法的修行是建立在修心的基础上,是对心灵的提升和净化。  相似文献   

16.
天堂·诚实     
在西方人眼里,上帝是万能的化身,他能够宽恕人们的罪恶,也能让人们得到永恒的快乐——这颇有些自得其乐,关门游戏的意思。但你在西方人面前不能这样说,同样,在我们身边的某些特定场合下也不能如此信口雌黄,否则就会招来白眼,脾气暴躁的甚至会按捺不住撸了袖子和你勃然大怒,比如  相似文献   

17.
上一篇,我们说了中年人的当下.这一篇,我们来谈谈家庭。人在世上活,所倚重的无非是几样东西:健康、事业,以及家庭。家庭,是身心得以依靠的港湾,是伦理得以延续的基本因子,是社会关系构成的中枢神经。  相似文献   

18.
一部讲述人生哲理的《人生须知》一书,最近已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杜贵祥以自己丰富的经历感受,总结人生如何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求真务实,感悟是非。有益人们沐浴心灵,诚信友爱,和谐相处,发展和谐社会。全文分综合篇、从政篇、致富篇、求知篇、识人篇、处世篇、修养篇、文选篇,共八辑100题。现摘录一则:——企“业家应具有的七种意识”,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9.
上一篇,我们说了放下。这一篇,我们来谈谈如何面对恐惧。 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70人失踪。此时此刻,我们再一次痛心疾首,再一次守望相助,再一次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30年前的一篇著名讲话,敲响了改革的鼓点,吹响了改革的号角,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第一篇宣言书。在改革开放正处于攻坚的今天,重读此文,仍给我们极大的震撼与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