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久负盛名的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近来可谓祸不单行:继去年安然公司造假丑闻之后,如今爆出的世界通信公司将38亿美元经营支出列为资本支出的会计造假丑闻又将安达信拖下了水——美国有史以来的两起最大财务丑闻的发生与安达信有脱不开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张宏 《中外管理》2007,(9):32-34
即便变革者业绩骄人,即便贿赂丑闻与他并无干系,但公司丑闻为变革的反对者们提供了一个“政变”的良好机会。这难道不是另一桩丑闻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随着美国安然公司制造虚假财务的丑闻披露后,美国安达信、美林、世通、施尔、默克等多家公司的造假丑闻相继暴露出来,一个接一个的昔日黄花凋落,纷纷走上了申请破产的道路。这一现象被称之为美国“安然现象”,揭示出企业兴衰就在转眼之间。然而,美国仍有更多的企业在加快发展,并取得了非凡的经营业绩。据《财富》最新公布的全球500强企业中,美国公司仍占绝对优势。在排名前10位特大公司中,美国公司占有6席;在排名前100家大公司中,美国公司就有39家。“安然现象”是美国企业由兴旺走向衰退的表现,“百强占优”则反映出…  相似文献   

4.
最先由安然公司会计丑闻引发,继而由世通公司、施乐公司、奎斯特等公司会计丑闻强化的公司腐败行为,给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有人统计,总损失不亚于“9.11”恐怖主义袭击。这一系列公司丑闻,引起了美国上至总统、下至有关具体从业人员和投资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杨光 《中外管理》2008,(11):43-43
看到事物本质,才能脱胎换骨。 而刚席卷中国的“毒奶丑闻”和正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儿。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从美国“安然”到“世界通信”、从“施乐”到“默克”等会计丑闻的不断出现,似乎全世界的资本市场都变得十分脆弱,会计诚信已成为全球性难题。  相似文献   

7.
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又爆出了双汇“瘦肉精事件”,瘦肉精事件风波未了,日前又出现了“牛肉膏”丑闻。除此之外,“地沟油”、“彩色馒头”等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不时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相似文献   

8.
2001年12月,美国最大的能源公司——安然公司突然申请破产保护,此后,公司丑闻不断,规模也“屡创新高”,特别是2002年6月的世界通信公司会计丑闻事件,彻底打击了美国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美国国会和政府迅速通过了《萨班斯法案》,该法案的另一个名称是“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  相似文献   

9.
近一两年,在中国乃至世界会计市场中,由于一系列知名公司会计造假丑闻的不断曝光,作为提供会计中介服务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也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作为这些造假公司的“帮凶”,一些知名会计师事务所被迫破产或撤销,也有注册会计师因此而锒铛入狱。人们在痛心疾首之余,开始对注册会计师口诛笔伐,似乎注册会计师反倒成了造假丑闻的始作俑。  相似文献   

10.
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又爆出了双汇“瘦肉精事件”,瘦肉精事件风波未了,日前又出现了“牛肉膏”丑闻。除此之外,“地沟油”、“彩色馒头”等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不时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相似文献   

11.
环球     
《财会通讯》2005,(5):5-5
IIA发布全球技术审计指南,FBI参与调查德尔福会计丑闻,PCAOB今年要掀“检查风暴”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一个经济大国,同时也是个“丑闻”大国,从今天的克林顿绯闻,到当年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再加上竞选中的各种丑闻,真让人大开眼界。所以,有位美国商人别出心裁,对外国人开办了一个名为“丑闻旅游”的项目,供喜欢猎奇者亨用。凡有意参观美国丑闻的游客,每人只需交纳20美元,便会有专门的导游把你带入美国的丑闻世界。参观的内容,既包括政治丑闻,又穿插各种桃色新闻。无论是那一种,都是曾经轰动朝野,不是毁了当事人的前程,便是害了他人性命。聘请的导游人员大都具有喜剧演员般的才能,在导游中把政治笑话和各种小道消息融为一体,将权力…  相似文献   

13.
李频 《上海房地》2012,(5):61-61
经济适用住房一面世,由于某地没有限制购房对象,造成开着宝马出入小区,经济适用住房转让、出售成风的状况,被世人嗤之以鼻。以后,各地又相继出现“六连号”、“团购”、“专供公务员”和“豪华轿车扎堆”等种种“丑闻”,  相似文献   

14.
<正> 丑闻“瘟疫”全球扩散。“丑闻”,这个所有经营者最怕与之为伍的单词,一直是谋杀顶级经营者职业前途的凶徒。财务丑闻是导致2003年顶级经营者被迫辞职的主因之一。粗算下来,至少有近百位全球顶级经营者因此中箭落马。荷兰零售业巨头阿霍德公司涉嫌虚报利润5亿多美元。  相似文献   

15.
武隽 《英才》2009,(2):27
一家名为“真实”的公司竟然曝出印度历来最大的企业造假丑闻,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讽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美国的“安然”、“世通”公司破产,我国的“银广厦”、“郑百”、“东方电子”等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丑闻,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针对当前企业财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行为严重、各种违法乱纪现象愈演愈烈等问题,我国政府开始注意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有关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地频频出现财务造假丑闻,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困扰着世界各国。美国出现了安然、世通、施乐等公司的财务造假丑闻.我国的“银广夏事件”、“红光事件”等也对股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大量企业财务报告的虚假陈述对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如果越来越多的捌资者对资本市场失去信心,经济发展将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与股票期权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期权制度曾被赞誉为“自公司制后资本主义的第二次制度革命”,然而在“安然丑闻”“世通事件”、以及环球电讯、Qeest等公司的财务会计丑闻面前,却被美国《Fortune》杂志批评为“财会欺诈的始作俑者”。原因正在于这些的高层管理当局往往利用财务欺诈的手段夸大公司的利润、哄抬股价,从而通过出售其拥有的巨额股票而谋取暴利。作者认为,对期权问题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切忌一刀切式地论是非。期权制度本身就好象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就新经济(以美国的硅谷为代表)的奇迹,也可以因所有者缺位、经营者篡位而导致经营权膨胀、侵蚀所有权的恶果。问题是,我们必须对期权制度扬长避短,既充分利用期权制度在激励经营  相似文献   

19.
数据     
《中国新时代》2007,(2):10-10
全球气候变暖“毫无争议”;土地增值税“清算令”;英国刮起“丑闻潮”;  相似文献   

20.
尤工  张清明 《企业活力》2002,(11):22-23
<正>在美国虚报利润和销售额的公司财务丑闻引发的大讨论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的来看,多数还是从制度上找原因,认为美国财务丑闻制度漏洞是根源。这无疑打破了美国公司管理与财务制度一向被宣传为“完美的”神话,也为人们留下更多的思考。 一、“一流制度”下的假账丑闻浪潮 美国公司管理与财务制度一向号称走在世界前列,并被不少国家学习和效仿。去年下半年开始,在这被誉为“完美的”、“一流的”制度下,却发生了一连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