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从人口、外贸依存度以及外需和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三方面分析了内需与外需发展的关系,得出我国经济建设一直立足于扩大内需,而进出口的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有限。未来经济增长的政策应是"稳外需,促内需"两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内需和外需是一国整体需求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通过民生问题的解决,内需能够促进外需。其具体机制包括总量扩大机制、层次提升机制、需求保障机制。因为民生问题解决失误,我国内需对外需促进的许多良性机制失效。目前我国外需市场中普遍存在的贸易磨擦严重,低水平重复,国际化水平低,品牌能力低下等问题均与此有关。为稳定和进一步拓展外需,我国需要在内需市场中更多地立足于民生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形成内需与外需协调增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呈现出过度依赖外需、内需与外需失衡的突出特点。自2003年以来,我国加快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步伐,如何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改变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外需的格局成为题中之义。2007年党的十七大再次明确。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环节之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虽然主要依靠内需拉动,但内需的增加却是依赖于投资尤其是财政投资拉动,居民消费不足的格局及动因并未改变。  相似文献   

4.
白桦 《北方经贸》2010,(10):28-30
全球经济危机以来,我国出口下滑,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影响,若继续依赖外需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将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经济增长模式亟需由外需导向型向内需驱动型转变。应积极拉动居民消费需求,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财政支出结构,正确处理外需和内需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商业发展不能只靠内需,我国商业发展将与外需越来越紧密,我国外需越是"被调控"越靠商业搞活,从而表明搞活外需是我国商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有助于搞活外需的商业方式则有:守株待兔、"网销"天下、落地生根、借鸡下蛋、立地成佛等。  相似文献   

6.
一、内需和外需的界定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角度界定内需和外需,社会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项内容,其中消费和投资属于内需,净出口则属于外需。用公式表示即为:总需求=内需(消费+投资)+外需(即净出口=出口-进口)。  相似文献   

7.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动荡,我国长期以来内需不足、外贸依存度过高、经济增长主要靠外需拉动的发展模式所产生的问题开始凸显。通过对我国内需与外需发展现状及问题的阐述,深入探析我国内外需发展失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持合理的投资增长速度、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姚坚 《对外经贸》2013,(8):9-11
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必须注重外需和内需两个市场。凤凰卫视的记者问了我三个关于外需的问题,我跟大家报告一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内需和外需的核算出发,首先考察严格条件下的内外需关系,通过逐步放松假设,指出不同国家对内需和外需具有不同的偏好。在一般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经济增长中内外需关系的演变过程,论证了扩大内需、构建内需主导的大国开放型经济是现实选择,并从收入、消费和流通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出口型企业扩大国内市场:问题、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型企业转向国内市场是我国产业结构由外供型向内需型转变的基础,也是当前优化需求结构进而促进内需与外需协调发展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型企业为我国出口创汇、解决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加入WTO以后,随着我国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我  相似文献   

11.
外暖内冷     
外需回暖推动了我国出口市场量价齐升,但内需偏冷的状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应对和缓解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两会推出了家电惠民的三大政策,也是我们运用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的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稳外需扩内需.惠民政策正是要惠及民众,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以促进内需和外需的协调发展.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家电补贴惠民政策执行以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探寻,从而提出对策,使得家电补贴惠民政策更能充分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13.
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长期、有效、可持续的战略举措和制度体系,是内需稳步扩大并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结合我国的实践及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需要正确处理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两大关系,将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作为四大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外需和投资在庞大的经济规模基础上仍持续高速增长,脱离了实际消费需求,造成我国需求结构中内需外需失衡和投资消费失衡并存的情况,由此产生的三对矛盾,迫切要求需求结构转型。一、三对矛盾迫使我国需求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一个开放经济体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但利用内需与外需、国内资源与国外资源之间并不是单一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对立统一关系;因此,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就必须对内需与外需、国内资源与国外资源加以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16.
《财经界(学术)》2009,(9):52-52
当前我国经济总需求中,外需大约占30%左右,外需增长1个百分点,大约带动总需求增长0.3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出口累计下降21.8%,而上年同期为增长21.9%,与上年同期比较,外需下降带动总需求增速下降13.1个百分点。内需占总需求的70%左右,剔除价格因素计算投资与消费较上年提高的速度,大约为14个百分点左右,带动总需求增速提高9个多百分点。外需、内需作用综合,则今年上半年总需求增速仍较上年同期低3个多百分点。这一分析表明,在外需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国内投资消费尽管较快提速,但总需求增速仍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内需和外需失衡,内需结构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失衡进一步加深,需求结构转型势在必行。而需求结构的转型升级将通过削减文化产品与服务贸易逆差、加大文化产业投资力度、扩大文化产品消费等途径直接推动我国文化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敏  王静娴  方维佳 《中国市场》2009,(44):66-67,96
本文从当前政府的扩大内需政策进行思考,探索内需以及外需对于一个国家的外源性生产要素的引致需求作用,采用计量分析的手段,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对内需、外需以及外源性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19.
江小娟(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外需虽然在总需求中处于次要地位,但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是能够调节内需波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数年份出口与国内需求反向波动,发挥了调节总需求的作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我国有两次收紧内需、控制通胀的经历,外需对增长的贡献1986年和1987年分别达到31.8%和26.2%,1989年和1990年分别达到44%和50.4%,发挥了稳定总需求的重要作用。二是吸纳就业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宏观经济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投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双失衡 投资、出口和消费三大引擎应共同发挥作用推进经济增长。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带动,而消费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极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