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场协议、日本长期经济萧条与人民币升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一段时期以来,人民币是否应升值成为一大热点问题,在争论中人们常常提到一则历史事件——1985年日本与西方四国签定的“广场协议”,认为因“广场协议”而导致的日元升值是后来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主要原因,并以此为前车之鉴,主张目前人民币不应升值。本文旨在厘清“广场协议”、日本经济萧条、人民币是否应升值三个问题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探讨广场协议签定的背景得出日元升值的必然性,进而探讨广场协议与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关系。本文认为,导致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主要原因并非广场协议所带来的日元升值,而是日本政府不当的经济政策。因此,单就人民币是否应升值的问题,无论从前提条件,还是从后果、影响来说,“广场协议”这一历史事件都没有直接的参考意义。本文认为人民币目前没有升值的必要,依据的是中国自己目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2.
2005年7月.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开始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随之呈现持续小幅升值走势.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并于今年初一度突破了“7关口”.进入到了“6时代”。汇率制度改革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尤如一把双刃剑.真可谓是长中有短,利弊同生。然而.就目前来看.除了对就业市场的负面影响较大之外.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并非如人们当初想象的那么严重。随着改革的深化.需要国家的管理和决策更加科学地把握汇率调整的方式、幅度和时机.尽量减轻汇改对出口和就业的冲击.同时加强与其他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好地服务于宏观调控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陈旭敏 《首都经济》2006,(8):102-102
人民币真会开玩笑。所有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解决的经济问题.结果在中国大都朝相反的方向发展.甚至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外贸顺差不减反增.且迭创历史新高,“双顺差”推动的流动性过剩不是收敛,而是再度烈火烹油.一度退潮的投资过热继续卷土重来,更不用说目前频攀历史新高的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4.
冯春安 《河南经济》2003,(11):42-43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人民币一直处于贬值压力下。直到去年上半年,日本抛出由于人民币币值过低导致其出口不振的说法,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响起。有些评论也跟着称,全球通货紧缩是因为中国出口的影响。实际上,人民币汇率非但不是中国用以扩大本国商品出口的武器“矛”,相反,它恰恰是维护世界经济良性运行的“盾”。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不光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正常运行,也符合美、日和全球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的加息与升值:日元升值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元升值及其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日元升值的历史,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布雷顿森林体制解体。但对日元升值和日本经济影响深远的则是“广场协议”.以至在探讨近10多年来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原因时.人们还不时提到该协议。  相似文献   

6.
卜珂 《中国经贸》2011,(16):7-8
近年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两极对立到一超多强再到现在世界多极化.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突飞猛进,到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何时成为国际上可自由兑换货币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着重从经济、政治两方面浅析人民币成为国际可自由兑换货币的条件,由此对人民币何时成为国际可自由兑换货币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英国《金融时报》10月27日】本轮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尽管一度出现人民币波动性升高并趋向贬值的情况,总体来看,今年一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维持在6.83一线。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好转,加之中国经济表现卓著,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在逐步升高。  相似文献   

8.
声音     
《西部论丛》2006,(1):11-11
我们期望,中国货币体系进一步实施灵活汇率,将改善全球经济及国际货币体系的动作和稳定性——G7在2005年12月初的措辞强硬的声明显示美国等国依然会紧握“人民币”牌  相似文献   

9.
2001年9月《日本经济新闻》发表了“期盼人民币升值——日渐强烈的中国威胁论”。去年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马不停蹄地在国际社会上游说“人民币定值过低导致中国出口猛增的同时输出通货紧缩,任何旨在有秩序、有效地刺激世界经济增长并扭转全球通货紧缩的政策都必须包括人民币汇率调整这一环节。”今年美国财长约翰·斯若积极督促中国实行更灵活的汇率制度。其实,美日财经界人士希望人民币“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其目的是要求中国让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升值符合中国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日本经济新闻》6月30日1在资本流动日益活跃的情况下,为维持金融政策的独立性,中国的外汇政策应该由同美元挂钩制向有控制的浮动制过渡。不过,外汇政策始终是稳定经济的手段,不会因“人民币贬值”而使中国结构性失业减少,也不会因“人民币升值”而导致美国的结构性贸易赤字减少。  相似文献   

11.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快讯》2011,(18):12-13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破6.5 4月29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499元.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首次升破6与关口。“人民币汇率走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总体积极,短期有利于控通胀,  相似文献   

12.
日本经济在二战以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一度成为后进国家的榜样,其发展模式也被广为借鉴。然而,“经济奇迹”过后,一直被经济学家看好的日本经济出现严重的“泡沫”,随着经济泡沫的破灭,日本陷入了长期停滞。这与日本的超稳定经济结构关系很大.日本的超稳定经济结构既造就了早期的高速增长,也是经济泡沫的主要成因,还是长期衰退的决定因素。这种超稳定结构是日本经济今后发展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数月里,面对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论调甚嚣尘上,贸易赤字高增的美国和日本刮起了“一股风”,强烈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欧洲、东亚一些国家也马首是瞻,引发了国际国内金融界、经济学界对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大辩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提升,国际金融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期望值也相应上升。自2009年人民币区域化启动以来,先是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行”)分别与韩国、中国香港、阿根廷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总值达65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后又有2009年7月初开始启动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金融危机中人民币面临着推进区域化和国际化的内部压力和外部机遇。  相似文献   

15.
日本宏观经济政策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自“泡沫经济”崩溃以来,一度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虽然1993年10月起日本经济走出谷底转入复苏阶段,但复苏的缓慢,乏力,堪称“创历史纪录”,迄今已是第五年,这是日本经济发展史无前例的,1993,1994年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0.2%,0.5%,1995年,1996年度增长率回升到2.2%与3.6%。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进入1998年10月,即日本经济开始1998年度第3季度以来,在为诸如“危机”,“恐慌”等灰暗字眼儿笼罩的人们的眼前,突然眼出一丝光明,用经济界惯常的用语表达,可说是乐观的材料接踵而至:继日本政府宣布向深受金融危机,经济后退之苦的东南亚国家提供300亿美元的援助之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两次下调利率;中国在维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同时,先手采取发行1000亿元人民币国债的措施,日本于业已投放的17万亿日元之外,又注入43万亿日元政府资金,以稳定金融形势,而曾在东亚金融领域兴风作浪,一度搅得世界不安的国际短期流动资金,却在G7,日本等亚洲7国的联手进击下,在负责任的中国的坚决,有效防御面前,遭致挫败,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良 《西部论丛》2007,(3):48-49
自2005年“7·21”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已接近6%。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人民币汇率在波动中日益走强是必然趋势。对待人民币问题不能简单地看其升降,而应从战略高度,努力把握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新机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发挥人民币升值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美国金融危机席卷世界,有人担心过热的中国经济泡沫行将破灭。不过,日本综合研究所理事吴军华认为,“中国经济失速论”只是一种幻觉。理由是:北京在整个中国经济中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其他地方的经济增长依然强劲,因此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不会出现经济衰退的风险。不过,她同时也分析指出,由于受到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人民币升值以及工资上涨等因素影响,中国以往的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现在正处在一个重大的转变时期。  相似文献   

19.
【英国《金融时报》11月1日】大约在4年以前,当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逐步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1985年的广场协议、日元的快速升值、日本资产价格随后的大幅度泡沫化、最后的泡沫崩溃以及日本经济十几年的停滞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引起了国内研究人员的密切注意,甚至有分析推测广场协议可能是一些国家针对日本的有组织的预谋和陷阱。“阴谋论”的解释是否正确难以考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今年年初以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甚嚣尘上。先是日本官方在多个国际场合要求我国重估人民币,然后美国财政部长也多次呼吁中国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公开表示人民币应该浮动,同时代表美国制造业利益的“健全美元联盟”要求美国政府动用“301条款”迫使人民币升值,形成强烈的人民币升值压力。9月下旬在迪拜召开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发表的联合公报更是呼吁“各国提高汇率弹性,对货币进行灵活浮动,使全球经济保持平衡”,造成了美元的大幅 贬值,挑起了国际市场新的一轮对人民币更强的升值预期。这表明,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关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