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民科技培训》2006,(10):39-39,40
奶牛存栏和奶类产量双增长。上半年我国奶业生产形势良好,奶牛存栏数和奶类产量保持较快发展,增幅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据全国畜牧总站监测点的监测,6月末全国奶牛存栏1418万头.同比增长13.7%;奶类产量1527万吨,同比增长18.8%,其中牛奶产量为1459万吨。同比增长18.3%。奶类产量和牛奶产量增幅均比上年同期回落了5个多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在近日召开的第九届亚洲玉米大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章力健表示,随着人口增长和调整产业结构,我国玉米供出不足将成为长期趋势。据预测,2010年我国玉米产需缺口将达到2301万吨。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是世界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肉蛋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奶类产量居世界第三位,蛋类人均占有量超过发达国家水平,肉类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奶类人均占有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畜产品生产已由数量导向迈入质量导向的新阶段。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抓好畜禽遗传资源这个良种的源  相似文献   

4.
给中国奶业特快铺设标准钢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现实威胁,源自质量和价格标准的缺乏公信 与“井喷”式的全国性奶业投资热相比,全国性的奶类消费终端市场并未热起来。这意味着,我国奶业蕴藏着一个极大的现实威胁:奶类消费有可能在很小规模和很低质量的层次上形成“饱和”。  相似文献   

5.
发展奶业是我国畜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奶牛良种和养殖技术的推广步伐加快,预计2003年底全国奶牛存栏突破800万头,奶类总产量突破1700万吨,人均奶类消费接近14公斤,分别比上年增长20%以上。与此同时,奶牛进口也在飞速增长,2001年和2002年进口种奶牛1.5万多头.比改革开放后20年进口种牛的总和还多.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记者从第10届世界加工番茄大会上获悉,经过20多年努力,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番茄制品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目前,我国人均年消费番茄酱仅0,6公斤,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中东、非洲和亚洲等新兴市场的番茄消费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7.
奶类是各种食物中最富营养价值和消化吸收率最高的食品,同时也是饲料转化率最高和最具有开发潜力的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奶类的需求量将大幅度上升。1978年我国人均奶类生产量为1公斤,1984年增加到2.38公斤,1999年达到6.4公斤。  相似文献   

8.
《农民科技培训》2006,(7):39-39
日前,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就我国奶业发展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贵人透露,“十五”期间是我国奶业发展最快的时期,2005年人均奶类占有量为21.7公斤,比2000年增长了2.1倍。基于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对奶业生产打下的良好基础和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人均消费量上的差距,不管是从生产还是从消费的角度看,奶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的领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这个抽象的数字可以这样来描绘:它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5,亚洲总面积的1/4,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偌大的华夏领土,在地图上呈现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章力健近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九届亚洲玉米大会上表示,随着人口增长和调整产业结构,我国玉米供应不足将成为长期趋势.预计到2010年我国玉米产需缺口将达到2301万吨.  相似文献   

11.
(1)奶业生产高速增长。2005年,全国奶类总产量达2864.8万吨,人均奶类占有量为21.7公斤,奶牛存栏1216.1万头,分别比2000年增长2.1倍、2倍和1.5倍。  相似文献   

12.
文摘七则     
人民币不宜贬值随着亚洲经济危机的深化,世界正在紧张地观察作为世界第七大经济强国的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否会有变化。金融市场上的许多人士表示,人民币需要贬值。然而,人民币贬值不是对付亚洲危机的适当方法,事实上也不可能。首先,尽管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使中国的出口...  相似文献   

13.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1、总量提高 ,结构变动。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畜牧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畜产品生产大国。 2 0 0 1年我国肉类总产量 6 334万吨 ,禽蛋 2 337万吨 ,奶类 112 3万吨 ,绵羊毛 2 9 8万吨 ,分别比 1980年增长 3 96倍、8 1倍、7 2倍和 6 9%。2 0 0 1年我国人均肉、蛋、奶、绵羊毛的占有量分别达到 4 9 6、18 3、8 8、0 2 3公斤 ,分别比 1980年增加 36 5、15 7、7 4、0 0 5公斤。目前 ,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禽蛋占有量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然而奶类的人均…  相似文献   

14.
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研究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畜牧业快速增长,到2002年,肉类总产量达到6526万吨,禽蛋总产量达到2462万吨,奶类总产量达到1400万吨。其中,猪肉、羊肉和禽蛋生产均居世界首位,家禽生产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牛肉生产居美国、巴西之后的第三位(不包括欧盟)。在国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禽蛋和奶类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到2002年人均拥有猪牛羊肉40.8公斤,牛奶10.2公斤,全国平均每天大约要消费掉16-17万吨肉类,市场需求巨大。同时,我国还是一个畜产品出口大国,2002年,中国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25.8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镇居民奶类消费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解放后至2006年城镇居民奶类消费的3个不同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利用1992—2006年统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均奶类消费量与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价格呈显著的正相关,同时,市场条件的完善有助于城镇居民奶类消费的增长;以2006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全年乳制品消费支出、乳制品消费支出占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人均奶类消费量5个指标对城镇居民奶类消费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划分为4类;最后提出了增加城镇居民奶类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民科技培训》2006,(2):22-22
蚕豆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豆类作物,是人们膳食中重要的植物蛋白质来源,也是我国重要的特色豆类蔬菜之一。近些年来,蚕豆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在我国食用豆类中种植面积位居第一。蚕豆原产于西南亚洲到地中海区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已有4000余年的栽培历史。最初传至欧洲,汉时(公元的二世纪)张骞通西域期间传入我国,也已有2000多年。蚕豆传入亚洲,以我国最早。由我国传到韩围、日本、印度,为近代的事。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奶业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我国奶业发展问题的探讨中国奶业发展课题组一发展我国奶业生产的意义(一)可以充分发挥奶是饲料转化率最高的畜产品的作用。同工业中的许多化学合成过程有某种相似,所有的畜产品,包括肉类、禽类、蛋类和奶类都是由原料转化而成的,这种原料就是包括精、粗、青料...  相似文献   

18.
兔年是中国十二个生肖属相里的第四个年份,这种风俗风行亚洲。许多亚洲人相信,兔年意味着属兔的人在这一年里会有好运气。但是有环保人士警告说,兔子这种皮毛动物在亚洲行将灭绝,其中有的品种已经完全消失了。  相似文献   

19.
1978年以来,我国的牛奶生产有了快速的发展,奶牛饲养头数由48万头增加到目前的470多万头。牛奶产量由88万吨增加到717万吨。但从整体上说,我国乳业发展空间很大,潜力很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证实:一是我国牛奶的人均占有量还很低。人均占有6公斤多,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与专家提出的未来10年所达到的食物与营养发展目标(人均16公斤)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二是与广大居民对奶类消费趋向要求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如据农业部农垦局2000年组织的对全国五大城市学生家长对学生奶消费倾向的调查来看,80%以上的家长希望学生能够在课间饮用牛奶。二是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利用现有的草地资源和其它饲料资源来看,奶牛养殖业的潜力也很大。四是从近几年的奶牛饲养业的发展和奶类市场的增长看,发展势头很好。近几年在大多数农产品出现市场供大于求、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唯有奶类市场旺销,出现奶源紧张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农家之友》2008,(1):21-22
一、水牛奶开发潜力大,市场前景好 一是品质优良。水牛奶浓稠、清香,没有膻味,营养价值很高,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完美的奶类产品。水牛奶中干物质达21.75%,比我国北方的荷斯坦牛奶高出1.74倍;而且奶内胆固醇很低,只有8毫克/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