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本文以2008年1045家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样本公司2008年现金股利分配数据及2007-2008年非定向增发数据,检验了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和非定向增发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非定向增发行为对其现金股利分配倾向有显著影响,进行了非定向增发的公司比未进行非定向增发的公司具有更高的现金股利分配倾向。表明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控制权获取私人收益,转移上市公司现金,侵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正当权益,增加了代理成本。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共荣  刘颖 《会计之友》2015,(6):102-105
2008年证监会颁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俗称“半强制分红政策”对现金股利分配作出了强制性规定。通过2009—2013年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策实施以来,受政策强制约束的公开增发及配股公司在融资前的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高于不受政策强制约束的定向增发及无股权再融资公司,即存在通过股利分配行为迎合政策对股权再融资的约束;融资完成后,公开增发及配股公司的业绩表现尚不及非公开增发及配股公司。监管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2~2008年沪深A股76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公司治理结构对现金股利分配倾向的影响.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国有控股、董事会规模大、高管薪酬高和选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倾向分配现金股利,流通股比例高和独立董事规模大的公司不倾向分配现金股利,董事会领导权结构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公司治理好的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倾向大,而公司治理差的公司的倾向小.进一步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具备发放现金股利的能力,却"不想"派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07~2011年7402个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与现金股利政策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及现金股利分配力度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即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就越低,而且分配的每股现金股利值也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与现金股利政策间的负相关关系主要是由正向真实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7-2012年发生过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股权质押比例对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倾向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呈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在民营上市公司中非常显著,而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李淑珍 《会计之友》2013,(1):116-118
股利分配是公司筹资和投资活动的桥梁和纽带,它不仅关系到股东的利益,还关系到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文章以我国传播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样本公司2008—2010年的股利分配情况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传播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中,大多数公司都分配股利,但股利分配方式多样;多数公司采用现金股利形式,但派发金额比较少。上市公司的收益状况和股权结构影响着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意愿。  相似文献   

7.
以沪深证券市场2006—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Logit模型和OLS模型分别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两个方面,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来看,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负相关,但统计意义不显著,盈利能力、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是公司是否支付现金股利的重要影响因素;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来看,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公司的股利发放率并不因盈利能力增强而提高。  相似文献   

8.
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然 《财会通讯》2011,(7):93-96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7年至2008年分配现金股利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金股利是控股股东剥削小股东与"掏空"上市公司的手段之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发放水平正相关,其他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作用不显著。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对现金股利没有显著偏好,企业集团控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低于非企业集团控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9.
郭婷 《会计之友》2012,(23):92-94
股权分置改革促进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快速发展,基金投资者的发展壮大对我国上市公司及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深远影响。文章基于"审慎人规则",采用2009年沪市A股公司数据作为样本,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基金投资者更倾向于持有分配现金股利且分配较多现金股利公司的股票。  相似文献   

10.
试析我国现金股利发放动因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雪南 《会计之友》2008,(24):87-92
股利分配一直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因为股利分配既关系到公司股东的经济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现金股利作为股利分配方式之一,受到投资者的普遍欢迎,并且成为世界上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最基本分配方式。2000年末,中国证监会提出把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再筹资的必要条件,上市公司的分红热情空前高涨。2004年底,中国证监会发布了相关规定,把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条件与现金股利发放状况联系起来,该规定称上市公司最近3年来进行现金利润分配的,不得向社会公众增发新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或向原股东配售股份,现金股利越来越受到市场和监管者的重视,现金股利的发放情况也越来越规范。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近些年发放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所占比例增高,上市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也呈现出增多的趋势。本文将针对这一现象就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动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试析我国现金股利发放动因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利分配一直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因为股利分配既关系到公司股东的经济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现金股利作为股利分配方式之一,受到投资者的普遍欢迎,并且成为世界上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最基本分配方式。2000年末,中国证监会提出把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再筹资的必要条件,上市公司的分红热情空前高涨。2004年底,中国证监会发布了相关规定,把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条件与现金股利发放状况联系起来,该规定称上市公司最近3年未进行现金利润分配的,不得向社会公众增发新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或向原股东配售股份,现金股利越来越受到市场和监管者的重视,现金股利的发放情况也越来越规范。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近些年发放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所占比例增高,上市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也呈现出增多的趋势。本文将针对这一现象就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动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00--2010年A股市场分配现金股利与未分配股利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t回归模型,实证考察股权结构(包括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属性)对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即是否支付现金股利)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金股利支付倾向与股权集中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当上市公司进入全流通后,这种正相关显著降低;从股权属性来看,相比国有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更加倾向于支付现金股利,但这种差异并不显著,而进入全流通后,国有上市及非国有上市公司均显著降低了现金股利支付倾向程度.此外,当民营上市公司负债水平较高或面临较多投资机会时更有现金股利支付倾向;盈利能力较差的上市公司相比其他公司更有现金股利支付倾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8年度分红数据,实证检验了现金股利分配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股利生命周期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政策,即企业盈利能力强、投资机会少、留存收益占所有者权益比例高的企业更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  相似文献   

14.
中小板上市公司存在"消失的股利"现象,基于此,本文选择2004~2009年中小板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迎合理论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倾向的解释力度.研究结果表明,迎合理论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而且解释力度随样本数量增加不断加强,说明市场投资者给予的现金股利溢价越高,中小板上市公司便越倾向支付现金股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6年至2008年5月末期间进行过定向增发预案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动机的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公司规模和公司业绩是影响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动机的主要因素,即:公司规模较小和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具有较强的定向增发动机。  相似文献   

16.
采用我国上市公司2009—2011年相关数据,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股权制衡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现金股利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第二,股权制衡度与现金股利呈倒U型关系,当股权制衡度∈(0,0.90),其他大股东会与第一大股东合谋,倾向现金股利分配,当股权制衡度∈(0.90,4),会对第一大股东进行有效监督和制约,抑制其利用现金股利进行利益攫取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姚丹珺 《财会通讯》2014,(9):103-105
本文选取2007年至2010年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终极控制人对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大小同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呈U型关系;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显著影响股利分配水平;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程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2007—2012年派现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股利迎合理论对机构投资者偏好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派现力度大的公司对机构投资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同时,机构投资者的现金股利偏好又导致上市公司较高的股利支付倾向,即股利迎合理论能够解释机构投资者偏好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现金股利对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在半强制分红政策下具有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的分红行为及其对创新的影响,以期为上市公司分红机制的健全和监管部门现金分红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随着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的提高,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即现金股利分配对公司创新起到促进作用;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缓解是现金股利促进上市公司创新的中介路径。不过,在半强制分红政策下,具有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行为明显受到干预,无法提升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弱化了股利代理理论的解释力。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现金股利存在替代效应,政府补助金额越低,现金股利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强;民营企业较之于国有企业,现金股利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股利政策是现代上市公司三大财务管理政策之一,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上市公司对股利分配政策关注度日渐提高。正确的股利分配政策既关系到公司股东的经济利益,又关系到公司未来的发展。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是公司进行股利分配最主要的两种形式。文章对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行为提出了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