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年金又称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企业在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发展需要而建立的,旨在使职工在退休之后的一定时期内能按年度或月度获得一定数额养老金的退休收入保障制度。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比,企业年金属于政府鼓励的非盈利性的自愿的企业行为。  相似文献   

2.
林毅 《投资与合作》2011,(9):193-193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和职工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在依法参加基本社会保险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力和状况建立的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的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企业年金是社会养老保险的第二支柱,加大企业年金发展力度,是我国未来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的必然选择。企业年金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安华 《上海保险》2007,(6):39-41
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企业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状况自行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本企业职工退休后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即企业职工退休后可以领取两份养老金,一份来自国家的社保部门,一份来自于企业。  相似文献   

4.
《吉林金融研究》2014,(10):71-76
一、引言 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要求,上世纪90年代,国家在企业先行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险的转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总体上仍然实行退休养老制度,由此造成了养老“双轨制”。有研究显示,我国企业职工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养老金仅为其工作时收入的50%左右;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需要缴费,却能拿到70%-80%,这种现象饱受各界质疑。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研究显示,2013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月人均养老金近1900元,事业单位月均养老金是企业退休职工的1.8倍,机关公务员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是企业的2.1倍。  相似文献   

5.
《安徽农村金融》2005,(1):37-38
企业年金(前称为补充养老保险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养老金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企业年金不同于国家强制建立的基本养老保险,也不同于纯市场的商业人寿保险,它本质上是企业自愿为职工建立的养老福利制度。其特殊性在于可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相似文献   

6.
王具堂 《会计师》2009,(5):35-36
<正>一、基本概念介绍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金一起构成养老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近几年来企业年金政策的不断完善,对于那些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尤其是国企,都在企业内部积极建立年金制度。目前,企业年金市场发展较快,各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的退休收入保障补充性养老金。这对那些视养老金为"养命钱"的职工而言,无疑可以起到缓解基本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制度运行平稳有效 作为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一种补充性养老金制度,中国的企业年金在过去五年中获得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云丽 《财政研究资料》2006,(20):44-48,F0003,F0004
企业年金又称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企业在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发展需要而建立的、旨在提高职工退休后生活水平的退休收入保障制度。它属于“三支柱”(three—pillar system)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是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企业年金凭借其优越性,成为目前社会保障领域的焦点话题。随着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企业年金的发展被提上日程。然而在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并不令人满意.全国只有5%的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税收优惠的支柱。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2013年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并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2年,我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增至月人均1700元左右。谢旭人在此间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明年将在巩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基础上,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养老保险金作为一项关系到广大社会大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始终受到社会的密切关注.然而,由于改革措施的一致性、制度的整体安排等原因,使养老保险制度在不断发展中显露出不少问题,尤其是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形成了“退休养老金双轨制”一直被社会深为诟病,由于“退休养老金双轨制”所导致的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悬殊,在部分地区,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金“剪刀差”甚至仍有扩大迹象.因此,社会上要求取消“双轨制”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与此同时,我国正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的24%,这使得尽快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显得极为急迫和重要.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分析入手,总结当前我国退休养老金双轨制形成的背景、原因以及现状和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退休养老金双轨制逐渐暴露的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公正、贫富差距等问题,对废除退休养老金双轨制的主要困难和必要性进行了双向分析,在借鉴国外不同先进的退休养老金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一些对策性的建议和对策,希望能为我国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投石问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年金是用人单位和职工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鼓励下,根据本单位经济状况自愿为职工建立的,一种以弥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不足、提高职工退休生活保障水平为目的的补充性养老保险计划。按国际惯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称为企业年金,是养老保险的第二支柱。  相似文献   

13.
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依法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储蓄计划并称国内三大养老支柱。建立和完善企业年金制度,既有利于保障和提高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水平、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又有利于改善企业薪酬福利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一、我县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现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987年,武陟县实行了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保证了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企业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建立和完善。2001年度,全县已参加养老保险企业125家,在职职工12577人,离退休职工2500多人,养老保险总体覆盖率达98%。全年应征养老保险基金1100万元,实征1140.7万元,征缴率达104%。  相似文献   

15.
2015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政,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本文在围绕起点、过程、结果三个维度对新政出台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公平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新政带来的一定程度上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公平发展、推动补充养老保险发展、促进人员合理流动的直接功效,并且进一步对职业年金的建立倒逼企业年金的发展,企业年金的发展倒逼基本养老保险公平发展的潜在功效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底线公平养老保险体系的过渡性结构,随着政府财政支付社会统筹账户养老金能力的提高,这一结构最终应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底线公平养老保险体系的目标结构。  相似文献   

16.
新年伊始,社会保障领域有两件事值得关注。一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第九次调整,自2013年1月1日起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提高10%。二是《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结束,一项重要的政策正孕育出台。  相似文献   

17.
李玉芳 《山西财税》2007,(12):30-31
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正在加快,这使得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面临巨大的危机和挑战,要求社会养老模式和养老保障制度作出相应的转变和调整,由此,企业年金应运而生。企业年金是大多数职工退休后必须依赖的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白发族”的养老保命钱,又容不得闪失,因而投资风险的防范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有力补充形式,已在许多行业建立运行。本文在对辖区人民银行现行保险制度以及人员年龄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在人民银行系统建立“第二养老金”——企业年金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9.
企业年金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年金发展概况 企业年金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企业和职工在贪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实施的养老策略是建立在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为拓展、以个人养老金计划为补充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保障体系。根据此体系的执行情况,从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和公众三个角度分析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美国个人退休账户计划、德国里斯特养老金计划和日本社区养老的先进经验为借鉴,有针对性地从政府、金融机构和用户三个角度提出我国应该从加大政策优惠、加强政府监管和促进产品创新、完善养老金投资、培育专业人才、丰富个人养老金来源、加强宣传引导等方面发力,推动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