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许静 《环球财经》2004,(8):32-33
日前爆发的”东海事件”,将中日两国均不刻意渲染的”能源之争”彻底暴露于世人面前。事实上,中国和日本在东海油气资源的争夺和纠纷只是这两个亚洲能源最大消费国在全球展开激烈争夺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亚洲一直是日本电器公司在海外的重要投资区域,亚洲不仅为日本电器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且也提供了低廉的劳动力和各种投资的优惠政策。正是对亚洲的直接投资使得日本电器公司在遭受日元升值的冲击和日本国有“泡沫经济”破裂的冲击下仍能保持其强有力的竞争能力。笔者认为,从日本电器公司在亚洲投资战略及其因经营环境的变动而演变的趋势出发,通过进一步分析中国在日本公司投资战略演变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中国在吸引这些日本公司投资方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将有助于把握日本电器公司来华投资的性质和趋势,也有助于更准确地制定我国的引资对策。  相似文献   

3.
【日本《日本经济新闻》7月1日】2008年上半年的全球股市可以根据资源国家和非资源国家分成两种态势。从股价的涨跌来看,涨幅靠前的国家包括南非、加拿大和俄罗斯等资源大国。另一方面,中国和越南股市的下跌则相当显著。日本长期以来的通货紧缩如今却被认为是抵御通货膨胀的有力武器,因而股价的下跌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国的工资制度,因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及国家的工资关连法规和诱导的深度不同而异。日本除上述的一般条件外,还有民族习俗、社会意识等因素。因此,和西欧各国比较起来,日本企业工资制度是独具一格。本文拟就日本企业工资制度特色及其借鉴意义谈谈个人看法。一、日本企业工资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样,日本的劳动工资的本质也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其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促使资本主义经济稳定而正常运行。但比较起来,日本企业工资制度却有自己的特色。其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日本在自然资源上是"资源匮乏的国家",但在文化资源上,日本堪称为"文化资源大国"。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开始减速,然而,在日本经济停滞增长期间,日本文化产业却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蓬勃地发展成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文化产业大国。以雄厚的文化资源和强有力的政府支持、注重培养文化产业的优秀人才、注重文化产品衍生市场的开发等机制做后盾,日本文化产品的海外市场份额不断加大,日本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不断提升。今后,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以及欧美国家将是日本最主要的文化产品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亚洲国家中唯一完成了工业现代化的先进工业国家,一系列的统计数字使日本在亚洲国家中赫然而立,日本是世界第一大贸易黑字国,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亚洲所有国家GDP之和还不及日本GDP的一半;日本是亚洲第一大投资国,泰国和律宾直接投资中的4成以上,印尼和马来西亚直接投资中的2成以上是日本投资;日本对亚洲的间接投资和融资也相当大的比重,截至1997年6月日本银行对亚洲国家的融资额已达2700亿美元,占亚洲国家融资总额的34%。  相似文献   

7.
曾几何时,“中国经济威胁论”曾经充斥西方媒体。日本人甚至惊呼,中国有取之不竭的廉价劳动力资源,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将打败国际市场上的一切竞争对手,成为淹没世界的祝水。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资源,或称“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中,在劳动年龄范围内的人口数。它是与资本、土地或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生产资料形式的物质资源相对应的资源。在各种资源中,劳动力资源是一种最特殊的资源,  相似文献   

9.
《海外经济评论》2005,(10):20-20
日本开始做最坏的打算。自今年1月底两艘中国驱逐舰进入东海海域以来,日本与中国围绕这里丰富的油气资源产生的摩擦逐步升级。几十年来,两国在这片海域的归属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日本警告中国说,它会保卫自己在东海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海外经济评论》2006,(4):23-25
【香港《亚洲时报》2005年1月13日】由于担心下一次能源危机的到来,再加上受各国争夺能源及不断升温的中日天然气纠纷的刺激,资源匮乏的日本正迅速采取行动,以加强自身的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1.
日本出口中增长幅度最大的部分是针对亚洲国家的,尤其是向中国的出口。日本对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出口总额已经超过了对欧洲的出口。尽管仍不及对美国的出口额。短期来看,这些数据显示了中国异乎寻常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把日本和美国列为人地比率截然相反的两极国家,两个国家分别依据自己的资源禀赋选择了完全相反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但从当前情况看,日本按热量计算的农产品自给率不足40%,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年龄65岁以上,农业萎缩、农村凋敝的现象十分严重。在国际市场上,日本农业严重缺乏竞争力。由于地缘关系,资源禀赋和日本相似的韩国走的是一条和日本比较接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一项针对亚洲1201名中小企业领导者的调查显示,亚洲各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最强的是中国大陆,日本和韩国紧随其后。 这项名为《亚洲商业监察》的调查,针对中国大陆、澳大利亚、印度、日本等亚洲12个地区各个行业的中小企业的领导者进行。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直接投资概念和中国的不同,日本的直接投资概念含有购买证券、资金贷款和设立或扩大子公司,中国关于直接投资的概念是指合资、合作和独资这样的三资企业。在亚洲新兴工业国和东南亚投资的部分田资企业正面临雇工费上升、劳动力留用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因而九十年代日本对上述地区的直接投资一般不会有大幅度的增加。而中国较之过去,投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地理位置邻近日本,劳动力丰富。估计在九十年代前期,日本对中国的投资将会有一个大的飞跃。第1表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的走势资料:根据日本大藏省(财政金融统计月报)…  相似文献   

15.
张梦 《上海经济》2006,(4):70-71
在亚洲国家中,日本是高储蓄率的国家之一.但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日本最高的年份储蓄率也才40%,而中国目前已经达到了46%的高储蓄率.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5,(10):20-22
东亚地区越来越多的消息灵通人士认为,随着东亚各国和中国间越来越紧密的经贸交往,北京政治和外交的影响力正在该地区凸显。而面对中国逐渐升起的国际地位,日本在很多方面是亚洲感到最不舒服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几乎没有原油、矿砂资源的国家,完全依赖进口原材料,却能成为一个出口钢材和相关工业机械产品的大国,如果不是亲眼见到,简直有点不敢相信。笔者曾是中国远洋轮船上的一名海员,在通往日本的油船、散装船、杂货船等不同类型、不同吨位的船舶上工作过,亲眼目睹了国土面积不大,四周临海的日本,通过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把各国的石油、矿砂等能源资源,源源不断地运回国内,生产出各种科技含量十分高的化工、钢材、机械、汽车等工业产品,换回比原材料高几倍、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高额利润。  相似文献   

18.
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动机和经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企业的国际化,即进军海外市场,开始于本世纪60年代。最初的动机在于确保出口市场和利用低廉劳动力。前者主要是为了拓展和巩固欧美市场而进入欧美发达工业国进行本地化生产,后者则着眼于亚洲发展中国家,重点是“四小龙”。进入80年代,由于亚洲四小龙已完成工业化进程,生产成本急速增加,日本企业又纷纷把投资重点,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泰国、马来西业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几乎没有原油、矿砂资源的国家,完全依赖进口原材料,却能成为一个出口钢材和相关工业机械产品的大国,如果不是亲眼见到,简直有点不敢相信。笔者曾是中国远洋轮船上的一名海员,在通往日本的油船、散装船、杂货船等不同类型、不同吨位的船舶上工作过,亲眼目睹了国土面积不大,四周临海的日本,通过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把各国的石油、矿砂等能源资源,源源不断地运回国内,生产出各种科技含量十分高的化工、钢材、机械、汽车等工业产品,换回比原材料高几倍、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高额利润。  相似文献   

20.
《海外经济评论》2006,(16):31-32
谁能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似乎拥有无穷无尽的低技能劳动力资源的中国,却在其大型制造业地区出现了劳动力短缺。本报记者报道了数以百计的中国工厂缺少工人,尤其在广东和福建——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心脏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