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研究公司治理结构 ,识别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 ,以确定会计观。美国公司股权分散型特征 ,决定了会计决策有用观导向 ;德日公司机构控制型特征 ,决定了会计受托责任观导向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 ,既有德日式的机构控制型 ,又有东亚式的拥有者管理型 ,我国以会计控制观导向建立会计规范体系 ,既现实 ,又必要可行 ,体现了中国会计特色。为与国际会计协调 ,我国会计规范体系可实行“一国两制”:一般企业会计以会计控制观为导向 ,上市公司会计以决策有用观为导向 ;或所有企业会计均以会计控制观为导向 ,上市公司会计再实行以决策有用观为导向。  相似文献   

2.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首次明确了兼顾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双重会计目标,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社会环境,文章主要分析了新基本准则下会计目标对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秦捷 《辽宁经济》2007,(7):81-81
会计目标是会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它是会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引导会计系统的运行,也是联系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桥梁,西方对会计目标的研究,早期多以描述会计是什么为主,由此产生了“受托责任观”,即会计的目标应是以恰当的方式有效地反映资源受托者的受托经营责任及其履行情况。20世纪70年代以后,会计应当是什么的研究普遍流行,由此产生了“决策有用观”,  相似文献   

4.
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是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导方向.文章首先分析了会计目标的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其次阐述了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对会计目标定位的国际趋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会计目标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一号基本准则中明确了我国的会计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从中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的会计目标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结合,这反映了目前我国会计环境的复杂多变,因为会计环境和会计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从财务会计目标的内涵分析入手,阐述了财务会计目标的确立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会计环境对我国现阶段的会计目标的确立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从会计环境谈会计目标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 《魅力中国》2010,(19):84-85
会计目标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人们多是围绕“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进行探讨。实际上,会计目标的定位直接受会计所处的环境影响。本文主要从会计环境和会计目标的理论基础出发,剖析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的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定位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并比较了两种主要的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并指出,基于目前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现状。我国企业的会计目标应以受托责任观为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步过渡到决策有用观。  相似文献   

8.
会计目标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其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性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认识。本文通过对2006年和2003年颁布的新旧会计准则中会计目标进行比较,试图从会计国际化、会计环境的改善以及“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权衡三方面来解析会计目标转变的深层次原因,并分析其对中国会计未来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纪青 《魅力中国》2010,(27):34-35
会计的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的产生源于受托责任关系中会计信息披露义务的要求,而政府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履行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能,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深入,政府会计的建立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会计的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的产生源于受托责任关系中会计信息披露义务的要求,而政府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履行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能,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深入,政府会计的建立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的重要概念,是目标导向的会计概念框架的最高层次,是连接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桥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由各方利益相关者共同作用形成的联合体。目前关于会计目标的两大主流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均侧重于向股东提供会计信息,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分析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对会计目标的定位提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发展到现代会计阶段,其概念应该是一个能够提供会计信息的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会计的目标也发展为"受托责任"目标和"决策有用"目标,这对传统会计的核算原则提出了挑战.本文针对这些变化,在提出现代会计概念和目标的基础上,简述了现代会计的核算原则和这些原则地实施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3.
罗平 《中国经贸》2010,(2):105-106
新会计准则颇引为注目的一点就是会计理念的转变:由传统的收入费用观转为资产负债观。资产负债观作为现行国际财务概念框架的核心,以实现决策有用性为目标,将资产定位为未来经济利益,以现行价值作为资产的主要计量属性,在确认和计量时注重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通过对资产、负债价值的变化来确定企业的全面收益,从而还原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本原逻辑关系,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进行了全新的界定。  相似文献   

14.
李娜 《中国经贸》2010,(10):235-236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也是会计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会计目标理论研究是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发展中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目标的研究主要有“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和融合理论三种观念。本文在对国内外会计目标理论研究回顾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当前的的市场经济环境,结合我国实际,探讨真正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环境的会计目标理论。  相似文献   

15.
赵文蔚 《中国经贸》2012,(4):182-182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条件、会计人员的素质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单一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计量方法己经渐渐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而决策有用观取代受托责任观成为会计的目标使得对于会计要素的计量需要更有针对性,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16.
潘健 《北方经济》2006,(8):55-56
从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来看,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信息系统的价值在于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它先进于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主要体现在效率高、时效性强、数据真实准确;它先进于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主要体现在解决了会计信息的孤岛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现行所得税会计准则中规定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我国传统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方法(即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及利润表债务法),在所得税费用确认计量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根本在于会计理念的变化.只有准确把握会计理念,才能正确核算所得税费用.文章正是基于会计准则制定观念已由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所得税费用的分摊观念已由无跨期分摊观转向跨期分摊观展开论述,以帮助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会计理念,准确把握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资产负债观与所得税核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6年2月发布的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由旧准则所规定的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转变为全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本文从财务会计的目标出发,分析了在财务会计的两种目标,即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指导下所得税核算方法的差别,详细剖析了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和基本观念,进而阐述了我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许文利 《魅力中国》2009,(36):57-58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是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开始,有不少的企业运用了责任会计,但大部分企业会计人员缺乏管理会计的基本观念,更谈不上应用这些方法去参与经营管理。管理会计是以预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的会计体系。它不仅弥补了财务会计只能侧重反映过去的经济事项而不能有效预测未来经济事项的这一缺陷,而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目标、企业经营目标产生重大影响,进而也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目标.本文透视了科学发展观下"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财务报告目标定位的缺陷,提出"监管有用观"财务报告目标并分析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