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间成本逐渐成为货主进行运输方式选择考虑的重要因素。为科学计算货物时间成本,将货物贬值时间成本和资金占用时间成本作为货物总时间成本并给出计算公式,建立"门到门"公路、公铁联运和公水联运3种运输方式综合运输成本模型,以周口至上海为例,给出模型参数测算方法,进行不同贬值率下的集装箱多式联运经济性评价。研究表明:等价值的货物,随着货物贬值率的提高,时间成本逐渐增加,运输方式选择的经济性依次为公水联运<公铁联运<全程公路,政府补贴有助于货物运输向"公转铁""公转水"转移。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可为货源单位运输方式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基于公铁联运的连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公路、铁路两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的特点,结合社会物流需求不断增长的要求和我国目前公铁联运的现状,提出改进公铁联合运输的措施.运用相关的连接技术将两种运输方式有效的连接起来,组成无缝衔接公铁联运系统,通过协调运力资源,发挥其综合功能优势,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相似文献   

3.
针对公铁联运物流中心的特点和运输组织要求,对公铁联运物流中心常用装卸设备龙门吊的配置数量和运用效果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了双层优化法,即基于排队的装卸设备配置数量优化方法和基于时间—费用成本的走行工序优化方法用以提高龙门吊的运用效果,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公铁联运物流中心的作业效率。求解算例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对公铁联运物流中心龙门吊的配置数量和运用效果进行量化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建建  赵瑜 《物流技术》2011,(9):24-26,43
通过研究公路、铁路两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的特点,结合社会物流需求不断增长的要求和我国目前公铁联运的现状,提出改进公铁联合运输的措施。运用相关的连接技术将两种运输方式有效的连接起来,组成无缝衔接公铁联运系统,通过协调运力资源,发挥其综合功能优势,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相似文献   

5.
物流追踪技术作为物流增值服务的一种实现方式和物流过程可视化的重要手段,在2005年其应用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在应用方面,首先,物流追踪技术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在运输货物和车辆追踪方面,追踪技术开始应用于多式联运,实现多式联运货物全程追踪。物流追踪技术也进一步延伸到仓储和生产物流中,基于条码的仓储货物识别和生产物流中的货物识别应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基于射频的物流追踪技术在医药、零售等行业开始示范应用。其次,物流追踪技术应用开始深入到物流与供应链的多个环节中,包括仓储、运输、配送和生产物流等作业中,呈现出追踪全程化、可视化的发展趋势,实现整个作业过程的实时追踪和可视化.  相似文献   

6.
辞典     
Combined Transport联合运输——一次委托,由两家以上运输企业或用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共同将某一批物品运送到目的地的运输方式。其实行一次托运、一次收费、一票到底、全程负责,方式有公铁联运、公水联运、公航联运及公公联运等。发展联合运输是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挖掘运输潜力、提高运输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交通运输向专业优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T3航空货运站的设计以航空物流高效快捷为立足点,投入运营后,能有效处理空运货物,减少了货物装卸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和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多式联运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运输成本、节约物流运输时间,提高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文中以多式联运经营者为决策视角,充分考虑运输距离、运输时间、中转费用及中转时间等诸多成本影响因素,构建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尝试运用遍历算法寻求货物从起点运至目的地过程中所有的运输方案包括所需运输成本及运输时间,以便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张娟  李莉 《物流科技》2022,(1):35-37
在物流配送中心中,对于货物进行拣选一直以来都是物流配送作业中的核心环节,对货物拣选的作业量高达60%,且货物拣选作业成本占总作业成本的50%~75%,因此拣选作业是制约配送效率提高的关键环节。文章以单区型的物流配送中心订单拣选作业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货物的拣选路径。通过采用基于订单相似系数的聚类算法对订单进行分批拣选和基于禁忌搜索算法对订单拣选路径进行计算,并将它们的结果与订单不分批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到禁忌搜索算法的优化高于聚类算法,拣选路径的优化提高了64%,同时这两种方法跟不分批订单拣选路径相对比,都能够有效提高拣选货物的效率,分别提高了69%和89%,减少人力劳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物流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10.
基于海铁联运集装箱作业流程特征,提炼包括运输时间因素和运输空间因素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联运货物中转换装延迟主要影响因素,分析项目数学模型建立所需数据、多式联运参与人所需数据以及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作业数据,建立中心站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进而对集装箱中心站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初步设计。该系统不仅能够满足多式联运参与人查询集装箱运输状况的需求,同时也为站内装卸作业优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