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孔鹏  王凡 《新财富》2005,(3):78-83
以瑞士银行与易方达为例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目前QFII的整体投资收益不高,并未跑赢表现出色的国内基金。同时,QFII持股比例较低,重仓股更换频繁,行业投资分散,尚不具指标性。但是,与QFII相比,业绩出色的基金投资集中度更高,波动风险也更大。  相似文献   

2.
徐迅 《新财富》2003,(8):70-73
正当内地在大张旗鼓推进QFII,台湾股市宣布取消QFII投资限制。道琼斯评论,“对资金的争夺战正在打响”。QFII过程中,本土券商各时期采取怎样的策略生存?以QFII为起点,两岸三地资本如何实现互动?  相似文献   

3.
贺亮 《商》2014,(38):178-178
本文介绍了QFII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主要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各年QFII新增数量,可以看出近两年QFII进入我国投资的速度在加快,对QFII所选股票在各个年份上的差异比较,可以发现QFII在行业投资上的变动。  相似文献   

4.
在投资实务界,QFII的优异表现使其投资策略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了影响QFII投资策略的宏观因素、微观因素及其自身发展成熟性的基础上,对QFII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特征做了实证分析,发现QFII在选择投资对象时更看重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且以价值投资作为投资理念,这对投资者投资理念的转变起到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QFII策略评价     
本文通过对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介绍,并选取QFII典型投资代表瑞银集团和摩根士丹利投资有限公司,对其从2003年第四季度到2007年第二季度投资额进行分析,可以肯定两大机构在我国A股市场如此高的点位投资时,规避风险、获取较高收益是其首要目的.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后全球证券市场纷纷受到很大冲击,作为新兴证券市场渐进式对外开放过程中的过渡模式——QFII的投资状况、投资行为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对后金融危机时代QFII投资行为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最新的数据,研究QFII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后金融危机时代下QFII投资行为具有短期性以及保守性的特征,其短期性不利于中国股市的稳定,要对其加以监管。  相似文献   

7.
发端于2003年5月的QFII制度,迄今已运行了四年多的时间。时间虽短,但成绩显著、发展迅猛已是不争事实。QFII的投资业绩可圈可点,凭借丰富的投资经验、成熟的投资理念、国际化的投资视野、科学的投资管理流程,QFII取得了远远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骄人业绩。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QFII机构2007-2009年投资我国A股市场的超额收益率,静态分析结果表明QFII持股上市公司无法产生正的超额收益;动态分析结果表明QFII增仓上市公司可以产生显著为正的超额收益,而QFII减仓上市公司产生显著为负的超额收益。另外,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弱点,从QFII机构信息披露的角度研究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对证券监管部门规范QFII信息披露,引导中小投资者理性投资,以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莫婷 《中国市场》2014,(37):19-21
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全称"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其数量及获批额度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其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大。由于QFII制度在我国尚未成熟,应综合考虑开放和管制的均衡。此外,除完善QFII制度外,还应从自身产业结构等方面逐步提高,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一个更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0.
近来,社保基金和QFII持续增仓封闭式基金的消息令人关注。以价值投资闻名的QFII和以稳健闻名的社保基金究竟为何作出如此的选择呢?  相似文献   

11.
产业动向     
《中国对外贸易》2012,(8):80-81
投资价值显现A股受QFII青睐近期中国股市的下跌使不少境内投资者清仓离场,但QFII却对A股市场频频示好:或加仓至满仓,或申请增加投资额度,一致看好A股长期投资前景。已获3亿美元投资额度的淡马锡透露,正按照10亿美元上限申请增加QFII投资额度。卡塔尔官  相似文献   

12.
袁淑琴 《新财富》2004,(8):90-90
2003年11月,袁淑琴宣布,瑞银在用完首批3亿美元的QFII投资额度后,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提出新的3亿美元额度申请已获批准。今年2月,袁淑琴又表示,瑞银获批的6亿美元已投入市场,希望能进一步突破目前QFII在内地8亿美元的投资上限。瑞银此举引起了国内证券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瑞士银行的积极主动、花旗环球金融的先申请再说、野村证券的持币等待、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门外观望,宏观经济学这极度悲观、策略分析师和股票研究主管谨慎乐观、台湾地区OFII业务资深操作者相当乐观、内地券商及投资人士不以为然,各QFII及QFII不同角色人士对中国A股市场持有不同的态度。总的来说,QFII在中国能否成功不容盲目乐观,好的产业和好的公司永远是最重要的。QFII已摆上中国资本市场的宴席,对于QFII各类主动与被动的参与者来说,未来若干年内,它将是何种味道?  相似文献   

14.
QFII是我国证券市场上唯一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依据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一般原则和最优原则,通过构建衡量风险与收益匹配状态的模型以及判断投资组合合理性的判别标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我国QFII投资组合风险与收益的匹配状态以及合理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市场上QFII的投资组合在总体上是比较合理的,QFII能够战胜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一、QFII历史沿革及现状QFII制度下,取得QFII资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按一定的规定和限制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然后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账户来投资当地证券市场,其所获得的资本利得、股息等经审核后,可以转换为外汇汇出境外。限制和审查的内容主要有:资格条件、投资登记、投资额度、投资方向、投资范围、资金的汇入和汇出限制等等。这种制度  相似文献   

16.
在人民币没有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情况下,QFII政策的实施为我国证券市场实现有序、稳妥的开放提供了特殊的通道。随着时间的推移QFII政策对稳定我国的证券市场、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以及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等方面会产生积极的影响,QFII必将在我国证券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
用不了多久,国内投资将可以买到打着“瑞银”记号的A股基金产品。两年前,瑞银集团为中国QFII下了第一单,在中国声名显赫。两年来,瑞银一直在谋求增加其QFII投资额度,表明其十分看好中国资本市场。日前,瑞银集团正式进军中国基金市场,与中国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组成的“国投瑞银基金管理公司”已经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  相似文献   

18.
沈超 《新财富》2003,(9):16-17
中国的金融监管部门正在小心翼翼的试探着开放国内资本市场。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摩根、花旗等数家国际著名机构成为中国内地首批台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直接进入内地股票和债券市场。QFII的实施是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资本市场途径的一个重大进步。在此之前,国际资本投资中国市场的方式主要被限定为直接投资(FD!)。  相似文献   

19.
黎静 《大经贸》2002,(9):56-57
"引进 QFII 是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方针的延续与拓展。"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7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办的座谈会上表示,同时他认为"我国具备推行 QFII 的基本条件"。据此,业内人士分析,资本市场引进合格境外投资者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当前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尚未实现自由兑换,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引进 QFII 制度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意义深远。江苏天鼎的秦洪认为引入 QFII 将带来以下几点变化:一是QFII 意味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由产业领域逐渐过渡到资本领域,由单纯的利用外资直接投资延伸到利用外国资本进行资本投资。二是引入 QFII 有望提升证券市场的活跃度。现在的国内机构占市场主导地  相似文献   

20.
QFII雷声大,雨点小,雨点小小在真正可能投资于A股市场的资金量上,雷声大大在高唱选股理念上,近来QFII们纷纷表示不看好同时有H股的A股股票,不免在市场上引起一阵鼓噪,脚踏A股H股两条船的上市公司在中国股市多多少少有些贵族派头,这些公司大多是国内各行业举足轻重的企业,尤以港口、高速公路、电力和航空等公用行业为主,QFII偏偏唱空它们,令人有30年河西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