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从课程性质和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以北方工业大学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为例,阐述了以实践为导向进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是培养应用型外贸人才的客观需要,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特性的内在要求。为达到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应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法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实践为导向是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是国际贸易实务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磊 《北方经贸》2012,(1):136-137
国际贸易实务作为对外贸易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堂教学应注重务实性、方法的多样性和内容的综合性,相比其他理论课程更应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还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知识更新速度较慢等问题。高职院校针对以上问题应在教材选择、师资培养和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4.
伍小梅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0):215-216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对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理论和实践脱节严重,而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应用性人才,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因此从行为导向教育哲学思想中的"模拟公司"教学法探讨其在国际贸易专业中的具体运用,以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真正零距离上岗。  相似文献   

5.
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独立学院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强调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当前,我国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应深入剖析应用型人才KAsI素质结构。创新“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和构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增强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6.
通过教学改革可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针对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特点和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分析了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现状和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课程教学目标,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鲍旭红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243-244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国际金融》课程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等显著特征。这要求教师必须改革"教师主导型"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积极增加案例教学、引入情景模拟教学、注重社会实践教学、推广网络教学,灵活开展双语教学,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能与国际接轨的国际贸易人才。  相似文献   

8.
国际贸易专业开设的"国际贸易法"专业课程致力于培养国际贸易实践能力与涉法事务处理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在课程的讲授中存在缺乏案例资料、教学实践实训薄弱等问题。为了增强学生理论知识以及相关实际经验,结合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该课程的现状分析,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有效促进新形势下"国际贸易法"的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对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至关重要,但目前许多高校的国际经济法双语课程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应从师资队伍、教材、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入手,加强改革力度,提高双语课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发展,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学校引进了ACCA项目来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通过这种接轨国际的人才培养模式来适应新时代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我国高校在ACCA教学方面尚存在较多不足,如师资匮乏、课程安排不当和教学方法较为传统等。高校和教师应当对ACCA教学进行改革,优化师资和课程安排,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实践教学比重,达到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传统国际贸易发展遇到瓶颈,而外贸新业态跨境电商却快速发展,跨境电商行业人才需求数量和质量也随之增加。文章在总结跨境电商教学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商业运营”的跨境电商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并提出了基于“商业运营”模式教学改革的路径,为改善跨境电商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行业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邓莎莎  彭明蓉 《中国市场》2010,(44):165-165
国际贸易商务活动必然伴随着文化差异问题。为了培养面向社会和企业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在商务英语课程中进行跨文化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详细阐述跨文化教学的讲实用、分阶段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原则,提出了一系列跨文化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逐步深入,要求外贸人才具有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报关、单证处理能力。为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重新审视,力求有所突破。总结我院国际贸易专业近年来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就学院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课程建设应,重塑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程按贸易业务发生的顺序来讲解,又有实际的单证操作,即使学生掌握了这些内容。  相似文献   

14.
张莉  徐晓敏  高英 《商业会计》2012,(20):116-118
为培养计算机审计的新型实用人才,在《审计实务与案例分析》课程建设中,应立足于社会需求、学生层次、教学目标,基于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建设,建立集成课程建设方案,使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运用中提高,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教学资源建设在我国高校整个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深入研究国际贸易类课程资源建设问题对提升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从教师资源、教材资源、教学方法资源、实训基地资源、网络教学资源库五方面入手,提出加强国际贸易类课程资源建设的措施,以期有效提高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类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芳  崔磊 《北方经贸》2010,(3):149-150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是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程序和操作技能,提高专业能力。这门课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培养高素质审计创新人才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是高校审计教学的根本目标.传统的审计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审计教学方法迫在眉睫.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审计教学实践,提出了根据课程特点、课程内容选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颜金花 《商》2012,(15):85-86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具有内容多,专业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材偏向理论教学,缺少案例、课程教学方法单一、部分会计教师实践经验缺乏、操作技能薄弱等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选定高质量的教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提高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电子商务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结合课程特点,根据其面向的学生及使用的教材等教学现状,提出了对本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采用任务驱动、企业实战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乐学、易学,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为今后的专业课程打好扎实的基础,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之下,我国企业对管理空前重视。"管理心理学"课程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的一门综合应用性学科。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高校在"管理心理学"教学上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促进我国的企业转型和经济持续发展。进行"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应侧重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的转变,使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相适应、教学方法更加多元而且为学生所接受和欢迎、考核方式更加科学,提高我国高校的管理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