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先阐述了西方国家混业经营的模式和特点,然後将三角模糊数和AHP引入到了不同金融经营模式的综合评价中,得到不同金融模式的三角模糊数综合评价矩阵。根据模糊三角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将模糊数比较转化为精确数比较。为决策者在金融经营模式的选优问题上提供一种新的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金融控股公司不同于全能银行的是其具有股份控制、母子公司独立的组织结构特点,但其实现金融业综合经营的特点又与单一的银行控股公司有所区别.当前,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发展还处在"先行先试、稳步推进"的阶段,需要对金融控股公司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理性对待.  相似文献   

3.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给传统银行机构带来的“创造性威胁”逐渐显现,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激增的非接触式金融服务需求更加突显了数字化能力对银行机构稳健运营的重要意义。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全面提升综合风险管理水平,加快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和平台化的价值生态,是银行机构迈向数字银行的“内核”。商业银行向数字银行进阶的过程是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深度、精准度,以及与实体经济融合度的过程。因此,要高度关注和有效解决技术选择、数字运用、算法歧视和包容性监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赵静 《科技和产业》2020,20(9):28-34
基于普惠金融提供机构的多元性和提供金融服务的丰富性这两个特点,围绕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以及其提供的涉农金融服务来对山西省农村金融的供给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发现山西农村金融机构方面营业网点稳步增加,从业人数明显增多,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占比提升显著,农村金融机构区域分布均衡;涉农金融服务方面银行涉农贷款产品丰富多样,农村保险密度和深度较低,总体来看农村金融环境明显改善,但是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周方 《中国经贸》2014,(18):32-32
银行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衍生物,不仅服务于社会大众,还深度参与市场经济,为经济活动参与者提供了大量的金融服务支持。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经济的发展更是引领全球。伴随着高速的经济的发展,银行的发展也越来越规范化并逐渐的走向成熟。成熟的银行体系不仅要为人们提供最简单基础的存取款服务,更需要针对多变的市场需求,不断推广金融创新产品。特别是在贸易金融领域,面对互联网金融等越来越多的强力新晋竞争者,银行在市场推广中需突破传统信贷模式,“据前事推将来,为变方长”,把客户辅育、金融创新、风险控制作为银行产品推广的三条生命主线,以谋长远。  相似文献   

6.
银行保险是金融一体化的产物。它的产生为银行和保险公司拓展了新的利润空间,为客户提供了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我国的银行保险经历了一个由探索到迅猛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银行和保险公司都意识到银行保险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对双方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结构、规模和服务水平与经济发达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法人机构,通过多领域布局、创新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下沉金融服务机构和优化数字科技服务,逐步构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和兼顾社会责任的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本文研究西部地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面临挑战与困境,归纳多家城市商业银行探索经验,并提出建议,为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不论是信息科技带来金融服务型态的转变,亦或是全球化所招致金融服务整合及金融监理标准化,电子银行无疑是金融业提供服务的另一渠道.而电子银行能否经营成功、吸引众多客户,除了关系到消费者使用习惯外,最重要的是银行如何建立消费者使用信心,防范任何潜在因素所可能酿成的危机,因此本文通过揭露电子银行风险,建议银行在经营该项业务时能防微杜渐.  相似文献   

9.
在金融控股公司体制下,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持股关系,可能会在资本充足问题上隐藏风险,作为监管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一项重要量化指标,最优资本充足水平的科学计量能够达到准确评价金融控股公司整体健全程度的目的。仅包括银行与保险两类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其组织结构的松散与紧密程度将影响相应的最优资本充足水平,且与单一银行或单一保险公司形成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0.
贸易金融属于银行的一种金融服务,其服务范围涉及到贸易结算、财务管理以及避险保值等诸多领域,贸易金融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在贸易过程中的成本,对增加企业的贸易机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贸易金融的现状,并进一步揭示贸易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完善我国的贸易金融服务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王乙番 《科技和产业》2023,23(6):145-155
利用2013—2019年银行数据,通过文本挖掘法构建银行金融科技指数,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银行所在地人力资本对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有助于银行金融科技发展,人力资本水平越高,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越高。机制分析表明人力资本通过直接与间接两条影响路径影响银行金融科技发展。首先,人力资本通过为银行提供服务对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发挥直接促进作用;其次,人力资本通过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发挥间接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银行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基于研究结论,为加快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1月4日美国参从两院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1933年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局面,开辟了世界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新局面。在美国银行突破分业经营制度的过程中实施了众多的金融创新,始终贯穿其中的是银行金融机构的创新。银行由原有的单一银行制不断走向集团化,出现金融集团化的趋势,这一趋势推动着美国金融制度由分业走向混业。美国金融控股公司在推动美国金融制度的演进中有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的挑战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镇银行类似于美国的社区银行,社区银行通过为当地社区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而在美国银行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等使其经营面临困境,但关系金融业务模式仍将是其保持活力的基础。村镇银行则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找准市场定位,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展开错位竞争,在差异化和特色化上下功夫,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实证分析总结了县域银行机构和银行信贷业务的特点:1企业贷款占比持续提高;2生产经营贷款占比较高,消费贷款增速较快;3短期贷款占比较高,企业涉农贷款增长快于其他涉农贷款。同时,结合县域新型城镇化的需求和难点,提出了县域银行机构的业务发展策略:1注重加强银政合作,着力拓展新型城镇化金融服务;2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注重发展电子银行、消费贷款业务;3建设本地化、集约型的网点渠道;4积极扶植县域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产业;5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日本高速成长时期长期、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金融制度在两个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一方面,民间银行依托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向企业提供融资等金融服务,形成了以银行融资为主的企业金融体制;另一方面,该时期实施的人为低利率政策取得了明显的"租金"效果.当然,日本在追赶目标实现之后金融体系转型具有滞后性并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关健词:主银行制度;人为低利率政策;金融制度转型具有滞后性并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6.
洪慧  杜可 《特区经济》2005,(11):258-259
随着金融领域的不断竞争、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业内的银行、证券、保险联系合作、相互渗透的趋势日渐明显,其中银行保险格外引人注目。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是保险公司或银行采用的一种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战略,是将银行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系  相似文献   

17.
吴伟花 《中国经贸》2014,(8):126-126
网络金融是由网络支付结算、网络理财、网络融资等金融服务组成,目前,提供这一服务的主要是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的这一创新型金融业务的开发,促进其快速的发展。同时,对传统银行业的投资理财业务造成冲击。本文主要阐述了网络金融新形式下,银行投资理财业务的发展问题和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18.
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冷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分析 金融控股公司是多种金融机构及金融业务的聚合体,其风险不仅表现为银行、证券及保险各个行业本身所具有的风险,而且也表现为混业经营后所出现的各种交叉感染的系统性风险以及内部控制风险、多重财务杠杆风险等,具体表现如下:①系统性风险。在金融“分业经营”的体制下,任何一个金融机构的倒闭或破产,一般只会对金融机构本身发生巨大的影响,不会对其它的金融法人机构产生毁灭性的灾难。而成立金融控股公司之后,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数字金融的视角出发,以2011—2020年我国非金融企业为样本,研究了数字金融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降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且在分析师关注度、研报跟踪数量及机构投资者持股的监督治理下,数字金融对影子银行业务的抑制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下,数字金融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降低作用仍然显著;作用机制表明,数字金融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融资成本两条路径来改善企业对影子银行融资渠道的依赖性,进而降低企业影子银行化。研究结论可为抑制非金融企业在金融领域的扩张和防止实体经济“脱实向虚”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
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能否满足农村、农民、农业的需求是当前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文章以贵州花溪农村合作银行为样本,通过阐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探讨农村合作银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模式,为合作银行能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和合作银行自身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