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家质检总局近期组织开展了移动电源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结果令人心惊:32个批次采集样品100%有质量安全风险。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办公厅副主任陆春明介绍,这32个批次移动电源中,9个批次产品电芯重物冲击测试不合格,存在发生内部短路时起火爆炸的风险;28个批次产品输出电气性能测试不合格,存在损害被充电设备的风险;20个批次产品外壳材料可燃性测试不合格,存在无法对电芯起火进行阻燃的风险。此外,17批次产品存在容量虚标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众标准化》2014,(8):62-62
正7月29日,质检总局发布移动电源质量安全风险警示,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和使用移动电源产品时,要注意产品存在的起火爆炸、输出电压或电流易损害被充电设备等风险,以及容量虚标等问题。针对移动电源可能存在的危害,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近期组织开展了移动电源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共从市场上采集样品32批次,主要参照电池类产品检测标准,对电芯的0.2ItA放电、热滥用、过充电、重物冲击、短路、强制放电,电路管理系统的短路保护、过度充  相似文献   

3.
正移动电源,也叫"充电宝",是集储电、升压、充电管理于一体的便携式设备,可以给手机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或待机供电。移动电源作为一种以化学电池为主要构件的产品,如果使用不当或正常使用情况下产品保护机制设计不合理,将有可能引发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近年来,媒体曾多次报道过由移动电源引发的安全事故。针对移动电源可能存在的危害,国家质检总局近期组织开展了移动电源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共从市场上采集样品32批次,主要参照电池类产品检测标准,对电芯的0.2ItA放电、热滥用、过充电、重物冲击、短路、强制放电,电路管理系统的短路保护、过度充电保护、输出电气性能,外壳的可燃性等  相似文献   

4.
2001年第二季度,内蒙古电子产品检验所承担了呼和浩特地区33家企业,40个批次的移动通讯手持机用锂离子、镍氢电源监督抽查任务,抽查结果,合格23个批次,批次总体合格率为57.5%。本次监督抽查的产品涉及生产企业22家。反  相似文献   

5.
抽查范围:太原市市场上经销的由省外企业生产的7个批次的电热毯。抽查结果:合格3个批次,不合格4个批次,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57.1%。主要问题:非正常工作、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结构等不合格。  相似文献   

6.
风险监测情况分析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播放器等移动数码电子产品的普及,轻薄化的设计使得这类产品在电源供应上经常遭遇电池续航能力不足的尴尬,"电池短板"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移动电源这类便携式外接供电设备逐渐走红市场.  相似文献   

7.
《大众标准化》2014,(11):50-51
抽查范围:太原市市场上经销的由省外企业生产的30个批次的美容美发器具.抽查结果:合格29批次,不合格1批次,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3.3%,主要问题:输入功率偏差、非正常工作、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等不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抽查范围:太原市市场上经销的由省外企业生产的40个批次的液体加热器。
  抽查结果:合格33个批次,不合格7个批次,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7.5%。
  主要问题:产品的输入功率偏差、结构、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不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大众标准化》2014,(2):48-49
正抽查范围: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四川、陕西等11个省、直辖市80家企业生产的80批次电热毯产品。抽查结果:8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主要问题:输入功率和电流、机械强度(发热元件弯曲试验)、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等项目不合格。  相似文献   

10.
《大众标准化》2014,(2):42-44
正抽查范围:北京、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四川10个省、直辖市82家企业生产的108批次LED照明产品。抽查结果:21家企业生产的22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主要问题:标志(安全)、电源端子骚扰电压、辐射电磁骚扰、互换性、外部接线和内部接线(外部接线截面积)、机械强度、耐热等项目不合格。  相似文献   

11.
近期,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本市生产和销售的按摩器具产品进行了专项质量监督抽查。本次共抽查产品37批次,覆盖本市主要生产企业。经检验,不合格4批次,抽样合格率为89.19%。本次抽查中,有一批次产品"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项目不合格,两批次"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项目不合格。这两项不合格属质量问题严重。另外还有两批次产品"标志与说明"项目不合格,该项目不合格表现为未在产品主体上提供铭牌标志,造成其型号、规格、厂商、特性参数等重要信息缺失。按摩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播放器等移动数码电子产品的普及,相对滞后的电池大多已经无法承载其多功能硬件配置的高功耗,电池蓄航能力不足成为使用者最为头疼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便携式的移动电源作为其附属产品应运而生,成为消费者的"救命稻草"。但近日移动电源自燃事件时有发生,移动电源质量问题不时刺激着消费者的神经。2013年6月23北京地铁  相似文献   

13.
"移动充电宝"又叫移动电源,是指可以通过交流电源直接给移动设备充电且自身具有储电单元可在没有交流电源的情况下给移动设备充电的装置.由于其结构简单、 产品门槛低、 缺少针对性的国家标准规范等,在移动电源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引发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突显,起火爆炸为移动电源最常见的安全事故.本文对移动电源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基于国内外标准和规定及监管情况,提出合理的处置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抽查范围:山西省生产经销单位的25个批次(其中省内企业生产的17个批次,省外企业生产的8个批次)的矿用移动软电缆。抽查结果:合格23个批次,不合格2个批次(均为省外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8%。主要问题:绝缘老化前抗张强度、导体电阻不合格;绝缘厚度、护套厚度、绝缘热延伸试验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项目分析绝缘老化前抗张强度不合格。绝缘抗张强度过低的电线电缆,会在使用中使绝缘体很快老化、  相似文献   

15.
移动电源,也叫"充电宝",是集储电、升压、充电管理于一体的便携式设备,可以给手机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或待机供电。移动电源作为一种以化学电池为主要构件的产品,如果使用不当或正常使用情况下产品保护机制设计不合理,将有可能引发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近年来,媒体曾多次报道过由移动电源引发的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6.
正浙江省绿色动力电源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近日组织开展了对浙江省电动助力车用密封铅酸蓄电池、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电动道路用铅酸蓄电池等产品的监督抽查。经检验,共有24批次产品合格,批次合格率85.7%。不合格产品批次电池检验不合格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充电接受能力、-15℃低温容量方面。中心根据检验情况分析了不合格现象产生的原因。由于近年来铅酸蓄电池产品原材料成本不  相似文献   

17.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2年第三季度产品质量基本状况。据了解,在国内制造业产品方面,国家监督抽查37类3699家企业生产的3862种产品,批次抽样合格率为92.3%。大、中、小型企业国家监督抽查批次抽样合格率分别为98.2%、94.9%、89.5%。在食品方面,国内食品风险监测样品6724个,发现的主要问题是部分食品品质不达标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全国共检出质量  相似文献   

18.
质量报告     
近期产品质量山西省监督抽查结果显示: 6个品牌电饭锅不合格 抽查范围:太原、大同、忻州、朔州市经销的由山西省外企业生产的20个批次的电饭锅。 抽查结果:合格14个批次,抽样合格率为70%。 主要问题:输入功率偏差、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接地措施等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半数耳机存在听力损伤风险 国家质检总局自2012年以来,连续4年对媒体播放器、手机、平板电脑及配套耳机产品进行了安全风险监测.结果显示,在连续4年的风险监测中,累计测试了手机及配套用耳机等成套产品86批次,其中有45批次产品最高声压级超标,不符合率高达51.2%.  相似文献   

20.
《大众标准化》2015,(4):62-63
抽查范围:山西省生产经销单位的30个批次(其中省内企业生产的1个批次,省外企业生产的29个批次)的室内加热器。抽查结果:合格28个批次,不合格2个批次(均为省外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6.7%。主要问题:接地措施、内部布线等不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