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九龙镇棚花村是四川绵竹远近闻名的“民宿网红村”。走进棚花村,粉墙黛瓦的农居错落有致,浓墨重彩的绵竹年画与绿树繁花相映成趣,一步一景。由李治菲、邓方贵夫妻创办的贵菲家庭农场就位于棚花村三组。在绵竹果农中,李治菲夫妻俩有些特殊,两人均是科班出身,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一个学植保,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金牛镇积极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建成了金甸、彩凤、后坝田柑桔,新坪、大新葡萄,管岗、大新、北塔冬春早菜,干甸、江干石榴等一批专业村,特色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为全镇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产业支撑。下面,以后坝田和新坪两个村为例,分析他们是如何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的。  相似文献   

3.
“一村一品”从字面上看就是一个村要侧重抓好一个产业或者一个产品。但用发展的眼光看,“一村一品”这个概念是动态的,不同发展阶段应该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一村一品”,“品”是核心,它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不仅包含着种、养、加以及文化、旅游等产业,而且包含这一产业发展中的劳动对象、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囊括了整个产业发展的诸多因素:“村”是载体,是“品”发展过程中的范围界定,起初可能只是几户农民,而随着产业的扩展,可以扩大到一村或几村、一乡或几乡,  相似文献   

4.
《农民科技培训》2010,(12):40-40
大棚,一年竟收入5万元,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武家沟村村民冯兆增种植反季山野菜获得了高收入。 冯兆增培育的山野菜有“猫爪子”、“大耳毛”和“蕨菜”等,两个棚一个暖棚,一个冷棚。他介绍说,他种山野菜力求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基于新时期乡村振兴“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发布与“粤菜师傅”工程的实施成效,结合当前广东省预制菜的发展空间与预制菜产业现状分析,提出因地制宜、粤菜师傅的延伸与转变、食育助力预制菜等对策,旨在推动预制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在广西桂林的一些乡村,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乡村面貌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打造出了一些特色乡村。荔蒲县修仁镇柘村就是这样一个村子。荔浦县修仁镇被誉为"广西砂糖橘之乡",柘村是荔浦县修仁镇大榕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距荔浦县城20公里,处于荔浦  相似文献   

7.
作一个比喻,本刊一个栏目板块好象一“桌”“菜”。“宏现经济”这“桌”的“菜谱”有“宏观形势”,“经济透视”、“产业经济”、“长江论坛”、“区县经济”、“比较借鉴”等诸多栏目,特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观点和资料的新、实。从2000年第1期开始,“宏观经济”这“桌”“菜”由一人专“炒”,期望能形成一些风格。望诸位“食客”能多多帮助,在“品尝”后能给予一些批评与建议,同时也望大家能多提供一些质量高、字数短的“原材料”,以使“菜”能更好,更丰富。  相似文献   

8.
《农家之友》2013,(11):25-26
活跃在桂林市荔浦县13个乡镇的8000余名农村经纪人中,“亮哥”胡日威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位。他是广西区人大代表,也是荔浦亮靓果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但让大家记住他的名字的是,他让荔浦的夏橙首次闯入了东盟市场。 从果农转身为农村经纪人 平日里,大伙都喜欢称胡日威为“亮哥”,他创建的合作社也取名为“亮靓”,是一家专门从事农产品种植、收购、包装、销售的合作社。但真正让胡日威的名声“亮”起来的是,他首吃螃蟹,让荔浦夏橙成功撞开东盟市场的大门。  相似文献   

9.
室内桃园     
桃树析本生长在室外,于洪区杨士乡宁官村的张伟却像搞棚菜生产一样,将桃树“搬”进了大棚“住”。由此,他走进了一个更加精彩的“室内桃园”。张伟的棚桃生产是从1993年开始起步的。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为了推进各地发展“一村一品”,促进产业强村富民,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支撑,农业部日前召开发展“一村一品”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建立了发展“一村一品”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其职责分工、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规则,为发展“一村一品”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和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茌平,地处黄河下游鲁西平原,是山东省聊城市唯一一个全国百强县。这里不仅工业发达,而且物产丰富。这里不仅有全国最大的木单板生产基地,还有独具特色的圆铃大枣、十孔藕,耿店棚菜、菜屯松茸等特色农产品远销国内外。如何将产业的优势转化为集体经济发展的动能,茌平区从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耿店村找到了“金钥匙”,在全域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当一个个村集体的“致富锁”被逐渐打开,一幅村强民富的新图景展现在世人面前之时,村集体收入增长有目共睹,农民幸福生活真实可感,特色产业成长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丰县是农业大县,每年产生的作物秸秆量达100万吨。2003年以来,该县组织实施了“秸秆种菇百村万棚亿元开发工程”,组织农民利用秸秆发展食用菌生产,目前全县已发展双孢菇、杏鲍菇、黑木耳、金针菇等食用菌10多个品种,每年实现经济收入10多亿元,食用菌成为丰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好产业。  相似文献   

13.
荔浦八怪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提到的荔浦芋头,曾使广西荔浦县远近扬名。而近日记者前往采访,当地干部群众谈起“荔浦八怪”,又使人耳目一新。第一怪:“农民养猪不在本地卖”。荔浦是养猪大县,可奇怪的是,尽管农民养猪多,但当地人却很难吃到猪肉,只好从外地调进。细打听,原因很简单:荔浦农民养的猪是“瘦肉型”良种,自然就成了不少城市特别是港澳一带的抢手货,年销往外地生猪达100多万头,仅此一项,就占全县农民年平均纯收入的1/3以上。第二怪:“本地旅馆外地人来盖”。桂林素有“山清水秀,洞美石奇”之称,四景之中,荔浦有三个字沾边,旅游资…  相似文献   

14.
《农村财务会计》2023,(7):40-41
“在未执行‘四议两公开’程序的情况下,编造材料,私自把自家挂果率不高的果园转让给村集体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谋取私利,损害了村集体利益……”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市杜莫镇屯顿村党支部原书记马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其违纪所得被收缴。  相似文献   

15.
一村一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位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而“一村一品”运动,就是一个村子的居民,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荔浦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乡村振兴局先后为修仁镇建陵片区建设的50亩稻渔综合种殖示范点、新坪镇凤岗村片区建设的50.6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发放禾花鲤鱼苗750kg,加快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升级。修仁镇建陵片区的稻渔综合种殖示范点以"合作社+基地+村集体经济"的模式,鱼苗投放后由广西荔浦祥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和修仁镇建陵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共同经营管理,将推动村集体经济与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睢宁县农业农村局依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技术支持,集聚行业资源,通过数字赋能、科技示范,让小草莓变身乡村振兴“致富果”,铺就了一条草莓产业富民强村的振兴路。近年来,江苏现代农业草莓产业技术体系睢宁推广基地先后荣获金奖4项、银奖1项、铜奖6项,并承办了“首届全省秋季草莓苗采收启动仪式”,获得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优势特色种苗中心”。“一亩草莓棚养活一人、五亩草莓棚致富一户”的佳话在睢宁乡村广泛传开。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铜仁市云场坪镇路腊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挖穷根,找出路,谋发展,依靠科技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发展绿色产业,闯出了一条“山上做文章,靠山奔小康”的发展路子。他们的做法是抓住“三个围绕”、找准“三个着力点”、实现“三个转变”。一、抓住“三个围绕”  (一 )围绕更新观念搞开发。路腊村原是云场坪镇最落后的一个村,是铜仁市挂号的穷村之一。村党支部“一班人”认识到,导致贫困的原因,除了交通闭塞,信息不灵,自然灾害频繁等客观原因外,关键是思想落后,观念陈旧所致。因此,必须首先从思想上解决…  相似文献   

19.
1996年以来,山东省平度市云山镇李家场村靠发展大棚果、菜走上了致富路,3年累计发展冬暖式大棚148个,大、小拱棚100余个,仅此一项全村累计增加纯收入215万元,大棚户户均增收2万余元。全村人均增收1325元,种植大棚果、菜让李家场人尝到了甜头。李家场村位于云山镇西北部,全村455户,1623口人,2521亩耕地,是一个地处偏僻以种植业为主的村庄。1996年在市场经济热潮的刺激下,村两委干部头脑发“热”了,他们在细细研究着当地的村情,瞑思苦索着增加农民收入的方案。当时该村只有一处砖厂,靠吞吃耕…  相似文献   

20.
正提起沙糖桔,人们可能会先想到荔浦,因为这里是目前广西种植沙糖桔面积最大的县,更因为这里曾创造了让全国柑桔产业惊叹的"荔浦现象"和影响全国沙糖桔价格的"荔浦价格"。而近年,在位于广西的最西端,又一个沙糖桔强县正在崛起,这个沙糖桔种植的后起之秀,就是地处桂、滇、黔三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