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违规挂靠,福兮?祸兮?》,在了解《企业变相挂靠行为的弊端》和《资质挂靠行为的法律责任》之后,我们《剑指资质管理的误区》并《铸盾防患于未然》。在《转动企业资质管理的魔方》之时,我们看清了《企业资质管理谁唱主角》。《以全新的财富观经营挂靠》是否是《资质管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所谓挂靠简单地说就是以其它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业务。《建筑法》第二十六条明确指出“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以任何形式用其它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它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可见挂靠行为在《建筑法》中是明令禁止的,也就是说挂靠行为是违法的。而事实上,挂靠不但存在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对此,建设主管部门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制止、查处挂靠行为,但结果往往禁而不止,查而不绝。那以,挂靠为什么会顽…  相似文献   

3.
我部1995年10月以第48号令颁发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资质管理规定》)。各地区、各有关部(总公司)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据此开展了建筑业企业资质就位审查的换发证书工作,目前这项工作已基本结束。为了进一步做好资质管理工作,使其在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规范企业承包行为,促进企业实现“两个转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就贯彻实施《资质管理规定》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严格审批成立新的建筑业企业。 鉴于目前我国建筑业从业人数增长过快,施工力量已远远大于建设任务的现状,今后要加强对队伍发展的宏观调控,严格资质审批。特别是对新成立的建筑业企业和非建筑业企业从事建筑经营活动的资质审  相似文献   

4.
建筑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营销是建筑市场营销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贯彻落实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建筑业企业如何就位新的资质,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是摆在建筑业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拟对建筑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营销谈几点粗浅看法,以期对建筑业企业新资质就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江西:下大力专项整治资质挂靠行为为规范建筑市场行为,江西省针对目前建筑市场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专项整治,重点整治转包、违法分包和挂靠行为,招标代理、造价咨询中介机构的行为。此次整治中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界定挂靠转包如违法分包行为,以资质管理和市场准入为手段,加大查处力度。对发生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的,依法对当事人双方都做出严肃处理。广东:一经发现挂靠经营坚决取缔建筑市场开放后,全国各地建筑企业涌向广东,同时也带来问题重重:不少企业拿着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到该省靠给施工队挂靠收取管理费过日子。广东省建…  相似文献   

6.
建设部对建筑业企业实行资质管理10余年来,已数次对《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作了修改,每一次修改都是对原规定的补充与完善,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规范与适应。从2001年7月1日起,建设部又安排一年时间再次对建筑业企业按新资质标准重新就位,目前这项工作已进入扫尾阶段。 建筑业企业资质是企业市场准入的门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资质就位工作引起了企业的高度重视。根据建设部87号令颁布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三条之规定,企业申报资质的条件是企业“拥有的注册资本、净资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其中,注册资本可通过营业执照,净资产可  相似文献   

7.
"挂靠"是一种高效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挂靠的本质与效率 挂靠的含义与现状 什么是挂靠?业界公认的对挂靠的认识是:挂靠施工是指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或资质低的实际施工人(即挂靠人)借用有资质或资质高的施工企业(被挂靠人)的名义承揽工程并向其交纳管理费的行为,其重要特征是自负盈亏.  相似文献   

8.
滋养挂靠现象的土壤 行业准入的要求.资质是建筑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有资质才可得天下,无资质则寸步难行.本来仅仅是作为促进企业发展和代表承接工程级别的建筑企业资质,在激烈的竞争与利益的驱使下,荣升为价值载体,甚至变为交易的商品,其本质上的改变是挂靠现象产生的根源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资质是工程建设行业的准入通行证,是建筑企业身份地位的证明,也是建筑企业价值实力的证牌。资质改革不仅是国家发展所向,也是工程建设行业发展所趋,更是施工企业所盼。但是,原计划2021年上半年出台的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几度征求意见后至今未出台,对行业企业未来有重大影响的这只"靴子"究竟何时落地成为行业热议焦点。那么,2020年11月30日下发的《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实施一年多以来,各界作何反响?建筑业企业资质改革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行业企业对新一轮资质标准有何期待,还需要提前做好什么准备?资质改革未来有哪些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2001年7月开始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改革中,施工企业在削枝强干 ,大而强、小而专的指导思想下,按照《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要求和标准,根据企业的业绩和实力,有选择地进行了资质就位。到2002年7月1日为止,全国共有3000余家施工企业取得了一级总承包及其以上的资质。……  相似文献   

11.
■违规挂靠,见怪不怪多如毛■违规挂靠,祸福游移一瞬间■违规挂靠,追根刨底溯源头■违规挂靠,决非“一禁”能“百了”挂靠,是改革开放以来,神州大地上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经营模式。它几乎遍布各行各业,工业、农业、商业、文化产业,挂靠现象无所不有。当然,建筑业也不例外。挂靠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对这一种经营模式,是明令禁止的。《建筑法》第26条规定:“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公…  相似文献   

12.
2014年7月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出台了《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 92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快研究修订工程建设企业资质标准和管理规定,取消部分资质类别设置,合并业务范围相近的企业资质,合理设置资质标准条件,注重对企业、人员信用状况、质量安全等指标的考核,强化资质审批后的动态监管”.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制度产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从1984年开始推行注册管理,到1989年《施工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出台,再到2001年《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颁布,以及2007年新《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施行,资质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在引导工程建设行业健康发展,维持建筑市场秩序稳定,促进施工  相似文献   

14.
一、前提 建设部颁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已于2001年7月1日起施行。企业资质等级就位工作将于2002年7月1日结束。 新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是在建筑施工队伍急剧膨胀、建筑市场亟需整顿、我国即将加入WTO,应对管理、技术精良的国外建筑承包商的背景下出台的。 新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这三个序列按照工程性质和特点分别划分为若干资质类别;各资质类别按照规定的条件又划分为若干等级。新标准对资质就位的条件还做了十分严格的规定。如:建筑业企业申请多项资质的,除企业的资本金、净资产可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1月6日,住建部发布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新标准》”),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实施了13年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建[2001] 82号,以下简称“《旧标准》”)被废止,拉开了新一轮企业资质就位工作的序幕.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有较大的变化,为便于施工企业尽快熟悉、了解新资质标准,笔者试以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标准为例对新旧资质进行全方位的对比解读.  相似文献   

16.
建筑企业挂靠经营一般是指以赢利为目的,没有相应建筑资质或建筑资质较低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自然人以其他有相应建筑资质或建筑资质较高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承揽施工工程的行为。挂靠经营的手段一般表现为:挂靠者通过借用或租用被挂靠者的企业名称、企业公章、企业账户、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合同文  相似文献   

17.
2014年11月6日,住建部印发了《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期盼已久的除特级以外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终于颁布实施,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标准》之所以广受关注,是因为住建部自2007年颁布特级资质标准后,就着手修订一级及以下等级的资质标准.由于资质标准涉及的行业较多,施工企业的规模、实力、资信状况差异很大,各界对资质在规范行业管理方面的作用和地位认识存在分歧,在修订的过程中难以达成共识,这就导致了资质标准历经7年后才终于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18.
建设部于今年4月18日公布了新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力求通过加强资质管理,促使建筑业调控规模、优化结构、重组资产;促使建筑施工企业做优做强、做精做专、有序运作,不断提升综合实力。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就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的重大意义、企业资质就位的难点和对策措施,作一探析。 一、施行资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施行资质管理制度是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4月3日至4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作为今年要抓好的一项工作,并把整顿建  相似文献   

19.
生物体的活力来自于新陈代谢,企业的活力来源于什么?活力管理已经深深触动了施工企业管理者的神经——■拿什么去激发施工企业的活力?■施工企业员工的活力能管理吗?■施工企业的活力都有哪些表现?■员工活力缺乏会出现哪些症状?■影响企业活力的因素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的施工队伍已发展到近2400万人。为了加强对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保障企业依法承包和经营工程建设任务,维护建设市场的经济秩序,最近建设部部长林汉雄签署建设部令,颁布了《施工企业资质管理规定》。该规定于1989年8月1日起施行。《规定》指出,凡从事各种房屋建筑、土木工程、设备安装、管线敷设等活动的施工企业,均适用本规定。建设部归口管理全国施工企业的资质;国务院各有关主管部门管理所属施工企业的资质,业务上接受归口管理部门的指导;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施工企业的资质进行归口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