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道德经> 这段话的意思是:最好的领导者,部下并不感觉他的存在;其次的领导者,部下亲近并称赞他;再次的领导者,部下畏惧他;更次的领导者,部下轻蔑他.领导者的诚信不足,部下不信任他,最好的领导者是多么悠闲,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众人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这段话的意思是:最好的领导者,部下并不感觉他的存在;其次的领导者,部下亲近并称赞他;再次的领导者,部下畏惧他:更次的领导者,部下轻蔑他.领导者的诚信不足,部下不信任他,最好的领导者是多么悠闲,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众人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3.
无差别圈     
《财务与会计》2014,(12):57-57
无差别圈指领导者的命令不受部下个人立场的影响而被接受的范围。“无差别圈”就是“接受圈”,只要在“接受圈”的范围内,部下都毫无疑问地接受命令。美国学者巴纳德针对权力接受论的问题,为了确定正式的组织秩序,提出了“无差别圈”的概念。他认为,如果按命令被接受的难易程度,  相似文献   

4.
无为而治是一种领导哲学 《道德经》中对领导者的经典论述是:“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意思是说最高明的治国之道.是人民感觉不到有国君的存在.其次.是国家的国君受到人民爱戴.人人称赞他.再其次者.是国家的人民畏惧他们的国君.而最糟糕的国君.  相似文献   

5.
剑锋 《企业文化》2012,(6):42-43
常常听到企业家抱怨:我的文化理念和战略思维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员工的执行力。员工执行力不足,似乎己成为中国企业领导者的普遍“心病”。 共同困惑 企业家和员工的共同困惑,员工为什么缺乏执行力?企业领导者往往将其归因于员工,却很少从自身寻找根源。其实,员工执行力不足,首先是企业家基于价值观的领导力不够;其次是因为企业高层目...  相似文献   

6.
知人善任,这是谈及领导艺术时经常说到的一个词。什么叫知人善任?知人善任首先在于“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首先在于知己,其次在于知彼。人贵有自知之明。但真正做到这一点确实很难,而刘邦却做到了这一点。他非常清楚地明白一个领导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知道调动部下积极性的方法。了解下属所具有的才能,并懂得将在他们安排最合适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用人如器     
刘邦用人、诸葛亮观人、李构识人、拿破仑选人方法可能不一,但道理如一。 江苏有一家大型民营企业。老总在用人上总是怪招百出。他提拔人时有一条是“犯错误”。犯一次错误提拔一次,三次提拔再来看看部下到底是不是金子,这种选人方式成功率高达80%。这也给企业出了一个命题:如何用人。 善用人才是一个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也是一个  相似文献   

8.
2008年是周扬诞辰一百周年,今年是他逝世二十周年。周扬是革命老前辈,文艺理论权威,是我青年时代崇拜的偶像。1964年,我被选调中宣部,成为他的部下。“文革”中,中宣部被诬为“阎王殿”,他成了“二阎王”,在摧毁“阎王殿”的狂风暴雨中,我对他有了多方面的认识。1981年,我奉组织之命到他身边协助编他的文集,参加他召开的一些大大小小的会议,听他讲话,起草与修改一些文稿,跟随他到外地考察工作,在同他一年多的接触中,对他有了更多的较为深入的了解。周扬是一本单纯而又复杂的大书,这里仅从他大力推行‘双百’方针这个方面谈点个人的感受,以志缅怀。  相似文献   

9.
感动于老部下的诚心和执著,他“半路出家”,转战华硕开始二次创业,以崇本务实的鲜明特色,他把华硕打造成了全球第一大主板生产厂商。而今,他又以3C整合为己任,力争行业之冠。  相似文献   

10.
刘文瑞 《新远见》2011,(1):127-128
领导者在使用自己的权力时,应该首先想一想,你的举措.是能够让部下感到公平的希望,还是让部下感到不公平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外刊介绍     
梁冬梅 《英才》2005,(11):18-18
领导者需要拥有“脉络智力”最好的领导者对他们所处的环境,有一种近乎神奇的理解能力。如果没有能力读懂并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商业环境, 领导者的个性和技能只不过是暂时的力量。对于时代精神及其内涵的理解,在一些大的公司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官场现形记》中写过一个中丞,上任之始,公开声称要“澄清吏治,整饬官方”,而且还煞有介事地“言传身教”:穿布衣、踏破靴、戴旧帽,“倡导”廉俭之风,还鼓励部下“衾影无惭,屋漏不愧”,居然还把是否穿旧衣当作选拨官员的标准。一时间,他治下的杭州穿破衣成风,...  相似文献   

13.
战国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孟子,就其标准化意识而言,也不同凡响。这在《孟子》一书的《离娄上》篇中有不少表述,例如:“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这种具有东方特色的有关标准与标准化的表述,为中国古代标准化理论奠定了基础。1974年3月,在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约一公里处发现了举…  相似文献   

14.
《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中和”中国梦:愿国人有国服!愿九州兴礼乐!愿华夏倡仁义!  相似文献   

15.
<正>战略规划、战略解码、战略执行、战略管控、战略复盘——战略破局包括五步:开局、布局、做局、控局与收局,虽然战略规划工具有很多,但做不出一个好的年度经营计划是领导者的痛苦。2023年,下好年度经营计划“五步棋”,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做好新一年度战略规划,就是最好的开始。无论外在环境如何变化,自有应变之道。战略破局“五步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6.
《北史·长孙晟传》中指出:“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意思是说,曾经有二只雕飞到一起争肉食,有人给孙晟两支箭,让他把正在天上飞着抢肉的两只大雕射来。孙晟骑马赶去,两只雕正纠缠在一起搏斗,他一箭就把两只雕穿在一起射下来了。“一箭双雕”原指箭术高超,把它引伸到企业经营而形成的“一箭双雕,多得制胜”的谋略,是指企业在其经营  相似文献   

17.
《英才》2008,(4):128-128
沃伦·本尼斯的领导力名著,看上去却像心理学。对于如何成为领导者,作者的看法是——发现和培养你身上最活跃、最能代表你的部分。人们只知道一个领导者要雄才大略,要大公无私,要身先士卒,要激励部下,这些都不错,但这些要求只是在战胜别人,而不是在战胜自己。很多人丧失领袖地位,不是别的,而是他在心中自己烂了自己。  相似文献   

18.
5月20日,64岁的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向世界公布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他和他的团队成功实施了人造DNA激活细胞的实验,全球第一个“人造细胞”在他们的实验室中诞生了。人造生命的产生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面临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人类将由自然之子,摇身一变扮演造物主的角色,福焉?祸焉?  相似文献   

19.
当前 ,科学家已查明 ,正在向人类肆虐的SARS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SARS是外文原名 ,我国的完整译名为“非典型肺炎” ,而且已几乎约定俗成为“非典”。用“非典”来称呼“SARS” ,实在别扭 ,可谓驴唇不对马嘴 ,并且已经引出了笑话。1 “非典型肺炎”这个词组 ,其词干是“肺炎” ,“非典型”是修饰“肺炎”的定语。现在把词干抛开 ,只留下定语 ;就好比一棵人造的假树 ,光有枝叶而没有树干 (树茎 )。那能叫树吗 ?它还是树吗 ?他还像树吗 ?那枝叶何生、何长、何靠、何依 ?真是“树干之不存 ,枝叶焉附 ?”可以说 ,脱离了“肺炎” ,“非典…  相似文献   

20.
史载:汉高祖刘邦的用人之道可谓匠心独运。他曾说过“吾之安民治国不及萧何,运筹帷握不及韩信,谋略智计不及张良,然吾唯能知之善用之”。确实如此,刘邦凭借他的“知之善用”统领汉军,逐鹿中原,最终战胜了勇冠天下的楚霸王项羽而成霸业。 刘邦“知人善用”的故事,虽然已逾两千年了,然其“知人善用”的才能,却值得当今领导者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