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钢产量的快速增长,对用钢政策由限制用钢到合理用钢到积极用钢,国务院曾颁发了一个文件,文件提出要发展钢结构住宅产业,在沿海大城市限期停止使用粘土砖.因此开发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已成为当前住宅结构研究中的热点.不过,多层轻钢结构的研究还处于起动阶段,研究力度还不够,实际设计和施工还存在不少争议和问题.这些都急需解决,以利于轻钢住宅在我国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阐述了低多层轻钢结构住宅常用的结构体系及主要构件的设计,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了一定的探讨并指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低层轻钢结构住宅作为钢结构技术的一种,在国外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建筑形式。其体系有框架结构体系、轻钢龙骨结构体系以及密肋柱结构体系等。各种体系的用钢量差别很大,其中,轻钢龙骨体系最小。文章分析了我国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发展条件,并分析了这一结构体系,最终指出了当前的主要试点。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开始引进钢结构房屋,以门式钢架为主,主要用于工业厂房、库房和一些公共设施。随着我国城市对粘土砖的禁用,多层民用轻钢结构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青睐,正成为较有竞争力的民用建筑结构体系之一。总体上看,多层钢结构的开发还处于启动阶段。本文在对已有的示范工程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本着寻求受力合理、用钢量低的原则,对多层民用建筑中的结构体系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崔鹏 《民营科技》2014,(7):172-172
多层轻钢住宅是一种新型建筑体系,也是目前国内住宅研究和开发的方向。但是它的设计方法,结构体系,结构特点,常用经济指标不为设计者所熟悉,因此多层轻钢住宅示范楼的设计与施工是推广这种新型体系的最好方式。结合某轻钢住宅示范楼介绍了它的结构体系,布置特点,计算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钢结构住宅起步很晚,只是改革开放后,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低层和多层钢结构住宅,才使我们有了学习与借鉴的机会。大规模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施工安装钢结构住宅还是近二三年才发展起来。由于具备其他结构无法比拟的优点,钢结构住宅已经给住宅产业和建筑行业带来了一场深层次的革命,从设计、施工、到一系列新材料的使用都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因而在国际范围内代表了未来的住宅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浅谈钢结构交错桁架结构体系静力性能与简化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几年来,我国钢产量有了迅速地提高。发展一种经济、实用、美观的轻型钢结构住宅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提高我国建筑技术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轻钢交错桁架结构正是适应这种需要的一种工厂化、标准化的新型结构体系,故而研究这种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学田 《价值工程》2010,29(33):145-146
本文结合目前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发展状况,通过对轻钢结构住宅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分析及其产业化的系统研究,并结合几个轻钢结构住宅示范工程的实例对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钢结构以其优良的材料特征在建筑业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多层钢结构住宅具有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好、抗震性能优越等特点,把钢结构用于住宅建筑,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尽管目前在我国试建了一批多层及高层钢结构住宅,但结构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轻钢结构建筑在建筑领域得到迅猛发展。一方面大量的轻钢结构建筑已建成,另一方面一大批较有规模的轻钢结构建设企业在成长,在技术领域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轻钢结构建筑体系。文章结合轻钢结构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了轻钢结构厂房的设计要点和构件设计方法,为类似结构厂房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钢结构住宅起步很晚,只是改革开放后,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低层和多层钢结构住宅,才使我们有了学习与借鉴的机会.大规模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施工安装钢结构住宅还是近二三年才发展起来.钢结构住宅体系区别于传统体系住宅的内容主要是指主体钢结构体系、外围护墙和内隔墙体体系以及楼板体系.为此,本文针对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林瑞基 《民营科技》2013,(3):268-268
轻钢结构是近年来备受建筑设计人员青睐的一种铜结构体系,其具有的多种优良特性使得轻铜结构在现代建筑业的发展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于推广。现主要针对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设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探讨。一般按照结构支撑形式得到差异,将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区分为纯框架结构体系、框架中心支撑体系以及框架偏心支撑体系三种形式。以下就来一一介绍其各自的设计方法,并就轻钢结构住宅体系中的其他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也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2001年经国家经贸委批准,将“轻型钢结构住宅建筑通用体系的开发和应用”作为我国建筑业用钢的突破点,正式列入国家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钢结构住宅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了凸现钢结构住宅的优点,简单介绍钢结构的优点及其在住宅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用于高层建筑的钢结构体系有框架体系、框架剪力墙体系、框同体系、组合筒体系、交错钢桁架体系等。高度很大的钢结构高层建筑多采用框筒体系和组合筒体系。近年来,在高层建筑中还发展了一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其体系有组合框筒体系(外部为钢筋砼框筒,内部为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支撑体系等。本文现就钢结构多层、高层建筑安装施工做浅要探讨和谈论。  相似文献   

14.
赖海彪 《活力》2006,(5):262-262
一、钢结构住宅体系方式的选择 已建成的钢结构住宅主要有薄壁型钢组合墙板形式、纯框架形式、框架支撑形式、型钢混凝土组合形式、钢框架、混凝土抗震墙形式等等。从使用的角度看,除薄壁型钢组合墙板形式外,其余几种形式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即梁柱突出对住宅内部观感的影响。受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启发,笔者在钢结构住宅设计中将钢柱设计成异型柱,以配合建筑变化的要求。笔者曾将北京某住宅项目3层样板问设计成异型钢柱纯框架结构,建筑采用砌块隔墙,建成后外部及室内观感均令人满意,与该住宅成品实际效果一致。异型工字钢柱比箱形柱的节点加工容易、施工方便、节约钢材,比框架支撑体系减少了支撑部分的设置,可灵活用于住宅墙体,满足建筑对住宅内无外露构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刘锋矢 《价值工程》2010,29(12):68-68
我国钢结构住宅起步很晚,只是改革开放后,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低层和多层钢结构住宅,才使我们有了学习与借鉴的机会。大规模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施工安装钢结构住宅还是近二三年才发展起来。由于钢结构工程在建筑领域被广泛应用,施工质量的好坏就直接影响工程结构的安全,如何控制工程施工质量的已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本文就钢结构的施工进度控制及其质量控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的建筑结构发展看,20世纪50年代茅草房、70年代砖瓦房、80年代外走廊,90年代建楼房,而今的建筑主要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而钢结构建筑作为新型节能环保的建筑体系,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工程建设领域将越来越多地采用钢结构,也因此带动了钢结构设备生产企业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钢结构建筑及钢结构住宅发展现状、钢结构住宅的应用与发展,然后对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楠楠 《价值工程》2021,40(29):134-136
框架结构被广泛地应用于钢结构建筑,但因为侧移刚度小,地震作用下易产生较大侧向位移.通过在结构体系内的部分框架柱之间布置一定数量的支撑形成钢框架支撑体系,可显著提高结构侧向刚度并降低用钢量.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钢结构、钢框架结构以及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研究现状,分别阐述优点和缺点,然后总结本文在研究分析时所借用和参考的抗震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结合分析软件佳构STRAT V7.0给出抗震设防指标,最后以钢结构框架—支撑体系的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该体系处于多遇地震(小震)作用时的层间转角位移、剪重比等相关参数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检验了该钢框架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为钢框架高层建筑的抗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实践证明,钢结构住宅在住宅产业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轻钢结构住宅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楠楠 《价值工程》2021,40(29):134-136
框架结构被广泛地应用于钢结构建筑,但因为侧移刚度小,地震作用下易产生较大侧向位移.通过在结构体系内的部分框架柱之间布置一定数量的支撑形成钢框架支撑体系,可显著提高结构侧向刚度并降低用钢量.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钢结构、钢框架结构以及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研究现状,分别阐述优点和缺点,然后总结本文在研究分析时所借用和参考的抗震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结合分析软件佳构STRAT V7.0给出抗震设防指标,最后以钢结构框架—支撑体系的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该体系处于多遇地震(小震)作用时的层间转角位移、剪重比等相关参数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检验了该钢框架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为钢框架高层建筑的抗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楠楠 《价值工程》2021,40(29):134-136
框架结构被广泛地应用于钢结构建筑,但因为侧移刚度小,地震作用下易产生较大侧向位移.通过在结构体系内的部分框架柱之间布置一定数量的支撑形成钢框架支撑体系,可显著提高结构侧向刚度并降低用钢量.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钢结构、钢框架结构以及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研究现状,分别阐述优点和缺点,然后总结本文在研究分析时所借用和参考的抗震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结合分析软件佳构STRAT V7.0给出抗震设防指标,最后以钢结构框架—支撑体系的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该体系处于多遇地震(小震)作用时的层间转角位移、剪重比等相关参数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检验了该钢框架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为钢框架高层建筑的抗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