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面回顾80多年来人们对三峡工程认识的深化过程,系统、深入论述了三峡工程生态环境问题、水库移民问题、泥沙问题、工程理性与工程备战问题、工程质量问题、科技创新问题、工程管理问题以及三峡总公司未来前景等十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委员长对三峡工程进展予以肯定 进入2001年以来,三峡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工程进度符合总进度计划的要求,工程质量满足了设计要求,投资控制在国家批准的概算范围内,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今年10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冒雨视察三峡工程时,对此予以了肯定。他还谈到,2001年是三峡工程瞄准2003年蓄水发电而展开攻坚的第一年,三峡工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三峡库区各级政府和移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三峡建设者夜以继日地艰苦奋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正> 1、我国煤电概况和各国经验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月前约占全部能源消耗量的76%。我国电力工业的燃料主要依赖煤炭,全国火力发电厂每年燃用的煤炭占全国煤炭产量的24%,到本世纪末,我国电力工业发电用煤占全国煤炭产量的33%。但是,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很不平衡,80%以上的煤炭资源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等少数省区,  相似文献   

4.
周国兴 《当代经济》2009,(18):144-145
电力基建工程属于投资额大、耗时时间长的工程,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不断兴建,很多输变电线路所辖的区域都需要迁改,这样就需要对供电企业进行大额补偿.从目前来看,各地对企业的迁改工程由政府专项资金实施补偿,关于电力迁改工程补偿款的税收和会计核算问题相关文献少有涉及.本文将从税法和会计核算出发探讨电力迁改工程补偿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林祥榕 《发展研究》2004,(10):60-61
三峡工程投资概算一再突破 超大型投资工程世人瞩目。三峡工程各项开支必须展现在阳光下.这是政治民主在经济领域的体现。1990年7月潘家铮在国务院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上就“三峡工程论证”作汇报时说:“三峡工程枢纽部分、水库移民及输变电工程的静态投资按1986年价格计算为361.1亿元,如包括建设期应付的贷款利息,相应的动态投资为452亿元,投资计算的基础是可靠的”。潘家铮的汇报就是其后不到两年人大通过国务院三峡工程议案报告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总工期为17年,工程分三期施工:一期工程从1993年至1997年,其标志是实现大江截流;二期工程从1998年至2003年,其标志是首批机组发电,永久船闸通航;三期工程从2004年至2009年,工程全部完工.1997年底大江截流,第一期工程顺利完成.目前正在进行的二期  相似文献   

7.
赵会茹  陆昊  张士营  王玉玮 《技术经济》2020,39(10):19-26+53
以应用在电力系统中的电储能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构建了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系统经济性测算模型,并以储能系统接入光伏电站为例,采用贴现现金流分析方法,预估储能投资成本和收益,分别从投资者角度和社会整体效益角度,来研究储能系统应用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侧的经济性,并进行了盈亏平衡分析。通过盈亏平衡曲线分析了储能盈亏平衡情景,经济性分析结果显示储能系统的外部性收益占年收益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8.
号称三峡大坝第一县的屈原故里秭归县,地处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既是三峡库区,又是三峡坝区。三峡工程的坝址就在秭归县的茅坪镇茅坪村与宜昌县三斗坪镇中堡岛村的交界处,三峡工程动工的第一铲就在秭归县的茅坪镇。从1992年4月全国人大批准兴建三峡工程开始,地处工程坝上库首的秭归县便拉开了移民工作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三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上,从三峡工程建设整体和总目标出发,从业主、设计、监理和承包商四个方面探讨改进和完善三峡工程中的项目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工程从开工建设到三峡电站即将发电的短短十年时间里,电力市场经历了供不应求、供大于求、再次供不应求的大起大落,于是乎,三峡电站电力的分配问题与电力体制改革一道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缅甸电力生产主要由天然气发电、水力发电、蒸汽发电和柴油发电等四个部分组成。1988年军政府上台以前,缅甸电力装机容量为982兆瓦,年发电总量为21.17亿千瓦时。为满足全国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发展缅甸工业,军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增加电力生产。目前,缅甸装机容量己达到1572兆瓦,比1988年增加了60%。其中缅甸电力公司为1207兆瓦,占77%,缅甸其他组织为365兆瓦,占23%。缅甸电力装机容量进入90年代以来,缅甸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增长指数为127.2%,其中水力发电增长指数为126.2%,水蒸汽发电增长指数为…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筹资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具有巨大的外部性.其现有的筹资模式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和分配的公平,存在政府行为的政府成本-收益约束与社会成本-收益约束不对称、中央政府行为与地方政府行为的社会成本-收益约束不对称.三峡工程筹资渠道及筹资模式需要不断改进,移民补偿问题应引起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是由葛洲坝集团三峡指挥部为适应三峡工程建设而开发的综合性管理信息平台。该系统将IT技术充分应用到三峡工程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中,创造性地提高三峡指挥部在水电施工领域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有力地推动了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企业创效赢利能力也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4.
李永强 《时代经贸》2013,(2):115-115,118
生物质作为应对能源紧缺的一种新兴清洁能源,近年来被应用于发电生产运营中。截至目前,生物质发电企业投产后,出现了大量的亏损现象,成本控制管理成为变亏为盈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定性、定量方法应用于具体的案例,分析生物质发电企业的成本状况并进行盈亏平衡预测,找出成本控制中的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三峡工程的实施,长江水文状况发生重大变化,中下游地区一些洲滩岛屿将从近自然状态转向开发利用。针对此种背景,就武汉市天兴洲的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对三峡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确立,运作实践作了分析,总结了经验,提出了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简要介绍宜昌市和三峡工程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就三峡工程完工后对宜昌市政治、经济、旅游、航运、工业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宜昌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仍面临三大难题--"三峡热"中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三峡工程开始蓄水至135米,永久船闸通航,首批机组发电。2006年将蓄水至156米,实现初期蓄水位运行,发挥综合效益。十多年来,对三峡问题的研究有了不少进展,实践也提供了不少新资料。对一些重大问题较当年论证时有可能作出更为清醒与现实的评估。本文仅就泥沙、移民、地质灾害三个  相似文献   

19.
三峡工程与宜昌市产业发展及产业带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涛  刘艳 《经济地理》1996,16(1):60-64,70
三峡工程的兴建使宜昌市面临第三次大发展机遇,它将对该市的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及投资环境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并由此形成直接配套型、移民安置型、资源开发型、旅游服务型、长远协调型等五种产业类型。根据地域分异特点,结合资源分布规律及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了主要产业带状发展格局的划分。  相似文献   

20.
三峡工程是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到的跨世纪特大工程。它不仅是特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也是跨世纪的大范围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特大工程,如果把工程建设同协调上游的人地矛盾、同浦东的开发开放衔接,制定同三峡工程接轨的区域社会经济规划,对我国经济发展将起事半功倍的作用。1 协调长江流域人地矛盾,加强上游地区软机制研究和论证长江水患是长江流域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千百年来,中上游地区单一的种植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如毁林开荒、顺坡打垅等)、无节制的人口增长和在自然灾害基础上继发的灾荒以及战乱等等,都是导致全流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