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江苏滨海县淤尖中心小学32岁女教师邵海霞,10多年来先后无偿收养9名打工家庭无人照顾的孩子,让他们完成9年义务教育,被当地干部群众誉为老区留守儿童的好妈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声音     
《发展》2014,(8):19-19
正1"有人传说我是周总理的养子,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周总理、邓妈妈关心的烈士子女,不止我一个,他们同样关心爱护其他战友的子女。我们都称他们周伯伯、邓妈妈。"——前总理李鹏在新书《李鹏回忆录(1928-1983)》中写道。  相似文献   

3.
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刚刚去世,商南县清油河镇后湾村10岁的留守女童李丹入冬后高烧不退,把奶奶急哭了.关键时刻,丹丹的"代理妈妈"——女老师刘兰每晚衣带不解地在医院照顾起她."县上鼓励老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把爱延伸到课外.照顾丹丹病愈,我心里特别甜."32岁的刘老师和丹丹结下深厚的"母女情".  相似文献   

4.
牵挂     
我是在戏服箱子上长大的,对秦腔有着特殊的情感.它就像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生下来四个月后,妈妈就把我交给了爷爷奶奶,而他们便开始了常年的下乡演出.只要他们在老家村子附近有演出,爷爷奶奶就把我抱过去跟他们生活三天.演出完,他们去别处演出,而我就又被抱回去.一直到七岁,我们一家来西安,才真正地生活在一起. 她,就是我的妈妈——秦腔演员李淑芳. 待我能记事时,我就对她充满敌意.因为她不能像别人的妈妈整天陪在孩子身边,我早上上学起床收拾不敢开灯,我知道每天她都是凌晨演出完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我理解她,可是至少要在行动上提醒她:我需要她的关心,可是她确实没有时间陪我.  相似文献   

5.
郑传娟  张尚 《黑河学刊》2013,(7):191-192
家人的照顾和关怀,对于残疾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政府一直关注残疾人的生活,特别是在康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帮助残疾人的政策。但是在残疾人照顾者的支持方面的工作做得不足。运用社会支持理论的视角,主要以残疾家庭照顾者为研究主体,描述其在对残疾人日常生活的照顾照料中,照顾者所面临的照顾压力和困难,并从社会支持的角度探索如何来对残疾人照顾者进行社会网络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天堂来信     
新年伊始,妻子从睡梦中醒来,流着泪说她弟弟从天堂给她来信了,按她的记忆,我赶紧记下这封特殊来信的大致内容。 亲爱的四姐:   你好吗 ?我是虎华啊,是离别你已有 22年之久的那个残疾弟弟啊。   四姐,你知道吗 ?二十多年来,我在天堂里无时无刻不在想你,无时无刻不在保佐你,祝福你,我是多么感激你的善心,感谢你对我的关怀照顾啊 !  那是全国都在过着苦日子的 1963年,虚弱的妈妈生下我,让我来到了这个本不该来的人间。妈妈已经给我生有 5个姐姐,一个哥哥,加上奶奶,一家九口,全靠爸爸妈妈那么一点微薄的工资怎么活呀。…  相似文献   

7.
正我是一名厨师,今年是我到宁波工作生活的第20个年头。二十年前,一纸调令,把我派往宁波,为一家日资公司提供餐饮管理服务。当时,这家公司的日本员工有六七十人,他们因为思乡心切而无法专心工作。我和两位同事临危受命,前来照顾他们的日常饮食。就这样,我来到了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  相似文献   

8.
1990年之后出生的年轻人如今正在准备成为未来中国的领军人物。他们将证明自己是一群非常有趣的领军人物,因为在中国之前还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孩子们。我很荣幸每天和这群孩子一起工作、聊天,阅读他们的文章。我觉得他们非常特别。  相似文献   

9.
直击     
《中国报道》2008,(6):15-22
生命至上国祚绵长 他们是这个国家核心的决策者。 他们以国民的生命危机为国家的最高危机。 他们始终走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 他们流泪,为每一个逝者的亡灵默哀。 他们感激,为灾难中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亿万人民。 “能走水路的走水路,能走陆路的走陆路,没路,靠腿也要快走进去。” “我给遗体三鞠躬。”“我应该把你们照顾好。” 他们让“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些曾写在报告里的理念变得如此触手可及。 他们与每一个身处危机的中国人携手同心。 他们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中国。  相似文献   

10.
“从大学之初接过妈妈给我的那四万块钱开始,我就决定要在毕业时让它变成四百万,能不能实现,我没有怀疑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婚礼昏谈     
上个礼拜六,我以前的两个学生结婚,他们非常热情地邀请我去参加他们的婚礼.当我在婚礼上跟他们的亲戚们聊天的时候,有人问我一共参加过几次中国婚礼.  相似文献   

12.
朱冬亮 《开放潮》2005,(1):14-15
读完曹燮传来的有关善恩园报道清样,我真的非常感动!因为我们这个社会确实存在千千万万个像善恩园收养服刑人员子女,他们太需要社会的关爱了,而我们的社会给他们的关爱又是如此之少!  相似文献   

13.
毛思洁  徐静 《宁波通讯》2012,(16):40-41
1993年2月28日,白血病夺走了鄞州区高桥镇高桥村董雪云年轻的生命,在董家狭小的屋子里,八仙桌上供着董雪云的遗像,雪云妈妈章勉芬跪在地上,抱着桌角不肯放手,嘴里哭喊着"女儿"。"阿姨,以后我就是你的女儿!"董雪云的好朋友方亚儿许下了一个郑重的承诺。在此后的日子,方亚儿默默践行着当初给章勉芬当女儿的诺言,全心全意地照顾着董家,这女儿一做就做,  相似文献   

14.
刘莹 《走向世界》2014,(3):86-87
喷香的免费午饭,上门的体检服务,丰富的文娱活动……在天桥区堤口路街道,社区老人再也不担心自己住在家里没人照顾,身体不舒服没法及时治疗,逢年过节无人陪伴,因为“暖心工程”的实施,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忱。  相似文献   

15.
佳述 《东北之窗》2011,(13):16-16
海之声震动了山之城。在纪念建党90周年的日子里,大连海之声合唱团一行73人在大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曲致正博士的率领下参加中华红歌会,技压群芳,一举夺得“黄河杯”。他们带回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奖杯,更是比奖杯更有分量的感受。曲致正打电话给我说:“非常感动,非常激动。精神振奋,  相似文献   

16.
爱的使命     
红云 《西部人》2004,(8):61
有一对夫妻,有了孩子之后,他们开始分床而居.白天的工作疲惫而紧张,晚上忙于照顾孩子,两人之间的话越来越少.   “我有个郑重的要求,“女人意识到他们之间潜伏的危机,对男人说:“每天抱我一分钟.“   男人看了女人一眼,笑了:“有必要吗?“……  相似文献   

17.
贾楠  茅于燕 《中国西部》2012,(12):103-105
孩子会不会有社交障碍?提问妈妈:殷瑛我的儿子四岁了,在幼儿园上小班,他有两个好朋友,他们总是在一起玩并且儿子大部分时候做主角。由于他们玩的时候,有时不听老师的指挥,老师把他们分开,最后还是到一起,我希望儿子的好朋友很多,交往比较广泛,具有合作精神,请问这样会不会造成以后社交障碍?并且和更多的小朋友成为好朋友?  相似文献   

18.
引子我的孩子12岁,就读于鄞州邱隘实验小学五年级。前几日放学回家时,她非常认真地跟我说:"妈妈,我要给教育局领导和学校领导写一封感谢信!"她看着我纳闷疑惑的眼神说:"我们学校从去年开始到现在,饭菜每天都很热,不再是以前冰冷的了,我很喜欢吃。我们小朋友都很开心!所以想写封感谢信,表示我们的谢意!"。听完孩子的话,我竟非常感动和开心,  相似文献   

19.
放手是一种对孩子们独立生命的尊重."给我一次机会,还你一个奇迹"是卢勤老师在<写给年轻妈妈>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我们应该放手学生,只要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将会还你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的最后一天,我亲爱的妈妈去了天堂。她走的那么突然,让我体会到崩溃是一种怎样的刺痛。两年来妈妈无论白天还是夜里,都在意识中与我相会,依然那么真切生动,恍若昨日妈妈拉着我的手唠叨。妈妈是1929年4月8日(农历2月29日)出生在山东省福山县,现在的烟台市福山区。后来,妈妈出落成1.76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