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渊 《集团经济研究》2007,(33):228-229
我国股市在2001年至2005年的低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操纵严重,坐庄盛行.中科创业、亿安科技等一批庄股的存在,扰乱了市场秩序,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健康的股市必须以投资价值为主导,防范过度投机及其引发的股灾是各国股市的共有难题。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监管很难管住暴利驱动下的价格操纵和各类"内幕信息"的炒作。"创设影子股票"制度依托市场自身的力量解决价格操纵和"内幕信息"问题,让每一只股票的多方和空方直接对抗,任何一方都没有能力使股票价格脱离投资价值太远,从而使股票价格围绕其投资价值在相对狭窄的区域内波动,有效防范过度投机。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大量境外热钱通过各种方式流入我国,主要流入对象是国内房地产市场、股市、债市和期货市场等资本市场,最终目标是获取高额利润。境外热钱异常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稳健实施产生很大冲击。本文分析了热钱的进入渠道,盈利模式以及对货+币政策的冲击,从而针对相应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规避热钱流入引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价值投资作为国外成熟的投资理念必将成为我国的主流投资理念,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历史较短,市场存在太多的制度缺陷有待弥补,投资者的观念需要不断进化,上市公司的质量难以满足价值投资的要求,必然会产生价值投机,股市产生泡沫,给投资者带来"审美疲劳".文章从市盈率指标八手,探讨价值投资过程中的困惑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投机是国际证券市场较普遍的现象。在一个完善的证券市场中投机并不影响市场发挥融资和资本配置的主要功能,只有当市场的投机性发展成为主流时,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才会受到影响。观察我国的沪深股市的发展,严格而言还不能说是一个有效吸纳和配置资本的市场,随股价的大幅波动市场表现出投机性过强的典型特征。在参予市场的投资者中,大多数人频繁进出股市都在期望着手中持有的股票涨价,而持有股份的目的是为获得上市公司分红的理性投资者却少的可怜。为何我国股市会有过度投机性的特征?如何抑制这种过度投机这是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股票市场投机比较严重,这种状况给国有企业改革、资本市场的发展、国民经济稳定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股票市场过度投机的主要根源是股票发行供不应求、上市公司行为不规范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为了改变过度投机现象,我们必须通过深化国企改革,增加股票流通等措施,来铲除股市过度投机的根源,以使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股市投机的群体行为博弈和系统科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群体行为进化博弈和系统科学的思想与分析方法,对股市投机行为及其对股市稳定性的影响作用机制作了深入的分析。结论是股市投机确实有引发股市不稳定性甚至股灾的内在机制,但复杂适应性系统的性质基本上能使有健全交易制度和足够规模的成熟股市保持平稳,实现我国股市稳定发展的关键措施包括允许信用交易、扩容、禁止操纵和导向股市等。  相似文献   

8.
古东 《企业活力》2001,(9):16-17
还处于初生期的中国股市是典型的"资金推动型"市场,中国股市的涨跌与围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关联度较低,与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的关联度也很低.初生期的中国股市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具有"政策市"和"投机市"的明显特征.今年初,<财经>杂志大揭"基金黑幕",一位有政府大背景的著名经济学家实话实说一语惊天,批评中国股市投机盛行像个大赌场,竟惹得股市连日暴跌,险些造成一场股灾,引出一群著名经济学家和政府权威人士为中国股市辩护,这才暂时避免了一场因言毁市的股灾.这就活生生地印证了中国股市是"政策市"和"投机市"的本质特性.用民间股评家的话说,叫作"政策当道"、"投机盛行".  相似文献   

9.
由于上市公司普遍缺乏长期投资价值,政府及监管部门频繁不合理干预,以及广大股民普遍存在的不良投资理念,长期以来我国股市是一个过度投机的市场。成熟的股市是一个在投资和投机行为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适度投机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规范市场监管,提高投资者的素质,推行“做市商”制度,实现股市本色回归,是实现我国股市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不分配现象的不利之处 1、不利于投资者正确投资观念的形成.投资者投资股市获取回报的形式主要有两种:股利和资本利得.上市公司向投资者分配股利,是投资者获得回报的最直接最稳定的方式.如果大量的上市公司持续不分配,使得投资者无股利可图,那么,他们就只能追逐资本利得,使人们觉得投资于股市就是投机.其结果助长了投资者投机、搏短行为,忽视了对企业业绩的考察,最终是大多数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不断"割肉".  相似文献   

11.
财经速览     
《房地产导刊》2007,(13):11-11
2006年中国财政总收入选39373.2亿元;欧盟正考虑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财政部拟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部分境外投机资金变相进入房市股市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资本项目逐渐开放,投资者跨境投资愈发频繁,国内及国外的机构投资者为满足客户获得收益和分散风险的需要,纷纷推出投资于他国市场的金融产品。国内银行、基金和保险公司开展了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业务,将资金投资于境外;境外如汇丰环球投资、瑞银环球资产和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等投资机构,通过QFII/R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形式吸引境外资本投资于国内市场,并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走向国际化、现代  相似文献   

13.
王君勇 《企业经济》2007,(3):172-174
由于上市公司普遍缺乏长期投资价值,政府及监管部门频繁不合理干预,以及广大股民普遍存在的不良投资理念,长期以来我国股市是一个过度投机的市场。成熟的股市是一个在投资和投机行为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适度投机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规范市场监管,提高投资者的素质,推行“做市商”制度,实现股市本色回归,是实现我国股市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利用其资金、信息和持股优势进行投机,甚至轻而易举地操纵证券交易市场,从而谋取暴利或其他利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股票操纵手段日益隐蔽,机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出台相关措施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以期能够发挥机构投资者的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并遏制股票市场上屡禁不止的股价操纵行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机构投资者同样具有非理性行为,他们的出现不但没有有效遏制股价操纵行为,反而给股市带来了一些列不稳定的因素,使股市变得更加不稳定。因此,本文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机构投资者对股价操纵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股价操纵防范措施,以期能够提高我国股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利用其资金、信息和持股优势进行投机,甚至轻而易举地操纵证券交易市场,从而谋取暴利或其他利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价值投资作为国外成熟的投资理念必将成为我国的主流投资理念,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历史较短,市场存在太多的制度缺陷有待弥补,投资者的观念需要不断进化,上市公司的质量难以满足价值投资的要求,必然会产生价值投机,股市产生泡沫,给投资者带来审美疲劳。文章从市盈率指标入手,探讨价值投资过程中的困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股市六大怪     
我国股市有六大怪. 第一怪,只说股市上涨的坏处,不说股市下跌的害处.我国股市十年来几经跌宕起伏,应该说这是正常现象.但是每当股市出现连续上涨或突然暴涨时,舆论就尽数其危害,很及时地指出那是泡沫经济,是过度投机,是大户操纵市场,是违规资金入市,是媒体推波助澜,误导股民……,这些说法不能说有错,甚至可以说是十分正确的.这种评价,一是很及时,二是说话或发表文章的级别层次很高,三是语调强硬,而且惩处也及时和严厉.应该说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信息是证券市场正常运行和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信息披露的公正、透明、及时、准确和完整,对减少市场投机,防止市场操纵,保护投资者权益至关重要.正如美国大法官路易丝·布兰戴斯1914年在其著作<他人的金钱>中宣言:公开是救治现代社会及工作弊病的最佳良药,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灯光是最有效的警察.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股市的国际化、规范化程序日益提高,我国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从无到有,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币汇率走高,境内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孕育着丰厚的投资机会,国外的一些投机资本通过种种"合法"渠道流人我国境内,投资于境内房地产市场及资本市场,严重影响了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