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兵 《时代经贸》2005,(11):32-3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据海关统计,197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只有206.1亿美元,而2003年达到8512.1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255.4亿美元。2004年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10000亿美元.达到11548亿美元,出口5934亿美元,进口5614亿美元.实现顺差320亿美元.全国对外贸易整体呈现顺差态势,而且这种势头正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
中国贸易顺差急剧扩大的远因近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至7月中国累计实现商品贸易顺差500亿美元,而且贸易顺差还呈继续扩大的趋势。而去年同期中国的对外贸易还是49亿美元逆差。即使去年全年贸易顺差也只有320亿美元。今年的贸易顺差规模和扩张速度在新中国历史上是创记录的。从1994年中国开始出现持续贸易顺差以来.没有哪一年的顺差达到了现在那么大的规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顺差的扩大是在以下两个背景下实现的。一是中国从2003年年末以来采取了以降低出口退税为主要内容的紧缩出口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保持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的贡献 1.外商直接投资数额与经常项目顺差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口贸易迅速发展,1994~2003年底,出口额从1108.7亿美元急剧上升到4384.87亿美元,增长了2.95倍,出口占GDP的比重从9.9%上升到31.1%,在全球贸易地位上的排名从11位上升到第4位,且仅以微差落后于日本。这些数据说明中国融人世界经济的程度正在加深,  相似文献   

4.
2006年广东对外贸易再上新台阶,出口大幅增长,进口增长加速,贸易顺差继续扩大。全年进出口总额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达527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出口额3019.5亿美元,增长26.8%;进口额2252.6亿美元,增长18.7%。累计实现贸易顺差766.9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83.5亿美元。主要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文摘     
1989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15.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43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5%;进口额为382.7亿美元,比上午下降3.9%,顺差为50亿美元。加上非贸易外汇顺差,国家现汇储备有较多增加。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贸易平衡状况不断改善,预计2005年我国贸易顺差将达到900亿~1000亿美元。但与此同时,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美国、欧盟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如何看待目前贸易顺差问题,采取措施缓和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矛盾和摩擦,是关系到我国对外贸易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一、我国贸易顺差的基本情况(一)我国贸易顺差的现状。1981年以来我国贸易平衡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以贸易逆差为主阶段(1981~1989年)。这一阶段虽然在1982年和1983年分别出现了30.36亿和8.36亿美元的顺差,但总体上是以逆差为主…  相似文献   

7.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以及近邻的东亚各国和地区相比,中国劳动生产率依然很低,产业结构也较为落后(张文忠、杨荫凯,2001)。自1992年中国对美贸易首次为顺差以来,顺差数额逐年递增。200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693.8亿美元,出口2327.0亿美元,顺差1633.2亿美元,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贸易伙伴为欧盟)。随着中美贸易额的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除1998年外,中国国际收支始终呈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就2002年的国际收支情况而言,经常项目实现顺差354亿美元,其中货物出口顺差为442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为323亿美元,其中  相似文献   

9.
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除个别年份外,都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格局,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2006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066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475亿美元。这一方面,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另一方面,也掩盖了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背后所担负的成本与风险。文章从国际、国内两方面深入分析了“双顺差”存在的原因,并对其产生的后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重点对其给我国带来的弊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详细具体地提出了一些颇具可行性的调节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波 《经济论坛》2003,(3):10-11
一、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结构性特征1.我国国际收支的持续顺差呈现出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并存的结构性特征,总的顺差额偏大;资本项目顺差持续高于经常项目顺差,构成国际收支顺差的主体部分。2.具体从经常项目顺差构成来看,也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表现为商品贸易余额呈现持续巨额顺差,而服务与收入项目呈现持续扩大的逆差。以1997年为例,商品贸易余额为462.22亿美元,而服务与收入项目的逆差为116.48亿美元,当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245.74亿美元。再从商品贸易账户来看,加工贸易提供的顺差逐年…  相似文献   

11.
王洋 《时代经贸》2009,(6):31-36
2008年,在金融危机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依然达25,616亿美元,顺差约2,955亿美元,分别较2007年增长17.8%和12.5%,再创新高。人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连年大幅增长,贸易规模翻了两番,稳居全球第三。连年的巨额贸易顺差带来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截至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19460亿美元,继续位居世界第一。作为三架马车之一,出口的强劲增长为我国总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赵毅  安梓 《经济世界》2003,(6):25-27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外贸易再创新高。机电产品实现进出口总额891.8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51.4%。其中,出口433.9亿美元,进口457.9亿美元,分别增长40.7%和55.4%,占全国的50.3%和52.4%。一季度机电产品进出口出现自1997年以来的首次逆差(24亿美元)。从数字上看,1-3月 我国机电产品月均出口额达到144.6亿美元,高于去年月均出口额(130.9亿美元),为完成全年机电产品出口1700亿美元的目标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巨额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4年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保持着稳定的贸易顺差,但是自2005年以来,顺差急剧增长,并且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和机电产品的出口.这部分出口更多是由外资企业带来的,尤其是日、韩和中国台湾地区在中国投资建立企业将其自身的"出口"转移到中国所造成的.这种状况将会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众多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例如:频繁的贸易摩擦和人民币升值,等等.  相似文献   

14.
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除个别年份外,都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格局,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2006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066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475亿美元.这一方面,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另一方面,也掩盖了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背后所担负的成本与风险.文章从国际、国内两方深入分析了"双顺差"存在的原因,并对其产生的后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重点对其给我国带来的弊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详细具体地提出了一些颇具可行性的调节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1997年与1998年,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一个令人非常困惑的现象就是: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同时实现“双顺差”的情况下,中国的外汇储备却出人意料地只有少部分增加。据IMF《国际收支统计》和《国际金融统计》的数据分析表明,1997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297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229亿美元,双顺差总计526亿美元,同期外汇储备增加348亿美元,差额178亿美元。1998年数据暂不全面,但据国内有关资料统计表明,1998年国际收支顺差达到500亿美元,而外汇储备只增加50亿美元,差额竟达450亿美…  相似文献   

16.
宁波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基础1.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以年均9.6%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对外贸易以年均约16%的速度逐年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l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引言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对外贸易的作用越来越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速度增长,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按不变价格计算,从1978年至2003年,进出口总额从206.4亿美元上升到11545.5亿美元,增生了将近56倍,中国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最近公布的中国国际收支半年报,2005年上半年经常项目顺差673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383亿美元.全年的经常项目顺差可能在13000乙美元左右,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可能在700亿美元左右.国际收支双顺差将给外汇储备带来2000亿美元的增量.  相似文献   

19.
谢永武 《新经济》1995,(8):54-57
改革开放16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1994年进出口贸易累计达到236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9%,其中出口额累计121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9%,进口1157亿美元,增长11.2%,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出口最高增长幅度。进出口业务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投入,近几年国家为扶持外贸业务的发展,在信贷规模控制紧缩的情况下,各大银行对外贸贷放量一直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与其他新兴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情形不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收支出现了独特的“双顺差”现象。截至2006年9月底,中国的贸易顺差超过1000亿美元,与2005年全年顺差总和持平;外汇储备逼近10000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在现有政策环境下,“双顺差”与加工贸易政策、贸易争端、人民币汇率波动以及流动性过剩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并引发国内外各界越来越多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