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很长时期以来,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行为在实践中非常普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的重视,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问题引起了社会的特别关注。由于我国缺乏系统的未成年人福利立法,因此针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到目前还没有被纳入系统的法律制度之中。一些法律法规虽然针对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问题作出了规定,但是这些规定仍然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2.
孟祥荣 《活力》2014,(9):31-31
很长时期以来,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行为在实践中非常普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的重视,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问题引起了社会的特别关注。由于我国缺乏系统的未成年人福利立法,因此针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到目前还没有被纳入系统的法律制度之中。现行法律法规虽然针对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问题作出了规定,但是这些规定仍然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3.
家庭暴力问题日趋严重,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受害者多半为妇女,而老人,儿童和男性的比例也有所上升,这将是人们不得不关注的一个事实。另外,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预防以及解决家庭暴力问题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作,需要教育、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尤其需要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治理,从而进一步降低家庭暴力的发生率,构筑和谐家庭,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刘静  孟继臣 《活力》2012,(16):77-77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他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为了给予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更全面、更具体、更适当的协助,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必须建立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的社会支持体系。本文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即家庭暴力的原因、危害、预防对策。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找出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方案。侧重于如何从新的《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中作出有效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家庭暴力,其内涵在比较法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作为全球化公害,家庭暴力有着各种诱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传统社会文化因素的浸染与熏陶,体现的是权力控制本质。人权主流化意识的觉醒是规制家庭暴力的内在动力,"妇女人权"和"社会性别"观念是规制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重要依据。规制家庭暴力,制定性别公正的法律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6.
家庭暴力作为一个常见的、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和威胁,而且还会破坏家庭的稳定和安宁,与我们的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显的及不协调背道而驰。2000年新颁布的《婚姻法》中已把“禁止家庭暴力”作为重要条文载入其中,这意味着“家庭暴力”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作为一个明确的法律概念,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一、家庭暴力的概念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27日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首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我国婚姻家庭法律规范中"家庭暴力"的概念予以明确.按照该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家庭的健康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然而家庭暴力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本文从历史、社会、法律以及教育的方面都与我国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解决家庭暴力的对策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刘辉 《乡镇企业科技》2009,(28):153-154
家庭暴力作为一个常见的、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和威胁,而且还会破坏家庭的稳定和安宁,与我们的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显的及不协调背道而驰。2000年新颁布的《婚姻法》中已把“禁止家庭暴力”作为重要条文载入其中,这意味着“家庭暴力”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作为一个明确的法律概念,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孟俊秋 《活力》2014,(9):30-30
从法律角度讲,家庭暴力是由行为人以不法行为直接针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所实施的一种暴力行为。并且,这种暴力行为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后果。但是,当前除以施暴形式表现出来的家庭暴力行为外,还有一种被称之为“冷暴力”的家庭暴力形式逐渐显现,需要我们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的缺失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斌 《价值工程》2010,29(28):227-228
家庭暴力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较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近年来,中国反家庭暴力立法工作正逐步深入和加强,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出现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与完善。本文分析了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现状及不足,进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完善反家庭暴力立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肖丹桂 《企业导报》2012,(18):254-255
随着社会对妇女婚姻家庭权益保障关注度的提升,家庭暴力问题开始进入公众视野。而在中国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家庭暴力却与之极不协调。因此,正确认识和了解家庭暴力,在现行立法精神的指导下,研究如何应对目前家庭暴力不断发生的紧迫形势,对于推动专门的反家庭暴力立法,预防家庭暴力,保障受害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家庭,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7,(4):221-223
妇女权益是妇女作为人所有的和应当享有的权利。为了使妇女权益更加具体、规范,16年3月国家颁布和实施了我国第一部反家庭暴力法。这部法律对保护妇女权益做了更加细致的规定,但妇女权益的保护应与国家发展同步,以营造有利于妇女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本文在比较了英美国家、香港、台湾地区反家庭暴力法中对妇女权益的保护,分析了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不足,为进一步全面保护妇女权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是对家庭成员进行伤害、折磨、摧残和压迫等人身方面的强暴行为,其手段有殴打、捆邦、凌辱人格、残害身体、限制人身自由及性虐待等,受害对象绝大多数为妇女.本文试就家庭暴力涵义、特征、类型、成因、危害、建议及对策等方面谈一些拙见.以期人们从社会、心理、法律各层面对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给予更全面、更具体、更适当的协助,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是对家庭成员进行伤害、折磨、摧残和压迫等人身方面的强暴行为,其手段有殴打、捆邦、凌辱人格、残害身体、限制人身自由及性虐待等,受害对象绝大多数为妇女。本文试就家庭暴力涵义、特征、类型、成因、危害、建议及对策等方面谈一些拙见,以期人们从社会、心理、法律各层面对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给予更全面、更具体、更适当的协助,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关家庭暴力立法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有的地方推出当地遏制家庭暴力的法规。而出台全国性的、可操作性法规,则一直面临不少的障碍.难有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关家庭暴力立法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有的地方推出当地遏制家庭暴力的法规.而出台全国性的、可操作性法规.则一直面临不少的障碍.难有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家庭暴力一直是制约家庭和谐的毒瘤,是受害者(主要是妇女)心中最深切最隐秘的伤痛。本文先从四大理论分析了家庭暴力存在并持续发展的原因,并得出性别不平等才是家庭暴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接着从社会性别的理论视角分析家庭暴力为何进入恶性循环的轨道并根深蒂固,最后得出只有消除性别不平等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19.
邓红 《活力》2011,(5):101-101,103
社会文化中存在着崇尚强权文化,对家庭暴力的纵容文化、对家庭暴力的宽容或者漠视文化,这些文化的不良作用,是家庭暴力得以发生和继续发生的根源.本文通过对这些文化的研究,探讨控制家庭暴力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社会文化中存在着崇尚强权文化,对家庭暴力的纵容文化、对家庭暴力的宽容或者漠视文化,这些文化的不良作用,是家庭暴力得以发生和继续发生的根源.本文通过对这些文化的研究,探讨控制家庭暴力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