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出路在哪里呢?大家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我认为,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加强国家政策调控是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在税收、信贷、利益流成等问题上,要支持和保护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努力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创造公平的竞争条件。但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内因,即  相似文献   

2.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整个经济占主导地位,国大中型企业的兴衰对我国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有着极大的影响。然而,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还存在不少困难。为充分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积极作用,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有必要制定有利于国有企业发展的新策略、新政策、新办法。一、让“血法”健康循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也是企业生命运动的推动力,实现其资金快速流动和增值是企业家营运的基本功。企业经营者是否具有资本营运知识和本领是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企业流动资金不…  相似文献   

3.
自从提出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任务以来,已经过去了十多个春秋,综观目前大中型企业的整体状况,尽管有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搞得不错,但不能说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任务已经完成;还有些同志目睹当前多数大中型企业的困难状况,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回天无术,这也是没有根据的。当前的关键问题是,要坚定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信心。 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搞好大中型企业的条件日趋成熟。这是我们坚定信心的主要理由。前几年,我们虽然提出了搞活搞好大中型企业的任务,但时机与条件并不具备。经过十多年的逐步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已经相当充分。特别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我  相似文献   

4.
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有两个前提必须明确:第一,把国有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的目的是为了搞活大多数的企业,而不是让众多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死掉。可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情况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出现了普遍的亏损。如果现在一下子把这些企业都推向市场,那么就意味着至少有一半的国有企业会因亏损在市场竞争中破产,给经济发展造  相似文献   

5.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主动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但是,长期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和应有的市场竞争能力,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增强活力,走向市场,适应市场经济新体制?我们认为,实行股份制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几大难题张永祥目前,要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尽快扭转被动局面,应迫切解决以下几大难题:一、政府干预与全生独立经营问题我国目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政府干预色彩仍然较重,主要表现在各种行政命令在企业中的.渗透,如企业主要负责人...  相似文献   

7.
建立新型的产权制度,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是落实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重要举措,是使企业走向市场成为市场主体的重要步骤。新型产权制度的建立,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了经济发展。同时,也给银行的信贷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这就要求银行必须进行配套改革,提出相应对策。 一、建立新型产权制度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经济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 抚顺市是以生产煤、油、电、钢、铝为主要产品的能源、原材料基础工业城市,有国有大中型企业66户,占全市资产的80%以上。3年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中,有18户国有大中型企业率先进行了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先后建立了新型的产权制度,占总户数的28%,资产占大中型企业33.1%,其中银行贷款占25%以上。  相似文献   

8.
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其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是改变其困惑,重振其雄风的有效途径。从当前股份制试点情况看,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股份制改组扩大了经营自主权,缓解了资金短缺,为其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这些企业在机制转换方面却十分缓慢,尤其是内地国有大中型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尽管经股份制改造,却难以走出低效的漩涡,“换牌子不换机制”,已成为我国股份制改革的主要困惑。下文针对这一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省委、省政府在前不久召开的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会议上提出,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辽宁要搞好、搞活70%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前三年搞好50%,后三年达到70%。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我们继续做好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强化管理等工作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把它与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总体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见效快的新路子,促进我省工业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15年的历程,15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已逐步实现了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如何发挥现有存量资产的优势,经营和搞活资产,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自我改造和发展,是摆在企业厂长、经理面前一个崭新而紧迫的课题。探讨经营和搞活国有资产不仅可为企业的现实改造找到有效的途径,而且对企业深化改革进一步走向市场,也将产生带有方向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时下,我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攻关阶段”,这是改革以来最棘手的问题,重庆这座老工业城市,国有工业企业赢亏二分天下,企业亏损问题已超过了经济范畴,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探讨解决这十问题的办法时。笔者试图避开人们已说得较多的机制、自主权、管理、负担等问题,单刀直入谈产品,  相似文献   

12.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汤宝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使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企业的改革已成为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把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摆...  相似文献   

13.
程俊发 《辽宁经济》1997,(11):10-11
从80年代后期开始,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旧体制的影响和多年沉积的矛盾积重难返,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渐入困境,政企不分,资本金不足,技术改造乏力,经济效益低下,目前,约有一半企业出现亏损,从而严重制约了全省经济的发展。如何加快实施“三大战略”,特别是如何优化结构,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已成为实现辽宁经济腾飞的当务之急。今年7月朱鎔基副总理到辽宁视察期间,明确提出辽宁要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走出困境的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实现上述目标,对于辽宁来讲,任务非常艰巨。辽宁国有大中型企业比重大,占全国十分之一,经营普遍不景气,而且有一半处于亏损状态。  相似文献   

14.
搞活大中型企业,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目前,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都面临着重重困难和问题.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分析这些问题,解决和克服困难,使矛盾向好的方面转化,迅速走出困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齐市大中型企业调查,从对影响齐市大中型骨干企业搞活的制约因素及成因入手,就金融部门如何帮助国有大中型企业增强活力做以下探讨.一、影响大中型企业活力的因素分析目前,齐市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方面问题,也有微观方面的问题;从企业活力构成要素的角度来分析,主要包含了企业内…  相似文献   

15.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扎扎实实地深化企业改革,真正把国有大中型企业搞好,使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这既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政治问题。但是,由于诸多矛盾的困扰与制约,近几年,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着严峻形势:产销不畅,亏损增加,经济效益下滑。这已成为影响全省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分析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制定出切实可行又积极稳妥的对策,尽快扭转被动局面,这是摆在全省人民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造成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分析: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以来贡献大,补偿小,老化程度高,改造任务重;这种沉重的历史包袱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加上企业承担的社会功能太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资金紧张已成为当前影  相似文献   

16.
一、搞活国有企业的难点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和主导,是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但是,到目前为止,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却一直步履艰难,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都明显地低于非国有企业,其中有不少处于“活不好,死不了”的尴尬境地。这一状况在辽宁尤其突出,全省1261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搞得较好的不到1/5,亏损面达半数以上,甚至还有越来越扩大的趋势。我国的经济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已近十年,国有大中型企业何以变化不大?其难点和原因可以摆出许多,诸如政府向下放权难,经营机制转换难,设备技术改造难,资金短缺运转难,等等,但产权关系不清不能不说是影响搞活企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症结。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在搞活的具体方式上,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制、股份制等形式。为了改进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采取了“关、停、并、转”和破产、拍卖形式。1991年,中央专门召开了搞好企业的工作会议,制定了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20条措施;1992年,国务院在《企业法》的基础上,又制定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1993年,制定颁布了《公司法》、《质量法》等。所有这些,都为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旧  相似文献   

18.
泰山巍立风光无限———山东泰山国际电缆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稳步发展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李田祚/山东泰山国际电缆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编者按]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对我省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国有大中型企业不活的根本原因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支柱,包罗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几乎所有的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它的活力大小,直接关系到公有制经济的巩固与发展,从而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然而,时至今日,持续近十年的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依然“包而不灵”(“包”指承包制),“放而不  相似文献   

20.
实践证明,推行股份制确实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最佳途径;但是各地试点的实践同时也表明,股份制改造步履艰难,难度很大。今天,深化改革已势在必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增强企业活力,提高资本利润率,促进股份制改组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