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1年,在上海、北京、厦门办有三所会计师学院,朱镕基同志先后3次写过"不做假账"的题词。他用题词的方式对全国一千多万名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提出了要求。财务会计造假不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状况不实,而且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银行贷款沉淀,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行贿受贿、权钱交易、挪用贪污打开了方便之门,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危及会计工作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刘敏 《商业科技》2011,(17):143-144
2001年,在上海、北京、厦门办有三所会计师学院,朱镕基同志先后3次写过"不做假账"的题词。他用题词的方式对全国一千多万名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提出了要求。财务会计造假不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状况不实,而且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银行贷款沉淀,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行贿受贿、权钱交易、挪用贪污打开了方便之门,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危及会计工作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会计工作成败的关键,而当前会计工作秩序混乱,、虚假会计信息屡禁不止,财务会计造假普遍,严重危及会计工作的生命。朱总理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视察时,曾向全国会计人员发出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指示,可见“诚信真实”是今后会计管理的目标。然而从美国能源交易巨头安然公司的破产到中国闻名遐尔创造了股市福州的银广厦公司的曝光,  相似文献   

4.
会计造假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造假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一大顽疾。文章运用博弈理论与方法分析了会计主体的造假行为,提出从加大败露成本和执法力度两个方面治理会计造假行为。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核算和管理系统的迅速普及和广泛运用,计算机在给财务管理带来方便和效益同时,也存在着较难防范的造假弊端,我们面临着越来越繁重的防范计算机造假和打假任务。  相似文献   

6.
朱兴亚 《现代商业》2012,(34):239-241
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造假问题严重,对证券市场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尤其在IPO环节,更是屡屡出现不合格企业为骗取上市资格而进行信息造假的情况。本文对企业IPO过程中涉及到的不同利益部门进行梳理,并进行了博弈分析,以期在此基础上找寻解决会计信息造假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信息不对称下的打假困境及其改进途径———对打假不力的一种经济学分析赵伟陈佐(杭州大学教授310028)(杭州大学310028)在经济生活中,决策人之间的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因而导致经济均衡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影响经济效率。在此情况下,如何设计出一种激...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造假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美云 《商业研究》2003,(23):30-33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造假泛滥,虚假上市、虚假财务、虚假重组、虚假信息比比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此进行剖析,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寻租行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和监督不力。因此要根治这一弊病,必须建立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及完善公司内部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9.
10.
网络销售的隐蔽性、生产链条各企业联系的紧密性、鞋子商品的生命周期短以及款式研发的高风险性,使得鞋子行业出现了工厂、销售代理、乃至买家、物流各业集体制假、售假的现象,且治理困难.本文基于博弈论的分析,针对广州SJ等淘宝村的实地调研,从利益链的角度阐述了集体造假、售假的原因,并提出切断利益链条及规范村落居住环节管理...  相似文献   

11.
假冒伪劣农资行为的机理探求及打假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很大。在对假冒伪劣农资行为机理进行经济学意义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理论,建立农资品双价交易的博弈模型和政府打假的博弈模型,围绕模型中的变量分别从提高伪装成本、加强政府监管、增加打击和惩处力度等方面进行讨论。研究表明,要实现农资市场的短期净化,政府应该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行为的惩罚力度,同时增强对政府监管打假部门的激励。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信息失真是长期困扰会计工作的顽症 ,也是导致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企业内外微观决策失误的祸根。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条件、机制以及治理的有效方法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 ,并指出要提高会计数据的质量 ,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严格监督 ,并加大执法力度 ,对作假者进行严惩 ,同时又不能使监督和惩罚的成本过高。  相似文献   

13.
改善网购“柠檬”化的博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柠檬"问题是信息不对称的具体表现,Internet商务市场以其独特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在具备很多优势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弊端。通过从经济学角度,对网络市场交易中的"柠檬"做出说明,运用博弈论方法,对如何在电子商务中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给予一定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刘彬  陈圻 《商业研究》2005,(13):187-189
自2001年以来,商标侵权假冒案件数量及其在全部商标违法案件中所占的比例存在持续走高的现象,从博弈的角度分析其中三个要素,即打击侵权的成本、罚款数额和非法经营额。结果表明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罚款数额与非法经营额相关关系弱,罚款数额不足以对商标违法起到惩戒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耿 《商业研究》2006,(16):32-36
企业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发行股票时,对定价的选择与外部投资者的决策构成一个信息不完全的动态博弈。通过博弈的精炼贝叶斯均衡可以发现,均衡条件下的市场类型及效率关键取决于卖方以高价卖出“差”企业时所获取的“超额收益”与差企业的“包装成本”之间的相对大小;在某些情况下,还要受到发行企业质量分布函数的影响。改善效率的关键在于提高包装成本、降低信息不对称,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则应实行限价发行制度。  相似文献   

16.
供应链企业间存在着信用风险问题,上下游企业供应商和销售商之间在赊销方面进行着相互的利益博弈。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这种博弈是一种不完全信息博弈。通过对此博弈的分析可以深层次把握影响供应链信用风险的各种成因,降低不诚信销售商通过违约所带来的收益、提高供应商调查的概率和调查成功的概率,降低检查成本、加强供应链企业诚信教育等是治理供应链信用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信息不对称下的融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仁安  王凯 《商业研究》2006,(6):101-104
企业的发展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发展,而融资则是众多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银行贷款是我国企业融资首选,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这个过程难以顺利进行。分析在银行拥有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对合并均衡、分开均衡以及混合策略均衡的探讨,得出其均衡策略,并给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动态非对称演化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博弈理论关于参与人完全理性的假设,难以应用于现实工作中。而基于有限理性的演化博弈理论则克服了这些缺陷。从激励的角度建立信息不对称环境下供应商与零售商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采用复制动态机制对博弈模型进行详细分析,得出模型的三个局部平衡点不是演化稳定策略;而另外两个平衡点哪个是模型最终的演化稳定策略是由五个假设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19.
张群祥  李文川 《商业研究》2005,(18):193-195
博弈论(囚徒困境模型)论证了企业文化的重要功能,即坚定的共享价值观念(Shared Value)能够摆脱囚徒困境,解决囚徒两难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共享价值观能够减少员工不确定性预期,促进合作,降低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和信息传递成本,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效率。企业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的作用,并在实践中要有意识地倡导、培育这种有利于企业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虚假广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由于广告信息的不对称和出于自身利益的激励,必然导致虚假广告和相关利益集团的产生;在对虚假广告的治理中,与补贴相比,加大惩罚显然是一个更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