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世界贸易摩擦的加剧,碳关税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的热点话题,各国对其态度不一,争议巨大。欧美国家将其作为贸易保护的手段力争推行,而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贸易状况却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从另一角度看,碳关税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为了减少全球的碳排放量。本文以法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分析国内碳税与碳关税的成本与效益,从应然层面上提供碳关税合理理论分析以供参考。同时思考了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基于法经济学中利益最大化原则提出了应对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蔚 《价格月刊》2014,(5):70-73
在发展低碳经济不断受到各国推崇的背景下,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美国为保护本国政治经济利益,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而拟开征碳关税。作为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其碳关税政策无疑会对中国的经济贸易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中国应基于中美贸易平衡与合作,通过实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推动企业转型、扩大国内需求等措施来应对美国碳关税政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分析碳关税的本质,并评估了碳关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潜在影响。本文认为,碳关税已经沦为发达国家进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工具。最后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应对碳关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章黎 《中国市场》2014,(37):12-14
随着哥本哈根峰会的召开,世界各国的发展都出现了碳排放问题,因而碳关税得到了各国重视,同时也成为了各国进行贸易保护的有力武器。中国是主要的碳排放国家之一,其中出口产品的隐含碳占总排放量的32%34%,所以征收碳关税会使中国经济面临更大的冲击,尤其从欧盟开始对中国征收碳关税起,这种冲击效应就一直考验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所以,本文应用GTAP模型对碳关税与外向型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深刻了解碳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强度,同时寻找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旨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到来,碳关税呼之欲出。本文采用GTAP 8.0模拟分析了欧盟、美国、日本分别和同时征收碳关税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关税将改变世界贸易的利益格局,征税国受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受损;碳关税将使中国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额小幅增加,进口额下降;碳关税会对中国出口农产品的市场结构产生影响,中国农产品在碳关税征收国的市场份额下降,在非征税国家和地区增加。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商》2015,(21)
碳关税是一个新出现的名词,其含义是对于高能耗的产品的进口,国家征收二氧化碳排放关税。该概念是由前法国总统希拉克提出的,其目的是避免欧盟国家的商品受到不平等的竞争。从中国对美贸易的总体情况来看,美国碳关税的征收,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均将产生负面影响,造成相当大的冲击。因此,本篇论文讨论的便是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征收碳关税,以减少其对我们的负面影响。在本文中,我将对于碳关税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对比碳关税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影响,从而得出我对于征收碳关税的态度,从而提出一些改善的措施。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碳关税涉及的是全球范围,但本篇论文只针对碳关税对于中国的影响进行研究,不涉及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7.
碳关税是对进口到本国的外国高能耗产品征收的环境税.由于该措施将直接影响进口产品的价格,故须符合WTO的相关规定.本文从碳关税出台的背景出发,阐述其概念和性质,并结合WTO解决环境贸易争端的实践,分析碳关税与WTO环境规则的关系,说明其不符合WTO相关规定.本文还就我国应如何应对碳关税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今,伴随着气候问题的升温,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问题凸显出来.在气候问题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提出对未达到碳排放标准的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来保护环境.美国则通过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排放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法案.中国和美国作为碳经济大国,碳关税的征收对双方贸易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文章将在分析碳关税征收后中美双边贸易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博弈分析,揭示中美贸易问题的走向,进一步说明在这种贸易争端中,冲突只会造成两败俱伤.只有合作中美双方才能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世界上最先提出碳关税的国家,这项税收主要针对重度能耗进口商品征收的一种全新的绿色环保交易壁垒。从本质上看,碳关税是世界经济博弈的产物。美国之所以推行碳关税主要是为了谋取新时代全球经济的主导权。笔者主要分析美国推行碳关税对我国产品经济贸易活动的影响,同时立足国内外两个层面,提出一些应对碳关税的措施,使得碳关税成为促进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助力。  相似文献   

10.
碳关税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贸易保护措施历来就是附着在新概念和新措施之上不断更新和涌现的.当前,气候变化日益严峻,低碳经济受到重视,但如果贸易保护主义者以气候变化为幌子,借低碳经济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则全球经济将受到严重影响.本文从碳关税着手,思考碳关税对全球减排的有效性,分析碳关税在多边贸易规则下的地位,讨论碳关税名义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所谓碳关税,也称"碳边境调节税"(BTAs),即指欧美发达国家对进口的高耗能产品,将额外征收CO2排放关税。2009年6月,美国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规定从2020年开始,将对未达美国碳排放标准的进口排放密集型产品征收高额的碳关税。而现代化学农业、石油农业和机械农业发展,已成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中国农产品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机械化与自动化生产,更具有高碳特征,自然成碳关税的征收对象之一。在中美农产品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逆差地位,研究美国碳关税政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并进行预警分析显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欧盟碳关税的实行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在分析欧盟征收碳关税的原因及其合规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合理规避碳关税、正常发展中欧贸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碳关税问题是在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环境恶化和经济危机双重压力的背景下提出的,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某些产品的生产牺牲了共同环境,因此要向其征收补偿税款。本文将围绕碳关税问题展开分析,考察碳关税提出的背景、目的,分析其对我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并对我国应对碳关税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及与贸易保护相关的重商主义思想被越来越多提及。美国等发达国家拟制定包含"碳关税"条款的法案借环境保护之名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这尤其是对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实施贸易保护的体现。以重商主义的视角对"碳关税"征收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国际贸易法谈我国应当如何应对碳关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碳关税"这一热门话题在国内引起了很大震动,国际社会对此之讨论亦是沸沸扬扬,个别国家正在甚至已经通过有关"碳关税"的法案.部分人认为碳关税有助于解决全球日益恶化的气候问题,但也有人认为碳关税的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毫无疑问,碳关税对于全世界最大的产品出口国--中国是首当其冲的,因此,对如何应对碳关税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从国际贸易法角度出发,对我国应当如何应对碳关税的相关问题进行集中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李令昆 《致富时代》2011,(5):177-178
在全球气候危机大背景下,世界着力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各国拟实行的碳税政策,在引发贸易争论的同时,也给国内出口企业敲响了警钟。该文研究分析国内外环境,论述什么是“碳关税”,“碳关税”的产生及其影响机制,并深入分析“碳关税”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以期找出应对碳关税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从产品隐含碳含量的角度出发,通过贸易隐含碳模型,测度并划分了高、中、低隐含碳部门。运用GTAP模型模拟,分析在四种碳关税征收情境下,高、中、低隐含碳产品在出口额、出口价格、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与碳关税税率的关系。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隐含碳部门优化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贸易多边发展的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介绍了"碳关税"的概念;从成本竞争优势和环境责任的被动承担两个方面介绍了实施碳关税对我国贸易的总体影响;随后介绍了"碳关税"实施对我国纺织品行业的影响;最后从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纺织品行业应对"碳关税"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张昕宇 《商业时代》2012,(6):105-107
碳关税是建立在以竞争力损失和碳泄漏为核心的所谓平整竞技场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对这一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无疑将对碳关税规则的研究起到正本溯源的功效。本文通过对该理论的诠释与分析,认为该理论存在对敏感产品的界定不合理、竞争力损失有被滥用可能、特定产业的竞争力损失本身是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责任的体现等缺陷。碳关税的基础理论尚缺乏足够的信服力,单纯从经济学角度无法阐释现有碳关税规则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生产成本和碳排放强度上均存在差异的事实,发达国家若实施碳关税政策,发展中国家可选择是否实施贸易政策(包括出口补贴和出口征税)以及何时实施贸易政策,文章构建了发展中国家不实施贸易政策、与发达国家开征碳关税同时或之后实施贸易政策的多阶段博弈模型,运用逆向求解法求得各模型的均衡解,从发展中国家立场出发,得出了其政策选择的条件以及实施贸易政策的时机。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实施出口补贴政策或出口征税政策都有可能是最优的,这要视边际环境损害值大小、各国生产成本和碳排放强度差异决定,但实施该政策的最佳时机总是在发达国家开征碳关税以后;若边际环境损害值较小,发展中国家不实施任何贸易政策是次优的,否则与发达国家开征碳关税同时实施出口征税政策是次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