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政策选择一直是关注的焦点,选择不同的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会计政策会导致不同的会计后果和经济后果,因此,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选择存在原因的基础上,探究当前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选择多选用成本法计量的原因及完善会计政策选择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以采用成本模式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本文在对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选择,提出了上市公司在选择会计政策时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现状分析与选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斌 《现代商业》2011,(5):239-240
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计量模式选择对我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很难以抉择的问题,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以采用成本模式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本文先比较两种计量模式的特点,然后分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执行情况,总结实践经验,然后归纳上市公司选择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时的影响因素,提出一些正确选择计量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存在确凿证据表明其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企业一旦选择公允价值模式,应当对其所有投资性房地产均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所得税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目前备受关注的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会计政策选择,进行了重点分析,对其选择偏好(即青睐于按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从利弊两个方面较为深刻地剖析了其存在的原因,并对今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推广运用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邹琼 《财经界(学术)》2010,(12):119-120
本文通过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在后续计量、转换、处置及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结合实例,对投资性房地产两种计量模式的核算差异进行分析,以期各企业在核算投资性房地产时能够选择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7.
康莉霞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3):170-17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在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中,可以选择采用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两种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及特征、范围、会计处理等方面做了解析,对会计处理过程中注意从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两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2007年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会计政策执行情况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为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后续计号则分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两种,其中首选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只有在相应条件同时具备时才允许选用。会计政策选择历来是企业经营者的一个敏感话题,已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的执行情况究竟怎样,本文试做分析。  相似文献   

9.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最新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不同模式对企业利润产生的影响不同。本文从投资性主房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出发,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方式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两种后续计量模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王琴 《商业会计》2012,(12):101-103
公允价值一直是业界争论的焦点。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新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本身就是对其的一种肯定。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新会计准则颁布后一直备受冷落,大部分企业在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时仍采用成本模式,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遇到了尴尬。本文认为其原因在于企业对重要性、成本效益和谨慎性等方面的考虑,进而得出企业在面对会计计量属性时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上市公司较少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的情况,探究了影响上市公司公允价值模式选择的原因,并对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的完善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及指南的相关规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房地产转换和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三大方面的会计处理要求,结合实例分析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计量属性的会计处理差异。  相似文献   

13.
赵吉华 《商业会计》2007,(12):11-13
本文主要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及指南的相关规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房地产转换和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三大方面的会计处理要求,结合实例分析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计量属性的会计处理差异。  相似文献   

14.
何蕊 《商》2014,(24):126-126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投资性房地产按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此外在该准则中还明确规定了能够提供有效证明证实能持续可靠的取得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其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在实际业务中,企业通常会在有利于贯彻企业经营理念、有助于企业实现自身目标的前提下,来选择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尽量合理利用不同的后续计量模式带来的不同效应,来提升企业财务报告与各项财务指标的效用。因此,在选择计量模式时,要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环境等各项因素,然后客观谨慎地做出抉择,实现企业目标。  相似文献   

15.
郭甲男  李远鹏 《商》2014,(44):138-138
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是投资性房地产会计计量的两种模式。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了分析。首先,从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以及内容入手,对投资性房地产有具体的认识。其次,分析成本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具体运用。再次。分析公允价值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具体运用。第四,由于影响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选择的因素众多,本文只是选择了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不同的方面考虑,企业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16.
浅谈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对企业资产及利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清婷 《现代商业》2011,(24):233+232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3号—投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有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后续计量模式。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在简述两种计量模式会计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计量模式对企业资产计价及利润的影响,并提出问题和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会计准则要求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本文在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云南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对这两种计量模式的选择情况,针对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它与一般固定资产投资有很大的不同.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准许企业选择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不同模式对企业利润等方面产生不同影响.计量模式的不同也使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处理不同,继而引起了在合并报表中涉及投资性房地产的内部抵消处理不同.  相似文献   

19.
投资性房地产是以出租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为主要经营项目的行为,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在进行这些经济活动时,其核算及记账就显得至关重要。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分为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但不能同时进行。目前,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核算科目、选择计量模式的依据不明确,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同等问题。对此,应明确核算科目,将公允价值变动差异记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将公允模式下转换计量后的房产价值作为账面价值。以加快完善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20.
会计政策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的所得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的所得税处理(一)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会计政策是指企业编报财务报表时采用的特定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方法(《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2004)。例如,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资本化或者费用化)、对联营或合营企业的后续计量方法(权益法或者成本法)、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还是公允价值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