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鹤鸣兰河畔──记兰西县县长助理、财政局局长王鸣鹤本刊特约通讯员张敬之朋友,提起鹤,您一定会马上想到那些体态优雅,舞姿翩翩,鸣声嘹亮,展翅凌空的可爱生灵。然而,我们文中要介绍的并非它们,而是一个在呼兰河畔这块广袤肥沃的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一个真实的人─—...  相似文献   

2.
李洪伟 《活力》2009,(7):16-16
呼兰建城设治已有270余年的历史,是黑龙江省开发最早的五城之一。呼兰教育发达,史有“江省邹鲁”之誉。代表呼兰教育发展水平的呼兰一中,其前身为松江省立第一中学.始建于1914年10月1日。自创建以来,它伴随时代的足音,革故鼎新、励精图治。先后培养了三万余名毕业生。为呼兰的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刘世勋 《活力》2005,(7):12-13
呼兰位于松嫩平原南部,哈尔滨市北端,是黑龙江省最早开发的五城之一,距今已有271年的建城历史。2004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呼兰撤县设区,区划调整后,幅员面积2197平方公里,辖3乡10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0.9万。  相似文献   

4.
呼兰建城设治已有270余年的历史,是黑龙江省开发最早的五城之一.呼兰教育发达.史有"江省邹鲁"之誉.代表呼兰教育发展水平的呼兰一中,其前身为松江省立第一中学,始建于1914年10月1日.自创建以来,它伴随时代的足音,革故鼎新、励精图治,先后培养了三万余名毕业生,为呼兰的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李鸿彩  贾奎玉 《活力》2003,(10):23-24
为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省直离退休老干部经研会的要求,我们在省审计厅热情支持下,先后到肇东、双城、呼兰、阿城审计局进行了一点调查,并请教了省审计厅有关同志,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审计工作在实现“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战略部署中肩负着重要使命,特别感到强化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更有着突出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省直离退休老干部经研会的要求,我们在省审计厅的热情支持下,先后到肇东、双城、呼兰、阿城审计局作了调查,并请教了省审计厅有关同志,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审计工作在实现“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战略部署中肩负着重要使命,特别感到强化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有着突出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意芬 《活力》2005,(4):22-24
绿色,象征着青春,象征着生命,象征着大自然的活力。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是一片广袤丰饶的黑土地,近几年这片热土上的双城、呼兰、宾县等市县靠大面积种植无污染、无公害、无化学农药残留的有机谷子,取得了良好效益。但有谁想到,带领当地农民走上致富路的竟然是一个从未干过农活的城里女子,一个出身医学世家却弃医从农、弃政从农、立志打造一个绿色世界的人。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呼兰分局开展了“五个三”工程,即:做好三篇文章、完善三个体系、打好三个战役、实现三个突破、达到三个效果,构建了区域监管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市:女真语“阿勒锦”,是“声誉”的意思;满语“哈鲁滨”,是“鱼网”的意思。 呼兰区:呼兰地名是以地濒呼兰河而得名。“呼兰’是满语“忽刺温”的转音,为“烟筒”之意。  相似文献   

10.
北跃在呼兰     
孙绍文 《活力》2010,(20):12-13
年初以来.哈尔滨利民开发区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的部署,积极推进“北跃在呼兰”发展战略实施.加快“项目建设提速年”工作措施落实.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1.
呼兰,一座古老的县城,一个鲜亮的名字。它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不仅为它增光溢彩,更有萧红——一位中国现代女作家的诞生,而使这座古老的县城享誉全国,名扬海外……哈尔滨呼兰水泥厂就坐落在这座古老的县城之内。寒来暑往,春夏秋冬,从建厂到发展,如今,整整走过了20年的  相似文献   

12.
认识侯继荣是20年前的事了。那时他是新立乡新立村的民办教师。一天,乡里的中学要调他去中学当化学教师,新立村不放,乡里的领导和村领导商量宁可以两名公办教师换一个侯继荣,此事一时传为佳话。恢复高考后,侯继荣考入了呼兰师专,师专  相似文献   

13.
梁伟娥  张欲晓  孙立山 《活力》2010,(4):213-213
江北区域是指松花江哈尔滨城区的广大地区,包括松北区和呼兰区。建国以来,哈尔滨市政府多次对江北进行规划,但是一江之隔的江北和江南始终差距很大。2004年3月借着国家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东风.哈尔滨市政府的规划发生巨变.松花江北岸的松北、呼兰两区迅猛崛起。从此江北迎来了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王富 《活力》2014,(21):11-12
呼兰是黑龙江省开发最早的五城之一,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左翼女作家萧红的故乡,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借哈尔滨“北跃”发展之势,呼兰区把打造“文化呼兰”作为“全面城市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哈尔滨冰雪文化、音乐文化、欧陆风情文化相呼应,进一步挖掘历史宗教文化、整理黑土民俗文化、开发滨水旅游文化、发展书画会展文化,形成了以萧红文化为核心的特色地域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5.
石宝林 《活力》2007,(4):19-20
有人说,信访干部是泔水缸,苦辣酸甜都得装,费力不讨好,心瘁又神伤。然而,哈尔滨市呼兰区纪检委信访室主任朱翠范却把信访事业作为人生的一种追求,而且一干就是十七年。这十七年,她随着信件的内容和上访人的诉说时而拍案,时而为了少数干部的品行和不负责任而痛心;这十七年,数不清的信件与接访让他病魔缠身;这十七年,她以坚忍不拔的性格走遍了呼兰辖区的每一个村屯。据不完全统计,十七年来经朱翠范手中拆阅的信件3894件,接待上访群众4120人次,处理违纪人员91人。  相似文献   

16.
苏伟仁 《活力》2012,(6):20-20
在过去一年时间里,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房产住宅局的指导关怀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局会议精神,按照区委的整体奋斗目标和北跃在呼兰的战略部署.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不断开拓进取,加快房产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洪伟 《活力》2006,(3):27-28
哈尔滨金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努力拼搏,脱颖而出,一举成为哈尔滨地区种子经营规模大、新特品种全、信誉度高的优秀企业。 公司实力雄厚,注册资金518万元,现有办公大楼1200平方米,拥有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和充足的技术力量,在哈尔滨、呼兰、双城、宾县、阿城、巴彦、兰西、青岗等地设立了40多家分支机构和联营单位,开展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经营项目。  相似文献   

18.
《活力》2005,(3):35-36
呼兰区第七中学现有学生670人,13个教学班,有教师72人(其中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41人,二级教师25人,三级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区级骨干教师1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呼兰七中在教学管理中实施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校声誉逐年提高,中考升学率全区排前。  相似文献   

19.
凌云志     
刁云志是带岭林业试验局碧水林场场长兼书记。1979年8月,刁云志以品学兼优的学习成绩从呼兰专科学校毕业后,怀着一腔激情投身到浩  相似文献   

20.
李洪伟 《活力》2005,(10):17-17
2005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市支队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公安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呼兰交警大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各项政治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深人开展执法为民教育检查活动,继续创建“平安大道”,圆满地完成了上级党委和部门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有力地落实了“压事故、促畅通、保安全”的要求,为实现呼兰区“省内当龙头,全国进百强”的奋斗目标创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