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向钻穿越是一种先进的非开挖穿越施工方法,施工时完全在河流两岸陆地上进行,具有不破坏大堤、不扰动河床、不影响通航、对环境影响较小、施工周期较短、管道运营安全、综合造价较低等优点,文章从管线工程穿越位置水文成果复核分析、冲刷计算,对定向钻穿越工程的防洪评价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长输管道的河流穿跨越方案的确定受河流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层情况、穿越环境、河流防洪等因素的影响,文章结合安庆石化8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配套成品油管道合肥-六安支线工程淠河定向钻穿越工程实例,介绍了管道在卵石层地质条件下穿越的设计与施工,论述了穿越设计方案的优化选择、顶进钢套管穿越卵石层、定向钻穿越泥浆工艺等的技术创新与实践,为定向钻穿越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资料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针对小凌河(老虎沟—六家子段)防洪治理工程现有堤防局部不满足防洪标准,且部分堤防护脚冲刷严重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分别对优化坡比、加高、培厚、蜂格护坡等加固措施对堤防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进行分析计算,提出适合辽西北地区稳定可行的蜂格护坡加固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随堤防坡比增大而减小,随背坡宽度增加而增大,随堤防高度增大而减小;蜂格护坡对抗滑稳定性提升作用显著,水平分层设置优于贴坡设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辽宁东部某河道整治工程为研究实例,结合原位试验观测方式对河道堤防承载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原位观测试验方式在河道堤防承载能力评价分析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研究结果表明:原位测试可结合多个试验指标对河道堤防天然状况下的地质承载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弥补室内试验测试的不足;经试验评价研究河道堤防的渗透系数在5.1×10~3-8.5×10~3cm/s之间,土层的压缩系数均值可达到0.042MP~2,抗剪切内摩擦角均值达到52°,研究河道堤防的抗载负荷为450kPa,满足工程设计规范。研究成果可以为河道综合治理堤防设计地质承载能力分析提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我国的水平定向钻穿越工程中,一般都会使用钢管来完成定向钻穿越管道,但由于近年来聚乙烯材料技术的突飞猛进,聚乙烯管材在水平定向钻穿越工程中也逐渐地的得到广泛的运用,钢管与聚乙烯管拥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水平定向钻穿越工程中的应用也不相同,本文将针对钢管与聚乙烯管在水平定向钻穿越工程中的管道受力以及材料性能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M桥-三绿老年公寓河段治理是补齐北沙河防洪短板,完善本溪城区封闭防洪体系的关键.根据本溪市"生态立市"战略要求,结合治理河段防洪设施现状、工程地质及建设内容,按照10a一遇洪水设防,提出已建工程巩固提升、新建生态防洪堤相结合的治理方案.堤防型式比选和设计断面计算分析成果表明:采用绿滨垫护坡生态堤方案,在保障河道稳定防洪...  相似文献   

7.
甬沪宁管道的建设,是我国管道建设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广大管道建设者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先导,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了若干个中国和世界管道建设史上的新突破:在我国首次实现管道穿越长江,圆了我国历代管道人“手牵油龙下江南”的梦想;在宁波黄峙水道穿越中,实现我国首次管道定向钻穿越海峡;杭州湾海底管线施工中,在我国首次运用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底管线自埋技术,先后创造了海上拖管3562米、海底定向钻穿越1999米的世界同类施工最长纪录……  相似文献   

8.
关于堤防工程的级别及设计标准的说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及级别11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防洪标准是表示防护对象要求达到防御洪水的能力或水平。一般情况下,当发生不大于防洪标准的洪水时,通过防洪体系的正确运用,能够保证防护对象的防洪安全。具体表现为防洪控制点的最高水位不高于设计防洪水位,或河道流量不大于该河道的安全泄量。防洪标准与防护对象的重要性、洪水灾害的严重性及其影响直接有关,并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堤防工程是世界上广泛采用的一种重要的防洪工程。堤防工程是为保护防护对象的防洪安全而修建的,其自身并无特殊的防洪要求。无论河堤、湖堤…  相似文献   

9.
夏君 《化工管理》2023,(18):165-168
长输管道穿越高等级公路时,主要采用非开挖法穿越,常用的非开挖法为顶管法和定向钻法。砂卵石地层由于其自稳定性差,一直是地下工程中公认的复杂地层,在非开挖地下管道施工中采用顶管或定向钻法穿越该类地层难度较大。若采用夯管法穿越则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且能有效缩短施工工期和节省工程投资。目前夯管法主要用于污水、电力、市政等工程中,较少用于长输管道施工中。文章针对天府新区集输气管道工程采用夯管法穿越砂卵石地层的成功实施,进行了分析总结,以加大夯管法在长输管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大型江河的定向钻穿越工程中,如何加强对穿越管道防腐层的有效保护是穿越管道施工和后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以环氧玻璃钢外防护层技术在长江定向钻穿越中的成功应用为例,介绍了该技术的性能特性及施工工艺、检验方法,为后续大型江河定向钻穿越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榕江穿越工程中的水平定向钻施工,介绍定向钻穿越技术,明确该技术的优势,阐述水平定向钻技术的应用,最后提出质量控制的几点建议,制定完善的定向钻质控方案,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河中游乌斯满枢纽至阿其克枢纽段,抗冲刷力弱,文章在分析该段河道现状及防洪工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河道堤防的五种护坡形式进行了探讨,提出采用无纺布土工袋、雷诺护垫护坡方案和雷诺护垫+无纺布土工袋护坡三种形式进行堤防护坡建设。方案经济合理,安全高效,便于实施。  相似文献   

13.
辽河油田坨曙线输油管道定向钻穿越湿地保护区入海河流双台河,在定向钻穿越段中心点河床正下方发现高风险腐蚀缺陷,一旦发生管道泄漏无有效开挖修复手段,将会引发原油大量泄漏,造成严重的河流污染事件,对保护区生态、水文环境、植被、野生动物(候鸟等)和海洋生态环境均产生难以挽回的后果。本文对该处腐蚀缺陷风险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Geo-Studio,对河道水位降落过程中堤防稳定性进行动态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堤防边坡稳定安全系数随水位降落速度的增大而变小;安全高效的河道水位降落过程需分为4个阶段,即骤降阶段、孔压消散阶段、缓降阶段和尾水排除阶段。研究成果对同类工程起到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潜江-韶关输气管道工程长江定向钻穿越工程,通过对扩孔工艺的制定以及施工过程分析,并针对扩孔工艺实施了相应的策略,提出了超长距离、硬岩层定向钻穿越推扩技术,以及井下钻具风险控制措施。科学的施工工艺、严谨的风险控制技术和合理的泥浆配制工艺,为超长距离硬岩层水平定向钻扩孔工艺以及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堤防工程是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有效提升河段防洪抗洪能力。文章以南京市江宁区堤防工程为例,以堤防填筑施工质量薄弱环节为切入点,提出材料设备、施工填筑、施工管理、试验检测和工程验收等主要质量控制技术要点。在保安全、重环保、控质量的前提下,精细化做优每一处堤防填筑细节,为工程质量和工期履约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为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研究成果可供河道堤防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河道堤防软土层抗拔受力计算局限,引入土体自重因子,对传统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并结合工程实际测量数据,对比分析改进前后计算方法的精度.结果表明:方法改进后,软土层的抗拔受力计算精度得到提高,相比于改进前,计算误差可降低约15%.研究成果对于河道堤防稳定性计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结合白云国际机场航煤输送管道工程穿越方案针对拟建工程涉及LX河、ZJ江、XF河道处情况,开展工程位置计算,依据有关标准、规定及规划文件,进行防洪综合评价,判断建设项目对河道及防洪设施的影响,提出避免不利影响的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城市河道生态护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过低,导致护坡整体稳定性差的问题,结合仿木桩加固堤岸,开展城市河道生态护坡工程设计研究。根据现场勘察结果,计算设计洪水水面线。确定城市河道堤基埋深,根据左右岸不同情况,分别完成堤防设计。基于仿木桩加固堤岸设计思路,设计桩身结构。最后将护岸与景观规划相结合,完成堤防生态护坡整体设计。通过实例应用证明,新的城市河道生态护坡工程应用后,护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显著提升,有效促进河道整体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20.
赵希岭 《水利技术监督》2011,19(2):34-35,54
本文通过对防洪评价报告编制、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难点和薄弱节次的分析,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方法,以提高评价报告质量,保证河道防洪安全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