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正庚烷为溶剂,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米糠油中谷维素的含量,研究了最佳溶解时间和最佳溶解温度对测定值的影响,通过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等指标对该法进行评价,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米糠油中谷维素含量测定最佳溶解时间60 min,最佳溶解温度60℃。谷维素的质量浓度在4~20μg/m 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未精制米糠油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23%;精炼米糠油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0.87%;HPLC法精密度略优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略低于紫外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波消解大米粉,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的镉含量,对影响测定结果的多个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主要应用紫外分光光谱法检测草原红太阳、秋霞、海底捞、齐齐4种品牌火锅底料中亚硝酸盐含量,同时检测各类食材在不同品牌火锅底料中煮沸1 h后火锅汤中亚硝酸盐有无明显变化,进而验证4种火锅底料中亚硝酸盐测得含量是否符合可食用标准。通过试验数据可知,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各个元素线性关系较好(R=0.999 1),加标回收率为81.56%~108.33%。其中草原红太阳中亚硝酸盐含量较少,秋霞、海底捞、齐齐中亚硝酸盐含量较多,均符合国家标准,紫外分光光度法应用简单、数据精准。  相似文献   

4.
陈银珊 《现代食品》2021,27(3):177-180
本文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2012)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 5009.33—2016),利用分光光度法对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进行测定,建立数学模型对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来源分量进行计算、分析,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结果可以表示为X=(11.2±0.70)mg·kg-1,k=2,为评价试验测量结果的真确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刺梨原汁酒总黄酮的测定方法。方法:用水提法提取刺梨原汁酒中总黄酮,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显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结果:检测波长为503 nm,得到硝酸铝-亚硝酸钠线性回归方程为y=12.574x+0.00941,R2=0.9997,线性范围为0~0.0869 mg·mL-1,平均回收率98.4%。结论:硝酸铝-亚硝酸钠显色法测定刺梨原汁酒的总黄酮,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适合于刺梨酒总黄酮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郭杰  陶蕾  王瑞雪  王吉鸿  任瑾  任辉 《现代食品》2022,28(2):112-114
本文从有效成分、生物学功能和产品3个方面介绍了黑果枸杞的价值.经过研究发现黑果枸杞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花青素、黄酮、氨基酸、维生素、黄酮和甜菜碱等.这些有效成分赋予黑果枸杞显著的抗氧化功能、降血脂作用、降血糖功效以及抗癌作用,使黑果枸杞在当今健康养生的背景下,有望成为新型功能性保健产品.  相似文献   

7.
陈洁 《现代食品》2021,(6):199-201
用分光光度法对鸡精调味料中呈味核苷酸二钠的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根据《鸡精调味料》测定鸡精调味料中呈味核苷酸二钠的含量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实施指南》《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建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并探讨其测定结果不确定度。鸡精调味料中呈味核苷酸二钠的含量为1.33 g/100 g,扩展不确定度为0.27 g/100 g,置信区间95%,k=2。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定容引入的不确定度,紫外分光光度计自身的不确定度影响次之,而样品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和试样重复测定产生的不确定度带来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8.
以乙醇为菠菜总黄酮提取液,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值,研究提取液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及温度等条件对菠菜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95%,料液比1:10,提取时间2.5h,提取温度40℃。在此最佳提取条件下,菠菜总黄酮的提取率为0.17%。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 5009.33—2016)运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不同类别的食品在相同条件下放置不同周期后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发现,食品在初始放置的3 h内,亚硝酸盐含量较低变化较小;炒小白菜(素菜)和炒青笋肉丝(荤菜)随放置时间延长,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呈上升...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主要对检测豆腐渣中植物雌激素含量的方法展开研究,然后通过实验研究的方式探讨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具体应用。选取染料木素作为研究的标准品,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豆腐渣中的植物雌激素含量进行检测。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分子对不同波段光辐射吸收存在着较大差异而建立的方法。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证明,该方法用于物质含量的测定有着较大的优势,不仅操作较为简便,而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因此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的检验之中。本研究将该方法应用到豆腐渣中植物雌激素的含量测量上,也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通过罗维朋比色法与分光光度法对颜色深浅不一的一级大豆油样进行色泽定量检测,对两种方法在测定一级大豆油进行对比,分析了罗维朋比色法在测定原料成熟度差、透明度差、油色发青和发乌的大豆油时无法定量检测的局限性。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在测定此类油脂色泽时更有优势,更适合油脂生产中的色泽监控。  相似文献   

12.
反应条件对面粉中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面粉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方法。方法:在不同的料液比、反应温度、底物浓度、反应时间等测定条件下,控制pH在6.0、反应测定波长为410 nm,以邻苯二酚为底物、使用磷酸盐缓冲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面粉中PPO活性,分析测定条件对面粉中PPO活性的影响。结果:反应料液比、底物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面粉中PPO活性的测定有着重要影响。料液比较低时测定结果较高,误差较大;料液比大于1.0/10时测定结果较稳定。底物浓度0.12 mol/L时限制反应进行,在0.13~0.2 mol/L测定结果没有显著差异。反应时间大于15 min会影响测定结果。PPO活性测定最佳温度为35℃。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适宜虎耳草种植的土壤类型和水分条件,测定了在3种不同土壤类型及不同干旱条件下虎耳草的产量,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虎耳草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可知,轻度干旱条件下,黑色腐殖土最有利于虎耳草的种植,如在山东种植,产量及药效均不及南方。  相似文献   

14.
<正>枸杞因其富含枸杞多糖、甜菜碱等多种营养物质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据统计,枸杞中的营养元素多达30种,经常食用枸杞,可以起到养肝护肝、明目、提高免疫力等功效。也正因如此,枸杞不仅是一种有益健康的食品,更是一味宝贵的药材。宁夏作为中国枸杞的原产地,拥有近600年的枸杞人工种植历史。如今,随着品种的更新换代和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宁夏枸杞已  相似文献   

15.
将饲料样品通过超声波提取后,利用孔雀绿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度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3种方法测定无机砷,探讨3种方法的影响因素,比较了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顾问》2010,(9):44-45
根据检测用试剂的不同,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器可以分为两大类:①速测卡目测法(纸片法)仪器;②酶抑制率测定法(分光光度法)仪器。常用的3种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仪器是速测卡目测法(纸片法)仪器,其余2种仪器属于酶抑制率测定法(分光光度法)仪器。  相似文献   

17.
晁盛  张涵璐 《现代食品》2022,28(1):213-216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 Visible,UV)测定水发食品腐竹中的甲醛进行比较,寻找一种较准确、简单的测定水发产品中甲醛的方法.结论:两种测定方法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别,液相色谱法和紫外法均...  相似文献   

18.
猪肉样品经酸化乙腈提取、多壁碳纳米管小柱净化,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猪肉中地美硝唑含量,并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各分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利用多壁碳纳米管小柱-液质联用法测定猪肉中地美硝唑,其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标准曲线的配制及曲线拟合。当猪肉中地美硝唑含量为4.87μ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36μg/kg(k=2)。  相似文献   

19.
于智远  张楠  田向阳  何春龙 《现代食品》2024,(1):191-194+204
目的:比较红、白、黑3种不同颜色藜麦的多糖含量,同时评价藜麦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红、白、黑藜麦的多糖,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并对红色、白色和黑色藜麦多糖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结果:3种颜色的藜麦多糖含量测定结果为白色藜麦多糖>黑色藜麦多糖>红色藜麦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为白色藜麦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结论:本文研究明确了不同颜色藜麦的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性之间的差异,为藜麦多糖活性成分的提取纯化、生产及市场转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油、菜籽油、大豆油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植物油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方法,其线性范围为2~30μg/mL,检测限为2μg/mL。该方法简单、快捷,可对食用植物油中共轭亚油酸的快速检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