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蔡炳生 《老区建设》2006,(12):16-17
铜鼓地处赣西北边缘,因交通、区位等诸多因素制约,经济相对滞后,存在发展边缘化问题。作为著名革命老区和典型山区县,铜鼓要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客观分析铜鼓县情与外部环境,立足山区实际,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山区经济发展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铜鼓县苏维埃政府铜鼓县地处赣西北的西部,东、北与修水相联,东、南与宜丰、万载相接,西靠湖南的浏阳、平江。1925年12月,中共铜鼓支部在县城秘密成立。之后,工农运动逐步开展起来了。1927年9月11日,铜鼓县人民支持的工农革命军第三  相似文献   

3.
涂婷婷 《老区建设》2013,(19):22-24
2013年初,宜春市委、市政府吹响了服务业发展三年大会战的号角,铜鼓县积极响应,制定了《铜鼓县实施服务业发展三年大会战工作方案》,提出了优先发展旅游产业的战略思想,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铜鼓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4.
毛竹是铜鼓县一大资源优势,它不但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989年,该县以毛竹资源为依托形成的工业产值达3260万元,占当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9.9%。所以,保护和开发好毛竹资源,是振兴铜鼓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铜鼓县扶贫“双包”工程启动铜鼓县最近启动以县直部门包村、机关干部包户为内容的"双包"工程。铜鼓县委、县政府要求每个县直部门和单位包好一个村,每个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和全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干部包好一户贫困户。部门包村的具体目标是到1997年...  相似文献   

6.
铜鼓产茶历史悠久,曾有“茶盖中华,价甲天下”的美誉。近年来,铜鼓县把茶叶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产经营体系,成为“全国茶叶生产重点县”和“全省茶叶十强县”。因此,铜鼓发展茶产业有较好基础,发展茶叶产业对打造山水生态园林城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林产化学工业是林业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产化学工业的发展对繁荣林区经济,实施海西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近年福建林业森工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发现林化工业产量增加,但产值下降,占全省林业工业产值的比重下降,工业增加值减少。必须改善管理水平,大力引进外资,增加R&D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深加工产品,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产业。  相似文献   

8.
新常态下我国林产工业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巨大压力。本文以南方集体林区林产工业传统大县——福建省尤溪县为典型案例,对新常态下尤溪县林产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新常态下尤溪县林产工业发展面临着增长速度大幅下滑、木质原材料资源紧张、产品结构尚待优化和产业创新能力弱等四大问题,最后,从政府引导、科技创新、深化产品加工和发展电子商务等方面提出新常态下尤溪县林产工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农村科技     
铜鼓一农民种香糯丰收铜鼓县古桥乡古桥村何垅村民组村民何晋业,引进“洞庭珍珠香糯”作早稻种植喜获丰收。种植面积1.07亩,收香糯谷子1151斤,平均亩产达1076斤。(刘俊兰 时宇洪)  相似文献   

10.
一、铜鼓县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目前,江西铜鼓共有茶叶加工企业8个,茶园总面积8149.1亩,其中:老茶园6453.1亩,新茶园1696亩,建立重点茶叶示范村5个(茶园面积达1092亩)。2007年全县生产各类茶叶10万公斤,平均亩产量15.5公斤,亩产值1240元,总产值800万元。  相似文献   

11.
招商引资是“华山一条路”,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山区要在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中取胜,必须出新招、使实招。结合铜鼓县的实际,笔者认为,必须掌握以下四个法宝:一、搭建发展平台。铜鼓是个山区县,山地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7%,山地多,成片的开阔地少。我们从铜鼓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创办具有山区特点的工业园区。利用原省属军工企业长林、长红两个机械厂搬迁后留下的将近1万平方米厂房及配套设施等存量资产,以两厂为依托,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建立了三都工业园区。不仅盘活了大量的闲置资产,而且大大节约了办厂的成本,缩短…  相似文献   

12.
宜春地区大部分老革命根据地贫困乡村,地处横亘于湘鄂赣边界的九岭山脉一带,这一区域素以山林资源之丰富而令人瞩目。近年来,笔者先后走访了该山脉一线的靖安、奉新、铜鼓、宜丰、万载诸县的一些老区乡、村、对该区域的经济情况作了较广泛的涉猎,现以铜鼓县幽居乡  相似文献   

13.
时水莲 《老区建设》2014,(15):34-36
正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化升级和城市经济实力提升,是实现铜鼓"稳中快进、难中取胜"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铜鼓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三年,铜鼓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全力开展"城市建设三年大会战"活动,是经济设的最终  相似文献   

14.
一、铜鼓县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目前,江西铜鼓共有茶叶加工企业8个,茶园总面积8149.1亩,其中:老茶园6453.1亩,新茶园1696亩,建立重点茶叶示范村5个(茶园面积达1092亩).2007年全县生产各类茶叶10万公斤,平均亩产量15.5公斤,亩产值1240元,总产值800万元.  相似文献   

15.
江西铜鼓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被誉为天然“氧吧”,笔者认为,应把握机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打响“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品牌,把生态旅游作为一大支柱产业来培育,努力把铜鼓建成赣西北生态旅游大县。一、开发生态旅游业的优势铜鼓具有极佳的生态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归结起来,有四大优势:自然环境相当封闭,有定江河和金沙江两条主流和41条支流纵横全境,构成了独立的水陆生态系统。铜鼓属亚热带温暖温润气候区,气候宜人,空气清新,铜鼓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森林覆盖率达86.3%名列全省前…  相似文献   

16.
铜鼓县地处赣西北边陲,是一个山多地少的山区贫困县,全县国土面积1548平方公里,总人口14万,是全省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列全省之首。据统计,铜鼓县原有地质灾害点及隐患点1097处,涉及全县所有的13个乡镇(场)5148人、今年入汛以来,特大洪灾造成800多户农房倒塌,新增地质灾害点2880处,  相似文献   

17.
<正>前言一种以毛竹为原料的新型计算机键盘——竹键盘,以绿色、低碳受到欢迎。在上海世博会国际竹藤组织馆,由铜鼓生产的竹键盘受到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地处赣西北边陲的山区小县铜鼓拥有资源优势:全县森林覆盖率为87.4%,毛竹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南方竹木之乡。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迫切要求的今天,铜鼓县创造性地将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巧妙"嫁接",凭借小小的一根竹子,不仅成功"撬开"国际大市场,改写了键盘生产以塑料为原料的历史,而且创造了一个欠发达地区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样本。  相似文献   

18.
李晓楚 《老区建设》2010,(23):17-19
铜鼓县地处赣西北边陲,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地,到2009年底,全县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097处,涉及1381户5148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入汛以来,铜鼓连续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引发新的地质灾害点及隐患点共2800处,涉及群众1387户5963人。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敦化市的木制品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规模大、效益好的产业集群。产品档次高、品种丰富、生产量大、出口创汇能力强。2012年全市出口轻工业产值实现260亿元.林产工业总产值完成78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30%。林产工业已占据敦化市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20.
林育龙 《老区建设》2012,(23):23-25
(一)天时——顺势而为、加快发展的基础优势.一是上级政策给力.从比照西部政策延伸县、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等政策,再加上全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生态补偿奖励和全省低碳城市试点县等政策,铜鼓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二是周边地区发力.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鄱阳湖生态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构筑的"铁三角",正形成整体推进的合力,铜鼓正处于中心位置,加快发展正当其时.三是地方发展得力.2011年,铜鼓县财政总收入实现4.1亿元,同比增长56.9%;其中地方收入达2.86亿元,同比增长65.8%,双双实现三年翻番,财政总收入增幅在全省列居第1位,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平稳快速增长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