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尔两条线     
海尔投资和海尔集团的走势,将会决定困扰海尔体系的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瑞敏陷痛     
2005年1月29日,经过3年多时间迂回曲折的运作,海尔集团利用海尔中建终于在海外成功借壳上市。目前国内家电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利润越来越薄,海尔集团在海外上市,不仅可以借此推动业务国际化,同时也可以将海尔中建作为其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一个融资平台。更重要的是,海尔集团可以借此改善海尔内部错综复杂、含混不清的产权关系。但令人吃惊的是,海尔的灵魂人物张瑞敏并没有进入海尔中建管理层。张瑞敏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痛?一时间疑团泛起,中国企业的标志性人物张瑞敏再一次出现在媒体的旋涡之中。  相似文献   

3.
朱艳 《中国品牌》2011,(2):74-74
海尔"人单合一双赢"商业模式的锐意创新,成为2010年海尔制胜的"法宝",并让海尔继续以领跑者的姿态阔步前行——据海尔集团最新披露的消息,2010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357亿元人民币,折合207亿美元,按人民币口径同比增长9%。其中海尔品牌出口和海外销售额55亿美元,占总营业额的26%。  相似文献   

4.
海尔地产将成为海尔整个产业链的最前端,这是在海尔的全产业框架下的战略选择。一位长期跟踪海尔集团的媒体人士如此评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海尔地产将起到拉动海尔集团发展的领头羊作用,它不是‘不务正业',反而是海尔实现主业转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海尔的营销渠道网络的建设,经历了一个由区域性网络到全国性网络,由全国性网络再到全球性网络的发展过程。发展初期,海尔集团依靠商场销售到店中店、再到建设自己的品牌专卖店,树立起海尔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海尔集团的多元化产品策略以及在营销上投入雄厚资金,使它在全国范围内的家电专卖店得以高效运营。在城市家电市场,海尔也建立了完善的自控销售网络。海尔根据自身的产品类别多、年销售量大、品牌知名度高等特点,适时进行了通路整合。  相似文献   

6.
在山东鲁能、海信等企业的房地产业务越做越大之时,一直徘徊在地产业边缘的青岛海尔也终于按捺不住了。8月底,经海尔集团证实,海尔正和全资子公司海尔房地产制定发展战略,酝酿初步投资200亿~300亿元,以中西部为突破口,大力拓展地产业务。海尔集团布局全国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  相似文献   

7.
陈荣 《国际广告》2011,(9):129-130
海尔确认,海尔集团将收购日本松下旗下的三洋电机洗衣机和冰箱业务,交易价格约合1.28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品牌新闻     
自3月8日起就一直停牌的海尔中建(1169.HK)4月6日复牌,并正式宣布海尔集团的注资计划。海尔集团将注入波轮洗衣机业务,海尔中建还将向海尔集团收购飞马通信公司35.5%的股权。两项交易共涉资15.04亿港元。海尔中建将改名为“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海尔中建披露,海尔集团的意图是让上市公司成为集团研发、制造及销售白色家电业务的上市旗舰,因此包括空调、冰箱、冷柜及滚筒洗衣机等业务也将分批注入。但香港市场对海尔注资  相似文献   

9.
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海尔背后站着张瑞敏: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张瑞敏的背后站着杨绵绵。在海尔这样一个全球知名中国企业中,杨绵绵一直隐藏在张瑞敏的身后.几乎不让人察觉到她的存在。作为张瑞敏的“黄金搭档”和助手.杨绵绵为海尔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21年来,海尔集团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国际化大企业,在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高速发展中,作为海尔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杨绵绵自身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春暖花开的四月,却是海尔集团借壳海尔中建在香港上市开花结果的时节。4月6日,海尔集团发布公告称,其将以反向收购方式,由海尔中建收购海尔集团的洗衣机业务和移动手机业务。为收购上述资产,海尔中建将向海尔集团定向增发合计14.53亿港元的新股和可转债,并支付5000万港元现金。收购完成后,海尔集团将成为海尔中建的控股股东,海尔中建将向港交所上市委员会申请,当作重新上市。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平台,海尔集团选择了一条适合自身的海外上市道路加快了自己国际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有些企业可以长盛不衰,而有些企业则只是昙花一现。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不在于业务安排、竞争战略,而在于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企业文化上。海尔集团是国内知名企业,海尔总裁张瑞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说:"海尔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海尔文化。海尔的什么都可以复制,惟有海尔文化是竞争对手所复制不了的。"企业文化建设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中国大陆市场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塔海尔集团(Tuthill Corp,以下简称塔海尔)总部决定将其东北亚地区总部从香港转移到上海。2003年9月,塔海尔上海代表处正式成立,代表塔海尔下属所有子公司,负责联络和服务中国和韩国市场,由我出任首席代表并兼任塔海尔中国和韩国区域总监。  相似文献   

13.
郭震宇 《商业科技》2014,(20):49-49
海尔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龙头,如何加大国际市场营销力度,特别是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是国际化营销战略的重点。如今,经过在美国十五年的经营,海尔产品已经为美国本土人民所接受。海尔的成功关键在于本土化战略,我国公司在走出国门时可以从海尔模式中学到可以模仿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倪洪章 《商务周刊》2008,(23):58-58
2008年,两件大事彰显了海尔集团打造白电旗舰的野心,一件是打算竞购美国GE白电业务,另一件是青岛海尔(600690.SH)收购海尔集团香港上市企业海尔电器(1169.HK)部分股权。但这并不是海尔变革的全部。技术创新、流程再造、农村市场的开拓等一系列革新措施都会作为基础的支撑因素,帮助海尔  相似文献   

15.
经理人 日记     
《财经界》1997,(9)
周云杰,31岁。现任海尔集团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1988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曾任海尔冰箱销售处副处长,冰箱二分厂厂长,冰箱事业部质量部长和冰箱事业发展部部长,是海尔集团一位年轻的高级管理人员。1997年5月1日星期四我们的海尔冰箱电影放映队又出发了。这是我们海尔冰箱去年开展的送电影下乡活动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我们海尔集团回报社会的又一举措。这一活动的策划可没少费心。目前,中国城市的冰箱家庭  相似文献   

16.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7,(1):I0013-I0014
今年7月份海尔推出了全球首款英特尔酷窖2电脑,划时代的技术成就了划时代的产品,也将海尔电脑推向了新的行业领导者的位置。不仅如此.海尔电脑也秉承海尔集团一贯所坚持的”水平营销“理念,在产品定位和市场营销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全面引领网络新时代电脑行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经理人 日记     
周云杰,31岁。现任海尔集团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1988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曾任海尔冰箱销售处副处长,冰箱二分厂厂长,冰箱事业部质量部长和冰箱事业发展部部长,是海尔集团一位年轻的高级管理人员。1997年5月1日星期四我们的海尔冰箱电影放映队又出发了。这是我们海尔冰箱去年开展的送电影下乡活动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我们海尔集团回报社会的又一举措。这一活动的策划可没少费心。目前,中国城市的冰箱家庭  相似文献   

18.
海尔闯世界     
琪琪 《广告大观》2004,(10):34-38
从国内老大到从零做起,海尔走上品牌国际化的艰难道路。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我们永远不是世界第一,永远有比我们强的。从遭遇冷落到受到关注,海尔产品如何打动海外消费者的心?海尔集团副总经理柴永松:满足用户需求,创新的这种精神。欢迎走进《品牌故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品牌》2014,(8):70-71
向互联网转型,海尔是中国家电业的旗手。但是,如何使改革方案"落地",并变为业绩,正考验着海尔和它的掌舵人张瑞敏的智慧与决心。海尔近年推动员工创业,成立自主经营体,已成立2000多个"小微企业"。今年5月,海尔进一步推进改革,上万名员工与小微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不再是海尔集团在册员工。6月14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沃顿商学院全球论坛发表演讲时说,"去年我们去掉1.6万人,海尔去年年初是8.6万人。  相似文献   

20.
《浙商》2009,(7):24-24
近日,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表示,海尔计划脱手大部分生产业务,以削减成本并加快为客户提供服务和对市场趋势作出反应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