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以2007—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水平显著正相关,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拥有更大的溢价规模;自由现金流能够强化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关联关系,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越充裕,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负债水平负向调节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关系,企业的负债水平越高,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正向影响越小。文章拓展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关系的研究边界,也为企业建设管理团队、完善并购决策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影响企业并购溢价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和心理学为研究视角,以2015—2019年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溢价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另外研究了产权性质对二者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越高的企业,其在并购中支付的并购溢价也越高;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之间的正向关系会因为民营企业这一产权性质得到显著的增强。  相似文献   

3.
以2010~2013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高校独董、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的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表现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发起的并购通常会给企业带来绩效的损失;企业聘请高校独董与并购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校独董对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导致的企业并购绩效毁损具有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理区位的临近性会影响高校独董的治理作用,当高校独董任职的高校与上市公司位于同一省时,高校独董能够显著改善因管理者过度自信给企业并购造成的不利影响,当上市公司全部聘请异地高校独董时,高校独董的治理效果有所弱化。  相似文献   

4.
管理者是公司并购的主要决策者.文章基于过度自信理论分析管理者自信对公司并购行为的影响,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并购行为研究中现存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同时提出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并购行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宋安悦 《当代会计》2021,(3):172-174
管理者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层,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实施投融资决策、进行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以及执行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主体,其在决策过程中的过度自信心理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跨行业并购交易作为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与企业跨行业并购对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影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行为经济学研究按主体不同,可以划分为投资者非理性和管理者非理性两个分支。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投资者情绪,已有研究主要用股权融资渠道观、理性迎合渠道观解释投资者情绪对企业实物投资的影响,用市场驱动并购理论解释投资者情绪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管理者非理性行为主要表现为管理者过度自信,已有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往往造成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且与并购决策正相关,与并购绩效负相关。未来研究应将投资者非理性和管理者非理性纳入同一框架,考虑不同人文环境下主体非理性行为差异。  相似文献   

7.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并购投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司并购的"成功悖论"引发人们对公司并购行为的重新审视.从行为经济学中的管理者非理性假设出发,实证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特征与公司并购投资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显示,出于自身利益的长远考虑以及公司并购普遍败绩的现实,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对并购投资表现出较为谨慎的态度.但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与管理者的自信程度高度相关,说明并购投资行为实际上同时受到自由现金流以及管理者自信程度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发生并购行为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3年的数据,研究财务独立董事对管理层私利、高管过度自信和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财务独立董事对企业并购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管理层私利与高管过度自信均会造成企业并购后绩效的下降;财务独立董事通过抑制管理层私利和高管过度自信可改善企业并购绩效,同时,财务独立董事的年龄、学术背景将会对其改善并购绩效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章细贞  张琳 《财会月刊》2012,(27):12-14
本文就大股东控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与债务期限结构显著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交互项与债务期限结构显著正相关,表明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中,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债务期限结构的正相关关系有所增强;在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性质和非国有性质的企业中,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以往关于企业风险的研究多集中于客观因素,往往忽略了企业的主体行为因素;而企业的管理者作为决策者,其行为因素对企业的风险水平有重要影响。文章以2010—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企业风险管理为研究路径,综合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影响,同时还考虑了政治关联这一市场替代机制的调节作用。实证检验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显著正相关;政治关联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非系统风险的关系存在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而对过度自信与企业系统风险的关系没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上市公司2011-2013年度财务报告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财务报告质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财务报告质量有效缓解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问题,促进投资效率;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没有显著影响;财务报告质量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具有替代效应,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公司里,财务报告质量对投资效率的积极作用被弱化.  相似文献   

12.
商誉减值是管理者投资低效的典型表现,2019年年初我国上市公司现象级商誉减值浪潮引发了资本市场对管理者溢价并购和商誉减值的持续关注。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以掌趣科技为例,从管理者行为视角出发,结合管理者理性与非理性行为,系统地研究掌趣科技商誉减值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发现:并购商誉受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羊群行为和代理行为的共同影响,商誉减值既包含经济因素,也包含盈余管理因素;商誉减值的经济后果表现为大股东的财富转移及公司的业绩“大清洗”。  相似文献   

13.
实证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财务困境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现有文献并未清晰地回答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财务困境形成的影响机理。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建立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价值之间相互影响、递进上升,最后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分析模型。文章提出了用OC系数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研究方法的一个贡献;建立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价值与企业财务困境之间的关系模型,能够比较清晰地解释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财务困境形成的影响机理,丰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财务困境的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在国内外得到了大量的研究。本文认为,管理者自信程度与企业价值之间不仅存在相互影响,还具有时滞性。本文以我国2007~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建立平衡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了管理者自信程度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动态相互影响。结果表明,滞后两期的管理者自信程度对当期企业价值有显著正向影响,滞后一期的企业价值对当期管理者自信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道德风险背景下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在资本市场完全竞争、信息对称、投资者理性假设下,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够提高管理者努力水平,但也可能造成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管理者自信程度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可能性存在非单调关系,与企业投资一现金流敏感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我国商誉规模不断扩大,选择A股非ST、非金融类上市企业在2016—2020年发生并购商誉的研究样本2491个,探究并购商誉对企业创新研发的关系和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商誉对企业创新研发存在抑制作用;考虑产权性质差异后发现,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并购商誉对于国有企业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管理者过度自信造成的高额并购商誉通过增加企业融资约束抑制企业创新。由此,企业在并购决策中需要充分考虑并购行为带来的竞争效应,以确保企业的创新研发。  相似文献   

17.
夏冬艳 《财会通讯》2021,(18):112-116
并购重组作为企业实现成长、扩大规模的重要途径,应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商誉减值,而高商誉减值在引发潜在市场风险、影响资本市场稳定方面具有明显作用,给上市公司及实体经济运营带来了较为严重的不可逆转代价.管理层过度自信作为影响并购商誉减值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在此基础上借助实际案例,对管理层过度自信如何在并购过程中影响企业商誉减值展开了深入探讨,并从企业角度和市场监管者角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层规范建议,期望能对规范管理层过度自信、降低并购商誉减值风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以2013—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关系契约理论,揭示了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越清晰,企业长期并购绩效越好;影响因素方面,环境不确定性越大、股权集中度越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长期并购绩效的提升作用越明显;作用机理方面,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能够约束管理者的自利行为和抑制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从而有助于提升企业长期并购绩效。  相似文献   

19.
邹彩芬 《财会月刊》2012,(36):21-24
相对于自然成长与通过创新寻求发展,并购能够使企业获得更为快速的增长。但是并购过程中,并购企业为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通常会支付很高的溢价,那么哪些因素影响并购溢价呢?本文从目标企业的角度,首先研究了并购宣告前后目标企业总的成长机会、平均业绩与资产状况对并购溢价的影响;然后以各目标公司的月平均市盈率与标准普尔市盈率为自变量,各目标公司月平均溢价为因变量,采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研究发现,标准普尔市盈率对单个目标公司的并购溢价存在显著影响,各目标公司的月平均市盈率对月平均溢价存在显著性负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选取2007年~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盈余激进度与盈余平滑度两个指标反映上市公司的盈余透明度,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盈余透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于上市公司盈余透明度具有显著负面影响,具体而言,管理者越倾向于过度自信,上市公司的盈余激进度与盈余平滑度越高,因而盈余透明度越低。研究还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的盈余平滑动机要大于单纯高报盈余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