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研究珠三角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根据溢出的途径将溢出效应分为投资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溢出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贸易溢出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各市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以及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差别明显,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存在与否与城市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珠三角沿海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明显强于内陆腹地城市。最后为珠三角进一步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及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选取2006-2016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数据,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并结合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增长具有动态、积极的正向连续性特征。在直接效应方面,本地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呈显著正向影响,而周边地区技术创新呈显著负向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呈显著负向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呈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融合缓解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抑制程度,提升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的促进效果。在间接效应方面,产业结构转型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中间传导环节,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均为正向中介效应。本地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周边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小于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两个维度,分析财政透明度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本地区财政透明度的提升有助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而周边邻近地区财政透明度的提高对本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具有较为强烈的阻碍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明显的空间滞后和路径依赖;财政透明度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三大区域财政透明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为负,西部地区溢出效应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低;与高透明度和高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城市相比,低透明度和低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城市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较大。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披露制度,提升投资营商环境,同时,地方政府之间还应加强互动与合作,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促进地区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空间溢出视角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呈现“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的特点;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显著地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但抑制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且两者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因地理区位和空间集聚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转型进程中,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即是其寻找并利用社会网络中资源的过程。由于外资行为的空间溢出效应,实际利用外资会对近邻省份的经济增长带来影响,而且外资的社会资本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外资融入本地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以及技术进步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增加东道国的资本存量、提高投资质量以及缓解东道国的就业压力,而且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使东道国的技术水平、组织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近年来,辽宁省不断加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力度,提高了辽宁省的技术水平,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通过引用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的技术外溢效应模型建立计量分析模型,来探讨辽宁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中国造纸工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从资金补给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产业升级效应和贸易扩张效应四个方面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造纸工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然后,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外商直接投资对该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最后,就造纸工业如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一步提升出口竞争力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第三大外商直接投资接受国。实践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经济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等方面。外国资本通过投资我国现代制造业产生了效益,提高了资本密集程度和劳动生产率,也是我国工业化的催化剂。本文通过建立用外商直接投资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的增长模型,定量测算了我国FDI的技术进步效应。  相似文献   

9.
选取2006-2016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数据,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并结合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增长具有动态、积极的正向连续性特征。在直接效应方面,本地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呈显著正向影响,而周边地区技术创新呈显著负向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呈显著负向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呈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融合缓解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抑制程度,提升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的促进效果。在间接效应方面,产业结构转型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中间传导环节,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均为正向中介效应。本地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周边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小于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0.
金融发展,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三种渠道,提升出口复杂度,但其影响存在门限特征。当跨越金融门槛后,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提升出口复杂度,且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对出口复杂度的提升效应,要大于金融发展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对出口复杂度的提升效应。因为中国金融发展的教育融资功能尚未发挥作用,所以,金融发展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出口复杂的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