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整合审计角度切入,研究财务报表审计和内控审计由不同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时企业税收激进性是否降低;接着,以我国内部控制和外部财务报表审计制度规范化为契机,探讨两者是否分别发挥出降低税收激进性这种代理行为的作用以及探讨两者在影响税收激进性方面有何种交互作用。以2011—2015年沪深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发现:非整合审计反而让税收激进性上升;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质量或外部财务报表审计都能独立抑制企业税收激进行为;内部控制质量与外部财务报表审计在抑制企业税收激进性方面存在着相互替代关系。研究结论拓展了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对税收激进行为的影响,对有效利用内外部资源管理企业避税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选取2008—2016年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企业税收激进的关系及外部制度环境对两者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大规模事务所(国内“十大”所)与企业税收激进程度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国内大型事务所的审计对企业税收激进行为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按制度环境指数(法治水平、政府干预程度)检验的结果表明,法治水平高、政府干预低能够强化事务所规模对企业税收激进的抑制作用,反映了当下我国的法治水平提升和政府干预减弱都能强化独立审计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3.
税收激进行为可视为一种公司代理问题,代理人特征无疑会影响税收行为表现。以我国2007—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CEO权力作为代理人特征的切入点,探讨其对公司税收激进度的影响,以及作为外部监督机制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公司税收激进度的约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CEO权力越大,公司税收激进度越高;进一步地,纳入审计监督机制后,所聘事务所的审计行业专长对该关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上述研究结论可为税收政策制定及监督机制完善提供有益参考和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4.
审计意见购买问题是经理管理领域中的重要问题,各国政府对此都尤为关注.企业为了获得完美的审计意见可能进行审计意见购买,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破坏了外部独立审计制度,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本文对经典文献进行整理,提出需要从监管机构,企业管理层和审计师自身对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5.
采用2010~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不同产权性质下企业内部审计与税收激进之间的关系及其经济后果的异质性。研究表明,内部审计尤其是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可以显著提高税收激进程度,且这种效应具有分位数异质性。对于税收激进程度低的企业,内部审计的正向作用呈递减趋势;对于税收激进程度适中的企业,内部审计对税收激进具有正向作用,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对于税收激进程度高的企业,内部审计的正向作用呈递增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的内部审计可以负向调节税收激进和企业价值的关系,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王鑫 《财会通讯》2021,(22):64-68
文章选取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税收激进度和盈余管理策略对企业费用粘性的作用与影响,并进步探究税收激进度对盈余管理策略和费用粘性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应计盈余管理会显著抑制企业的费用粘性,而真实盈余管理则会加剧企业费用粘性;税收激进度越高的企业费用粘性程度就越高;税收激进度显著抑制应计盈余管理对费用粘性的治理效应,同时显著增强真实盈余管理对费用粘性的加剧作用.进一步发现引入高质量的外部审计能在税收激进度和盈余管理的负向影响中起到较好的治理作用,进而更利于费用粘性的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7.
基于媒体这一外部市场化监督机制,本文利用2009—2019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媒体监督能有效抑制审计延时,提升审计效率,且这一效应主要来自信息环境改善和公司治理提升机制.进一步地,本文从审计师特征和公司特征两个层面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在审计师越具行业专长、审计师未发生变更、非国企、盈余管理较少、战略激进程度越低的样本中,媒体监督提升审计效率的效用更明显.最后,本文有效排除了环境不确定性与会计事项复杂度假说对二者关系的影响.本文结论为国家加强媒体监督在资本市场中审计监管作用提供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郑石桥 《会计之友》2015,(1):122-127
国家审计都源于公共委托代理关系,然而,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国家审计主题呈现差异化。文章按公共委托代理关系、治理模式、机会主义类型到审计主题这个逻辑,分析国家审计主题差异的原因。应对机会主义的治理机制构造区分为内部-经常性治理模式和外部-非经常性治理模式两种类型,在内部-经常性治理模式下,委托人关注的重点是代理人的信息机会主义,信息成为这种治理模式下的主要审计主题;在外部-非经常性治理模式下,委托人关注的重点是代理人的行为机会主义,行为成为这种治理模式下的主要审计主题。中美两国政府审计的审计主题差异符合这个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
作为公司外部治理的重要力量之一,证券分析师会对审计监督产生一定的影响。以2001—2010年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审计意见和会计盈余稳健性作为衡量审计监督质量的替代指标,实证考察证券分析师关注与审计监督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关注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审计监督质量负相关,表明证券分析师关注与外部审计监督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公司治理的两大基石,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财务丑闻的不断爆发,如何发挥审计作用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进行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两者协作的有效途径,对于完善公司治理,实现公司目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永生 《电子财会》2006,(10):58-59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以下简称《准则》)指出:财务报表的错误可能由于舞弊或错误所致。舞弊与错误的区别在于,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错报是故意行为还是非故意行为。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错误是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非故意行为。  相似文献   

12.
耀友福 《财会月刊》2022,(22):116-124
新审计报告准则是我国审计报告制度的重要革新,其备受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本文以2017~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新审计报告税收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公司避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关键审计事项对公司避税行为具有明显改善效果。进一步地,当关键审计事项执行力度越大、关键审计应对事项中明确涉及与治理层沟通信息、利用技术(税务)专家工作对税收事项决策时,税收关键审计事项对公司避税行为发挥更强的治理效用。从公司信息环境来看,税收关键审计事项对公司避税行为的治理作用在信息透明度较低的公司中更显著;从公司所处税收征管环境来看,在税收征管强度较低地区的公司中,税收关键审计事项对公司避税行为的监管效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独立审计、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文英 《财会通讯》2009,(1):109-111
人们对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的认识在近些年来逐步得以深化,由原来关注外部独立审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扩展到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拟从公司治理对审计需求的角度探讨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在治理结构中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们对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的认识在近些年来逐步得以深化,由原来关注外部独立审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扩展到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拟从公司治理对审计需求的角度探讨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在治理结构中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外部审计是由外部审计师来进行公正、独立的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外部审计师要对财务报表行使必要的审计程序,以及以支持的审计证据来确定财务报表是否与可接受的审计准则相一致。如果外部审计师的意见阐明报表符合审计准则,则在报表中包含着对审计责任的信用问题。本文将从影响外部审计目标的因素、在国际经济环境下的外部审计以及国际审计准则的协调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紫光  李欢 《会计之友》2012,(29):104-109
审计师"经济警察"的外部治理作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文章以2001—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遵循"盈余管理——事务所选择——审计意见"的研究思路,实证检验独立审计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之一能否揭示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盈余管理越严重的公司,越倾向于选择小规模的事务所("小所");在相同的盈余管理程度时,选择"小所"的上市公司被出具"不干净"审计意见的概率较低。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没有高质量审计需求,倾向于聘请"小所";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小所"没有发挥"经济警察"的外部治理作用,未揭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审计质量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7.
中注协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中指出: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可以提高审计效率。文章以2012年财务报表审计费用发生变化并同时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268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对审计费用及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只有在审计市场竞争程度较高时,整合审计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才能导致财务报表审计费用的降低;没有发现整合审计导致内部控制审计费用降低的证据;2.整合审计的实施没有引起审计质量的降低。因此,研究结果表明:在审计市场竞争程度较高时,整合审计的实施提高了财务报表审计的效率;在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公司实施整合审计,会引起财务报表审计费用更大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陈彬  谭嘉慧 《会计之友》2021,(22):120-128
高管团队内部治理能有效监督约束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提高财务报告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减少审计投入成本,然而在不同的内外部治理环境下,高管团队内部治理的有效性有所不同.文章利用2008—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在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下高管团队内部治理能否有效降低企业的审计费用.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内部治理能有效降低企业的审计费用,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高管团队内部治理与审计费用的负相关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在进一步的分组检验中,大规模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高管团队内部治理与审计费用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在小规模企业或国有企业中这种相关关系均不显著.由此可知关键下属成员能够有效牵制CEO的短视行为,而外部治理环境较好更可以保障高管团队内部治理的有效性,但是关键下属高管的监督作用只在大规模企业或非国有企业中有效.  相似文献   

19.
证券分析师作为外部监督者作用于公司外部治理,从而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产生一定影响。基于2010—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根据修正的Simunic模型实证分析证券分析师关注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并根据产权性质将样本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样本分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关注与审计费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证券分析师关注与审计费用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独立审计具有公司治理功能。文章分析了T公司连续15年的主要财务指标和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研究发现:T公司的财务状况持续恶化,独立审计并未充分发挥公司治理功能,而T公司内部治理缺陷、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证券市场监管不力以及法制环境的不完善是影响其独立审计治理功能的外部因素。该个案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我国证券市场独立审计的公司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