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经济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加剧环境污染;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目前不仅城乡收入差距显著,而且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的扩大,具体从城乡收入差距与地区收入差距两个视角来分析我国收入差距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会促进我国环境污染的加剧.  相似文献   

2.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中国是一个城乡分割、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因而收入分配差距状况较为复杂,其主要表现为居民整体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城乡间、地区间和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3.
金融抑制被认为是导致我国扭曲的金融发展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而东西部金融发展的市场化水平差异使得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也表现出非完全一致的关系.本文运用面板单位根和VAR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均表现为非同阶单整变量,从而并未支持二者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存在;但从短期来看,西部金融发展显著的构成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Granger原因,而这种因果关系在东部地区却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7年-2008年中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乡收入数据研究表明,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仍继续扩大,但部分省份城乡收入差距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部分省份城乡收入差距则继续扩大。通过对城乡收入差距比和人均国民收入排名分析发现人均国民收入较高的省份城乡收入差距较小,反之城乡收入差距较大。通过借鉴市场化指数的方法构建城乡收入公平性指数的分析表明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区域性特点,东部地区城乡收入公平性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分析表明投资、福利性财政支出、财政分权等因素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城市化及对外开放等因素则区域不同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5.
采用空间动态面板系统矩估计和Han-Philips矩估计,计量检验了相对价格扭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市场化转型背景下这一影响机制的变化.实证结果显示,相对价格扭曲是促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相对价格扭曲不仅会直接形成城乡收入差距,而且会通过加剧城乡投资失衡以及拉大工农生产率差距等方式恶化城乡收入分配.分区域估计结果显示,随着市场化转型和经济开放,相对价格扭曲及其带来的城乡收入分配扭曲会弱化.同时,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开放使得受教育程度差距日益成为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苏素  宋云河 《技术经济》2010,29(12):107-112
本文基于1997—2008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数据的研究表明,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沿东、中、西部递增。养老、医疗等转移支付收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表明,转移支付收入并未起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其对城乡收入的贡献沿东、中、西部递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分析结果表明,除西藏外,其他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借鉴市场化指数的方法,构建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地区公平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区域性特点。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财政偏向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市场化程度、财政分权、对外开放及金融发展等则因区域不同而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7.
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动态效应和路径依赖,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非常显著.城镇居民的收入流动性越强,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而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越强则能越有效缓解城乡收入差距,且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要远大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因此,我国应着力创造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公平获取收入的机会和环境,完善地方政府对农村地区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城乡收入分配机制,从而促进城乡收入分配更加均衡、合理.  相似文献   

8.
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最终将关注于真实收入的差异,本文依据对西部地区11个省市的2000个镇(村)2000户居民的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西部地区社会收入的差距比经济收入的差距大得多;社会收入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直接影响,使西部地区城乡收入比扩大10.4%。因此,建议重视缩小西部地区城乡社会收入差距的政策设计、增加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社会收入、推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收入统计。  相似文献   

9.
笔者利用1978年~2008年期间的数据,对我国对外贸易和进出口商品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对外贸易总额、进口和出口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都表现为倒U型,符合库兹涅兹假说。目前,对外贸易总额、进口、出口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都表现为正相关,处于拐点之前;综合考虑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小于进口商品结构优化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总效应表现为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我国应该继续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以期实现对外贸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沈海萌 《发展研究》2016,(9):97-100
本文利用1994-20,—4年间我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进出口贸易发展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进出口贸易量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并且对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对外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不同的方向性.具体表现为,对东部较发达地区,进出口贸易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对中部及西部较不发达地区,对外贸易则较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这两种不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就业质量偏向效应拉大了收入差距以及就业数量扩大效应缩小了收入差距.根据结论,我国政府应当意识到对外贸易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具有两面性,应当就此调整结构、趋利避害,实现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许佩娟  冉光和  卫来 《技术经济》2012,31(1):95-100
利用1978—2009年我国省级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方法、协整检验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其城乡收入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分析了两者间关系在三大地区的区域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对于东、西部地区而言,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与地区金融发展效率负相关,与地区金融发展规模正相关;中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其金融发展效率正相关,与其金融发展规模负相关,城乡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规模存在长期因果关系;在不同的区域条件下,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存在区域差异。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区域收入不均等的实证分析——基于泰尔指数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霞  武建 《技术经济》2011,30(8):79-82
运用泰尔指数分析了1999—2008年山西省区域收入不均等情况,对区域收入差距中的城乡收入差距及晋南、晋中、晋北三大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占区域收入不均等的80%以上,城市和农村内部的差距所占比例不足20%;三大地区间的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对山西省总的区域收入不均等的贡献约为60%,剩下的40%则归因于三大地区各自内部的收入差距。对山西省城乡收入差距、三大地区内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城乡生产函数差异的特征事实构建了城乡收入差距模型,利用我国各省1997—2009年数据研究城乡劳动力比、固定资产比、人力资本比、农业中间品投入、工业化和第三产业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乡要素生产率与城乡要素配置的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决定性作用;城乡劳动力比的增长明显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人力资本比、固定资本投入比、农业成本、以及相邻地区间的相关性都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村的物质资本投入,各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努力对邻近省份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调整我国收入分配关系的财政制度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财政制度的收入再分配职能效果不佳,原因在于两点,一是收入分配秩序的不规范,使累进性税收难以发挥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二是收入再分配过程中存在"逆向调节"问题,即低收入者所获转移性收入比高收入者所获转移性收入少,从而收入再分配扩大了收入差距。这两种情况的产生都与财政制度的某些缺陷有关,需要通过制度改革堵住漏洞,理顺机制,具体包括:建立规范透明的财政等方面的管理体制;建立城乡、地区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构建两类空间面板模型,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市场潜能对地区间整体及地区内城乡结构性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潜能对地区间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市场潜能较高的地区将获得更强的经济发展动力,从而该地区居民收入水平也就更高;收入水平呈现空间集聚特征,不同地区之间市场潜能对收入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且这一差距在较大程度上解释了中国不同地区之间尤其是东西部之间的收入差距;市场潜能与城乡结构性收入差距之间表现出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影响,其拐点在7.02处,对于尚未超过该拐点的地区而言提高市场潜能仍然是改善地区内城乡结构性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中国地区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收入差距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收入差距与中国自主创新呈倒"U"形关系,收入差距既可以通过扩大创新产品的需求规模促进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创新,又可以通过抑制消费结构升级最终阻碍国家或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收入差距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其影响显著为正,而在西部地区其影响为负但不显著;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乡收入比均处于倒"U"形曲线的上升阶段,对这些地区而言,适当的收入差距促进了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采用1998-2007年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物流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异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就中国整体而言,物流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城乡收入差异的缩小,物流业发展水平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每提高1%,城乡收入差异将缩小2.52%、3.37%;从三大地区来看,物流发展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城乡收入差异缩小具有较明显的影响,而对西部地区则具有扩大城乡收入差异的作用;物流发展对三大地区城乡收入的影响差异较大,影响力大小依次为中部、东部和西部地区。另外,经济增长和政府支出对中国和三大地区的影响都是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我国1987-200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以全国和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为出发点,将区域教育发展、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开放度和政府经济行为等多个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因素同时纳入到面板数据模型之中,实证研究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与其影响因素之间是否存在Kuznets"倒U"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在全国范围内,教育产出、城市化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现象;东部地区的经济开放度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现象;教育投入、政府经济行为、产业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不存在"倒U"现象。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和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人力资本投入差异进行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且近年来仍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而近十年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入差异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改观,利用2001-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无论在全国范围内还是在区域范围内,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没有随着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入差异的缩小而降低,主要是由教育资源失衡、学历层次不同、劳动力市场扭曲及歧视性择业等因素造成的。因此,在缩小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力资本投入差异的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增加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居民比重、统一劳动力市场、引导居民树立正确就业观等,消除其他因素的制约,才能达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