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蔬菜消费涉及千千万万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于是连接蔬菜供应者和蔬菜需求者的蔬菜流通体系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要分析了目前蔬菜流通体系的现状,概括了一般的流通方式和流通的特点。然后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于目前蔬菜流通市场上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蔬菜流通中的成本过高、参与主体素质偏低、损耗严重并且信息平台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蔬菜流通体系的建设。最后本文对电子商务模式下的蔬菜流通重构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期,我们深入商洛市区五个蔬菜生产基地、三个蔬菜批发市场、六个蔬菜零售店,就全市蔬菜生产、流通、消费和价格情况进行了调研。主要采取全面调查与分品种抽查、时点调查与连续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调查了2002-2011年露地西红柿、黄瓜、茄子、菜椒、大白菜、圆白菜、马铃薯、萝卜以及设施西红柿、黄瓜等10个品种的蔬菜生产、流通、消费、成本以及价格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2010年以来蔬菜价格大幅波动,对于群众基本生活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与西安市部分蔬菜市场蔬菜流通各环节进行实地调研,比较分析了蔬菜各流通环节的成本构成及利润分配情况,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绍飞 《商》2012,(23):171-172
本文分析了北京市蔬菜流通中价格形成特点;说明北京市近年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流通体系存在的垄断性和多环节,以及蔬菜零售环节和相关产业的缺陷;提出抑制蔬菜价格过快上涨的根本途径是拓宽批发环节的流通渠道,加快城市蔬菜零售网点建设,发展物流信息产业和扩大蔬菜直销。  相似文献   

5.
蔬菜流通事关种植农户、批发商、蔬菜加工企业、零售商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国内学者对此有广泛研究。文章主要针对蔬菜流通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进行了相关评述,以期为蔬菜流通模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深圳蔬菜流通现状的分析,指出了蔬菜流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型的蔬菜生产和流通模式,并且对深圳目前的流通体系提出了改善措施,提出了依托布吉等农批市场组建大型农产品物流公司和建设蔬菜流通交易和信息服务平台的方案,为深圳蔬菜流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深圳蔬菜流通现状的分析,指出了蔬菜流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型的蔬菜生产和流通模式,并且对深圳目前的流通体系提出了改善措施,提出了依托布吉等农批市场组建大型农产品物流公司和建设蔬菜流通交易和信息服务平台的方案,为深圳蔬菜流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国外蔬菜流通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分别包括北美、西欧、东亚等国外蔬菜流通模式进行归类总结,分析了国外蔬菜流通模式的特点以及共同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蔬菜产地变动与广域流通的展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消费需求的高质量化及流通渠道的不断变革,我国蔬菜生产表现出向主产地集中的趋势.蔬菜产地的集中又促进了蔬菜生产的专业化与规模化,推动蔬菜流通向广域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批发市场、零售业的发展以及高速公路的建设,使蔬菜的广域流通成为可能.蔬菜产地变动与广域流通之间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为我国蔬菜主产地的形成以及蔬菜的周年供应、消费的均衡化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同时必须注意蔬菜产地之间的协调,加强蔬菜结构调整,提高蔬菜产地组织化程度,改善蔬菜流通主体整体素质,避免过度竞争.  相似文献   

10.
用电子商务手段构建新型的蔬菜流通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是一个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城市,蔬菜供应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蔬菜流通体系,不仅能提高北京市场的蔬菜供应水平,降低蔬菜价格,提高流通效率,对我国其他城市的蔬菜供应也有借鉴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北京市目前的蔬菜供应状态,对比一些发达国家蔬菜供应的做法,结合现代信息化手段,提出了用电子商务手段构建新型蔬菜流通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消费在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地位愈加重要。据统计,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蔬菜115公斤,而人均消费的粮食每年只有81公斤,人均蔬菜消费量高于粮食消费量的40%。当前,我国蔬菜生产和供应的突出问题是,蔬菜消费的刚性需求与蔬菜生产和蔬菜流通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造成了蔬菜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对蔬菜生产力和供求均衡造成破  相似文献   

12.
孙前进 《中国市场》2011,(45):100-102
北京是农产品主销区,目前北京市民吃的蔬菜只有约17%来自本地,83%的蔬菜主要来自河北、山东、海南等地。本文主要对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与廊坊市进京蔬菜进入北京市场流通环境的形成背景进行了列举与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我国2001-201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贸易引力理论为框架,运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时空效应下的我国蔬菜区域流通的时空相关性与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蔬菜区域流通具有显著的时空相关性,存在较强的时间动态惯性和空间关联特征,表现在地区自身发展存在连续性;相邻地区存在互补效应;蔬菜输出地区蔬菜生产劳动力、土地、输入地区城镇总人口数以及农产品流通效率对蔬菜区域流通有正向影响,蔬菜输出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蔬菜生产价格指数对蔬菜流通有负向影响。其中,代表需求潜力的城镇人口数对蔬菜流通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徐茂华 《价格月刊》2016,(12):36-39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多次出现了大幅波动,尤其以生鲜蔬菜的价格波动最为激烈.这其中有来自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也有气候多变造成的影响.生鲜蔬菜流通体系从组织、技术、设施等多个角度进行创新,对于生鲜蔬菜的流通效率、流通效益将带来根本性改变,最大限度地保证生鲜蔬菜的稳定供应,进而使生鲜蔬菜的价格得到稳定.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我国2001-201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贸易引力理论为框架,运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时空效应下的我国蔬菜区域流通的时空相关性与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蔬菜区域流通具有显著的时空相关性,存在较强的时间动态惯性和空间关联特征,表现在地区自身发展存在连续性;相邻地区存在互补效应;蔬菜输出地区蔬菜生产劳动力、土地、输入地区城镇总人口数以及农产品流通效率对蔬菜区域流通有正向影响,蔬菜输出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蔬菜生产价格指数对蔬菜流通有负向影响。其中,代表需求潜力的城镇人口数对蔬菜流通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最后一公里蔬菜价格是多种因素所促成的,批发价格是基本因素,零售加价是直接因素。零售环节中的经营方式、经营业态以及定价方法、逐利目的、手段的都是蔬菜批零差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解决最后一公里蔬菜价格问题,应该从市场建设、流通模式创新、流通组织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即政府应建设公益性、高效、方便的蔬菜零售网络体系;推动蔬菜流通领域的公司化经营,促使蔬菜流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积极探索多种流通模式减少蔬菜流通环节,扶持蔬菜零售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市场流通设施,建立现代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17.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完善促进蔬菜生产和流通的政策,努力降低蔬菜生产经营成本,在稳定蔬菜价格、保护菜农利益的同时,保障城镇居民生活。  相似文献   

18.
蔬菜小农户分散的生产模式如何与大市场对接,是提高蔬菜流通效率、稳定蔬菜价格的关键环节之一。台湾地区的生鲜农产品流通最具特色的是农民团体承担着重要的运销功能,使生产阶段小型分散的农户在流通中形成规模。本文通过分析台湾地区的生鲜农产品流通中农民团体的作用以及政府的扶植和干预政策,以期为大陆地区生鲜农产品市场提高流通效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成都市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部署和推进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通过成立领导协调和工作机构,在摸清肉类蔬菜流通体系实际基础上,制定追溯体系技术和实施方案,并采取先行试点、总结经验、推广实施的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实现肉类、蔬菜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对构建和提升肉类蔬菜追溯体系、确保肉类蔬菜安全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构造大城市蔬菜流通体系目标框架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大城市蔬菜流通体系目标框架的基本思路张采庆谢洁萍蔬菜是居民日常消费必不可少的特殊重要商品。12亿人口之怏怏大国,年蔬菜需求量高达4800万公斤之规模。农村,自古靠自给和调剂解决;中小城市,人口少,毗邻农村,加之政府协调组织,蔬菜流通不是难题。而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