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税收协定中引入仲裁条款,尝试利用仲裁来解决税收协定争议.为完善对外税收协定争议解决机制与促进对外经济的发展,我国也应在税收协定中订立仲裁条款,经研究,这也是可行的.在仲裁条款的设计上,应着重考虑相互协商程序与仲裁程序的关系、仲裁的事项范围、仲裁的程序规则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相互协商程序是目前中外税收协定争议解决的唯一方法,但是这一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为了弥补传统相互协商程序的缺陷,国际税收仲裁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目前OECD税收协定范本中的仲裁条款、欧盟仲裁公约、国际商会的仲裁标准条款反映了国际税收仲裁的最新发展。我国在进一步引进外资的过程中有必要在税收协定中引入仲裁条款,以更好解决税收协定争议。为了维护国家税收主权,中外税收协定中的仲裁应该是一种“补充性”的争议解决方法.应该采用强制性仲裁的方式,应该赋予纳税人一定程度参与仲裁的权利,国际税收仲裁裁决只应在纳税人同意接受后才对缔约国主管当局有约束力。  相似文献   

3.
合伙企业本身享受协定待遇的主体资格,取决于合伙企业具备协定意义上的缔约国一方居民纳税人身份的三项要件。在合伙企业本身不具备适用协定待遇主体资格情况下,合伙人是否有资格就其通过合伙企业取得的所得份额享受其居住国对外签订的协定待遇,取决于其居住国税法上是否将合伙企业所得分配至各合伙人名下课税。为此,所得来源国一方在确定合伙人是否有权主张适用税收协定待遇问题上,应考虑合伙企业所得在合伙人居住国税法上的课税处理情况。为解决由于缔约国双方关于合伙企业课税制度差异引起的"识别冲突"所造成的国际双重征税和双重未征税问题,居住国一方应在尊重和考虑所得来源国一方根据国内税法规定适用税收协定的课税处理结果的基础上,决定应否履行协定规定的给予免税或税收抵免救济义务。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下,国际合作与贸易壁垒并存,国际税收争议日益增加。传统解决国际税收争议的相互协商程序逐渐暴露出不效率、纳税人参与程度低、并不能必然解决税收争议等缺陷。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国际税收争议的仲裁解决路径上。一方面,在旧有的国际投资仲裁中,涉税投资仲裁已经颇具规模;另一方面,在投资之外的领域,OECD、欧盟、国际商会等国际组织以及美国、德国等主要贸易国家也在力推税收仲裁机制。在仲裁机制逐步创新发展与税收争议解决需求日益增长的共同作用下,国际税收争议的仲裁解决路径逐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就我国而言,通过近年的经济增长,以及"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等政策推动,正逐渐从被投资国向投资国、从次要贸易国向国际主要贸易国转型。在此背景之下,仲裁是更能保护纳税人与我国"走出去"企业纠纷的解决方式,应在适当时机审慎推动国际税收仲裁在我国的适用,构筑与国际接轨的税收纠纷解决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前,解决国际税收争议的主要方法是相互协商程序和仲裁程序.在相互协商程序中,主管当局只有义务"设法"解决争议,没有义务必须解决争议,因而很多争议在相互协商程序中得不到解决.国际税收仲裁也存在很多缺陷,至今没有一起国际税收争议是通过仲裁解决的.因此,需要对现有国际税收争议解决程序进行革新,并建立国际税收争议解决机构.  相似文献   

6.
我国税收饶让抵免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饶让抵免作为税收抵免法的延伸和附加,其作用和意义不在于避免国际重复征税,而是确保饶让受予国鼓励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相对于饶让政策的积极作用而言,我国部分对外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中规定的税收饶让条款,负面影响是存在的,但通过我们制订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措施和原则,相信是可以减轻或消除这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国税收抵免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现在主要采用直接抵免法,不允许采用间接抵免方法。应在国内税法中制定相应条款,明确规定税收抵免的主体和对象,完善对外税收协定。现阶段我国对外投资主要是流向了避税港,应制定避税港有关税收制度,防止纳税人国际避税。对境外盈亏应不允许互抵,实行分国不分项弥补是较可取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集合投资工具(CIV)使投资者以较少的投资获得多样化的投资机会和专业化的管理。而跨境CIV所遇到的国际税收问题主要是CIV本身是否有资格享受税收协定的相关优惠条款。OECD范本注释对判断CIV是不是税收协定意义上的"人"、缔约国一方的"居民"和"受益所有人"做出了详细说明。介绍英国、德国及澳大利亚税收协定中对CIV的协定资格认定以及我国现行的税收协定中有关CIV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税收饶让产生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税收饶让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税收协定中的税收饶让协议对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具有重要作用;居住国同意税收饶让时,东道国会进一步降低其税率,从而进一步促进东道国FDI的流入。本文建议我国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已合并的新形势下,充分发挥税收饶让在吸引外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智慧》2005,(3):73-7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六务及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至五十六条的规定,以厦中国政府与有关国家政府间签订的税收协定的有关规定(以下简称税收协定),为规范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的税收管理程序,特制定本规则。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利用ICSID国际仲裁机制,从立法上,可将我国能作为ICSID当事人的机关规定为"中央人民政府及经其同意的其他政府机构";在ICSID仲裁的争议范围上,应将除有关我国法律有效性的争议和中国法律解释的争议和国有化合法性争议外,其他争议均可考虑同意ICSID仲裁解决;在协议仲裁要件上,我国除在有关的国际条约中约定ICSID仲裁条款外,还可在与外国私人投资者的投资协议中约定ICSID仲裁条款.  相似文献   

12.
政革开放初期,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从所得税到流转税,中国建立并实施了一套比较独立的涉外税制。1993年到1994年中国进行了系统性的税制政革,统一了流转税制和个人所得税制,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依旧实施独立的所得税法。2008年1月1日,遵循国际税收惯例,实施统一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结束了内外两套税制的历史。中国涉外税制,为中国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发展经济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信托制度成为不少企业避税的工具,但我国的信托税收缺乏专门法律规定,只能适用普通税法,这导致了包括重复征税,纳税主体不明确等系列问题。同时我国对于证券投资基金单独的税收优惠使得证券投资基金的税收与其他信托的税收处于非常不公平的境地。文章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我国信托税制的构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中国社会保障税税制的设计,以企业增值税代替现行的工资总额为税基,把“增值税”作为社会统筹部分的社会保障税税基;在提出中国社会保障税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基础上,进行社会保险税税制要素设计的若干构想;最后,分析以“增值税”为税基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个人所得税制改革与完善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日益增多,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税制中重要性也日益增强。但是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并不完善,存在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低、税收范围狭窄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进行税制改革,重新确定扣除标准,重新设计税率结构,尽早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  相似文献   

16.
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是税收专业化管理探索的先行者,税收分类专业化管理的国际启示为中国税收分类专业化管理探析提供了经验框架。作为后起步的转轨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国,由于相关理论、经验指导的缺位,或认知的不到位,中国税收分类专业化管理探索之路异常艰辛,与国际规范仍有较大距离。因此,当以国际经验为座标,探寻中国税收分类专业化管理演进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关于完善我国税务代理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务代理机构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其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配合征管改革、维护国家税收政策、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针对目前我国税务代理业存在的如税务代理机构不独立、机构运作状况不理想等问题,同时在借鉴日本税务代理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中国参与的第一个采用负面清单模式的国际经贸协定.与中国当前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不同,国际经贸协定中的负面清单需要明示各项不符措施与协议规定的哪些义务相违背.厘清不符措施所涉义务的分布特征及其背后的规律,对中国完善外资管理负面清单制度,以及后续在国际经贸协定中进一步推广负面清单模式具...  相似文献   

19.
规定自然人、法人、国家或其他公法法人是否具有订立国际商事仲裁协议资格的主体可仲裁性规则,从制定国角度来看皆属强行规则。这些规则在适用方面存在着冲突方法和直接援引实体规则方法的理论之争。在实践中,对自然人和法人的主体可仲裁性规则主要采用冲突方法予以适用,而对公法法人的主体可仲裁性规则却主要采用直接援引的方法适用。对我国而言,目前应当尽快以立法的方式明确公法法人的主体可仲裁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