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小王开完会就满脸不高兴,别人也问不出原因,回到家中他才向在某大学任管理学教授的父亲道出了原委。原来小王  相似文献   

2.
<正>越来越多的人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看手机上,如果看手机的同时顺便能赚点钱,是再好不过的了,于是,手机兼职应运而生。做手机推广员时,小王以为自己的这份兼职是靠谱的,是可以赚钱的,但后来他发现,自己错了。朋友圈中女孩发现"赚钱机会"10月下旬开始,家住乘风庄的小王,总看到一位朋友在微信朋友圈中"做任务"。刚开始,小王不以为然,但朋友连  相似文献   

3.
微话题     
《光彩》2014,(12):F0003-F0003
正小王从10楼人事部门调到9楼的行政部门去了。一天,小王同学电活找他:"小王在么?"接电话同事说:"小王已不在人事了。"小王同学:"啊!什么时候的事啊,我都没来得及送他呢?""没关系,你可以去下面找他。"儿子:"爸爸,给我讲个故事。"爸爸:"好吧。从前,有只青蛙……"儿子:"不,我要听历史故事。"爸爸:"好把,在宋  相似文献   

4.
<正> 我的一位朋友小王是本地一名极成功的摩托车经销商,他常常亲自开着所要销售的摩托车去访问可能购买的顾客。一天,我正巧碰到他,一阵寒喧后,他对我说:"小于,听说你打算买辆摩托车,你看我正准备将这辆车送到一位买主那里去,你要不要试试?"我便欣然试车。试过之后,小王谦虚地同,"你觉得这车怎么样呢?愿听听你的高见。"我便对他说:"这车稳定性很好,发动机噪音也很低。"小王称赞道"你真是行家!"于是我们边  相似文献   

5.
<正> 小王路过小吃夜市时,觉得有点饿,就停下车来点了盘香肠吃。他觉得口味有点淡,吩咐老板再调点酱油,不巧老板的酱油用完了,便端着香肠到相邻的凉茶摊上去调拌了一下。小王一边吃一边说:"这哪里是酱油,分明是醋嘛,这么酸!"老板快步跑来解释道:"我用的是他的酱油,谁知他怎么把醋和酱油混在一起用,都怪他,不怨我!…"你看我这里刚才还有几位顾客,都直夸我的香肠味道好,临走时还带了半斤呢?你仔细品尝,要是没那点醋味,我的香肠还是蛮好的嘛!"这个卖凉茶的老板,他就喜欢把酱油和醋混在一起用,把我的香肠都搞坏了,你说是吗?"小王确实有点饿,热香肠里拌了点醋,虽说不好吃,可也不难吃,他只是念叨  相似文献   

6.
<正>"小买卖"练本事行商变坐商母亲早逝,父亲再娶,陆续出生的弟弟,这一切都让韩林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必须独立生活。生活逼得韩林"不安分":1970年,他出生于动荡艰苦的年代;8岁丧母;18岁可以选择各种工作,他却选择离家当兵;到长春铁道部机车厂端上了铁饭碗,他却一心一意想做买卖多赚钱;生意几起几落,没让他安分下来赚死工资,反而让他辞职全力创业……  相似文献   

7.
王跃文 《华商》2014,(15):75-75
作为一位瑶族诗人,黄爱平的诗歌里有一种强烈的对瑶族文化血统的追忆,对瑶族文化虚根的抗拒。他的血脉里流淌的是瑶族的血液,瑶族人民苦难深重的历史,注定了他诗歌灵魂的沉重和苍凉。他不断地用诗歌追问、寻觅,试图印证他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血统,执著而又迷惘。他在《父亲回家》‘诗中这样发问:“谁是他的父亲/谁给他讲述已经逝去的秋天/讲述鸟巢与河流/劳动与汗水/谁会告诉他/生活是一件严肃的事?”诗人在急切的追问之下,又说:“父亲……我不认识他/事实上/我也不认识我自己”。诗人对父亲的渴求和追念是那么焦灼迫切,而父亲在他眼里却又那么的模糊。父亲只能在诗人的遥想中出现,作为诗人的自己,却“不知道他的脏脸和烟卷/更不了解/他的酒量和哭泣……”诗中的父亲是一种隐喻,是诗人对瑶族文化身份和文化血统日渐失传的伤痛,是对日渐模糊的瑶族特征的沉重喟叹。父亲是根,根的缺失使得诗人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知变得惶惑而茫然,所以他在诗中说,“事实上/我也不认识我自己。”  相似文献   

8.
<正>误区一:"自我"小王,1982年生人,某高校电子商务系高才生,毕业后就职于本地一家知名的网站建设公司,开始了他的第一份专业营销工作。由于科班出身,小王很快熟悉了业务,甩开了一同加入公司的其他同事。所以,他常常按照自己的思想和创意去工作,有人好心提醒他要善于与客户和同事协商,并请教经验丰富的市场总监,但他却认为这是对自己的轻视,不予理  相似文献   

9.
面具与笑容     
父亲其实是儿子来到世上后的第一个"玩具",一方面,父亲的强大让他感到安全,另一方面,父亲在父子游戏中有意表现出的顺从、笨拙、滑稽,让他感受到一种力量感和成就感。现在,这个"玩具"没有了。  相似文献   

10.
父亲卖瓜     
父亲六十岁了,他没有固定的收入,生活的艰辛让他越发苍老。他平时省吃俭用,积攒的钱供我读大学。今年夏天骄阳似火,父亲在街边摆了个西瓜摊。他每次用板车从市郊的瓜农那里拖回一车瓜后,都会累得腰酸背痛。卖瓜的利润很低,为了能够及早把瓜卖出去,他一刻也不敢休息,很早就出摊了。一天,我们高中同学要在父亲瓜摊斜对面的一家餐厅聚会。当我从父亲手里接过用于聚会的30元钱时,我觉得沉甸甸的。我独自坐在餐厅靠窗户的椅子上,心不在焉地听同学们高谈阔论,时不时地望着窗外。透过窗户,我看见父亲的瓜摊前冷冷清清,父亲在如火的烈日下,肩上搭着…  相似文献   

11.
<正>我要与人打交道而不是与机器为伴 祖籍意大利的艾柯卡,1924年10月15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艾伦敦,直到11岁,他才知道自己是意大利人。那是因为他在学校里受到同学们的凌辱,有人骂他"意大利小畜牲"。这件事给他产生了一个动力:你们不是看不起意大利移民的后代吗?我偏要出人头地! 高中毕业考试,他在900多个学生中名列第12位。当他高兴地拿着成绩报告单给父亲看时,父亲却冷冰冰地问:"你为什么不能得第一名?"他马上觉得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  相似文献   

12.
出“丑”     
高中毕业那年.我在家务农。一天,《参考消息》上刊了一则广告:山东师范大学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函授学员,学费55元。那时,我正为没考上大学整日心烦,参加函大,可以学到不少知识,也能圆自己一个"大学梦"。我跟父亲商量,希望得到他的资助。父亲说:"你有上进心,很好。人贵自立─-你最好自己想办法去弄钱,这对你也是个锻炼嘛。"上哪儿去弄钱呢?"我一筹莫展地说。"你可以收购些竹扫把去万埠(山外的一个小镇)卖。收一把只要6角,却可卖1块2。一次挑40把,跑三四趟就足够了。"父亲为我出了个主意。说干就干。向父亲要了30元钱做…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人品烂到令儿子不堪的父亲,却给了下一代足够的商业机智和野蛮发展的动力。这是一个很不靠谱的传说,约翰·洛克菲勒有一回住酒店,要求订普通房间,酒店老板无法接受这个有损世界首富形象的要求,他请求洛克菲勒改变自己的决定,理由是:"贵公子每次来都住的是豪华套间。"洛克菲勒有点不忿,说:"那当然,因为我老爸不如他老爸。"故事不靠谱,但其中两对父子的对比很靠谱,而洛克菲勒处于父亲角色和儿子角色的重叠位置。作为儿子,他是暗淡的,因为他父亲没有给予他  相似文献   

14.
伊尔·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荣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他勇敢、勤奋、功绩卓越,创造了美国新闻史上的一个奇迹。他在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时说:"小时候,我们家很穷,父母都是靠出卖苦力为生。那时,我父亲是一名水手,每年都要往返于大西洋的各个港口之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也许一生都会像父亲所工作的船只一样,漂泊不定。"布拉格9岁那年的一天,父亲带他去参观梵·高的故居。在那张著名的吱吱作响的小木床和那双龟裂的皮鞋前,布拉格好奇地问父亲:"梵·高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画家,不是位百万  相似文献   

15.
父母也有梦     
前几天,我给父亲订了他“处女航”的飞机票,之后的发展让我情感涌动,也让我意识到,关于我们父母的很多事情,我们都是太过想当然。周四,我的父母回老家,我去机场为他们送行。我的父亲一直在印度政府部门工作,他从来没有坐过飞机,所以,  相似文献   

16.
我在一家公司任总经理助理,几个月前,我的老同学小王也进了我们公司做车间员工。在工作接触中,我觉得小王似乎变傻了,不仅不知道为自己抢功劳树形象,甚至有了功劳也让给别人。有一次,小王在工作中发现一道生产程序有瑕疵,那道瑕疵会影响产品的合格率。小王就暗中琢磨,查阅资料和各种书籍,后来,他提出了一个更新  相似文献   

17.
爱的圆规     
作家王蒙给鲁迅文学院的学生上课,向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在你的人生当中,最让人感动的一句话是什么?"一位哈萨克族学生的回答,让王蒙感动不已。他说:"父亲去世那年,我很难过,可有个人对我说,!!!!!!  相似文献   

18.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小王懒懒的躺在床上,清晨的阳光让整个屋子充满春天的味道。他起身拿起报纸,发现到处都是旅游信息。“噢,快到五一假期了”,他恍然大悟。作为一个职业白领,似乎很少有时间关心假期,因为对于它来说那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忽然他发现在床头柜上的机票:北京至海南。“这是在做梦么?”小王完全不记得这张机票是从哪里来的,或者他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假期,可这确实是真实的。 “you have message”手机里传出短消息提示音,是女朋友发来的,“赶紧起床,别忘了今天去干什么!”“干什么?今天不是周末么”小王一边嘟囔一边拿起PDA,翻看约会记录。“4月23日,购买出游装备”,“如果离开它我还能记得什么?”他起床穿衣,打开笔记本,开始看昨天晚上罗列的计划。  相似文献   

19.
Q:你印象中与父亲度过的最难忘的父亲节是怎样的?:我从来没有在这个节日对父亲有过表达,对于一个50后的父亲和70后的儿子来说,我们基本不会把“父子之情”拿出来说,父子之情都藏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中。:是否收到过儿子送的父亲节礼物?:我当父亲5年多了,没有在父亲节收过礼物,儿子还小,我也从来没有要求他在父亲节对我有什么表达。我觉得自从当父亲的那一刻开始就接过了“父亲”的称号,而且这个“职位”永远拿不掉了。父亲节可能提醒没有成为父亲的人关注自己的父亲,很多人不关注日常家庭生活中的父子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也是‘低头族’,感觉生活中离不开手机了。"今年刚刚毕业进入一家证券公司工作的小王深有感触。早上7点钟,她在被子周围摸索了半天,找到前一天晚临睡前扔在床边的手机。尽管没有拉开窗帘,"墨迹天气"已经发送了各种温馨提示:外面下雨了,记得携带雨具。公交车迟迟不来,担心迟到的小王决定奢侈一把,通过"滴滴打车"成功在早高峰时间叫到一辆出租车。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