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行为较为普遍,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的重要原因是大股东没有得到相应的监督。近几年,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模式逐渐多样化,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缺陷,政府监管力度不足等因素使得控股股东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公司的财产和利润转移出去。本文建议:严格股票发行制度,加大造假上市公司的违规成本,降低小股东的费用,优化股权结构,引入独立董事制度,遏制大股东掏空行为。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资本市场在实现“全流通”之后,大股东采用操纵利润和股价、并购重组等更为隐蔽和复杂的方式对上市公司进行掏空。导致大股东掏空行为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内外两个方面。内部因素包括存在缺陷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小股东严重的投机理念和大股东“经济人”的自利心理。外部因素包括趋于严峻的融资环境和经营环境、监管不力的监管环境以及形同虚设的外部审计。建议从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完善外部经营环境和融资环境等方面来减少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发生,保护广大中小股东的权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侵害国有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事件屡见不鲜,而国有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国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以及由此造成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文章通过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研究,发现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中小股东保护息息相关,而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能够有效改善国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升中小股东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由于股权集中程度过高等原因,导致大股东通过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攫取不合理的经济利益,特别是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抑制大股东侵权行为,应当完善我国的上市发行制度,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引入商务管理信托机制,强化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公司政治治理对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有效性,以及这种有效性如何因政府干预和财务风险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新兴加转轨的特殊制度背景下,公司政治治理这一制度安排,形成一种制度压力,能有效地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公司政治治理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治理效应随政府干预水平和财务风险大小的不同而变化,政府干预水平越高,财务风险越小,公司政治治理效应越好。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公司政治治理层面理解大股东掏空行为,为政府部门监管上市公司大股东、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提供直接的微观证据和参考价值,同时也为上市公司治理及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狄灵瑜  顾媞 《新智慧》2009,(2):53-55
近年来,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和信心。本文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了西水股份中小投资者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深入剖析控制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国有股、法人股为标的公司协议收购,由于其具有秘密性和有限性的特点,在上市公司监管及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完善协议收购中的信息披露制度势在必行,有必要从信息披露主体、信息内容、信息披露程序及信息披露责任等制度方面,对我国现行《证券法》的相关规定重新予以审视。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掏空行为仍然存在。本文分析了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实现方式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并从加强中小股东保护的视角提出在新形势下的相关监管对策,即构建均衡型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和加强法律与市场相结合的外部宏观监管,以求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所持有的股票能够在二级市场上流通转让,A股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大股东减持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选取了2008-2011年深圳交易所上市的发生减持事件的A股公司作为样本,对信息披露质量、盈余管理与大股东减持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经验数据表明大股东减持前上市公司会进行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而且信息披露越低,大股东减持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监管机构应该重点关注上市公司向下的盈余管理行为,同时完善信息披露考评体系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盈余管理的一个动机:大股东掏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出发,研究了大股东由于掌握控制槔而有机会实施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及大股东掏空为什么是盈余管理的动机,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种可能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信息披露制度作为资本市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越来越重要。然而,我国证券市场由于存在公司监管和信息披露制度仍然不够完善的问题,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信息披露不规范、信息披露失真等问题。本文首次按照修订后的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采用事件研究法,对在深市主板上市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市场效应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研究发现市场对不同等级的信息披露质量作出了理性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信息不对称及产生的逆选择与道德危机问题,信息揭露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公司经营权自所有权分出后,须靠股东之间的监督,以解决管理者与股东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股东之监督必定产生“代理成本”,只有靠信息的顺畅流通,使所有权拥有者获得正确且丰富的信息,才能在兼顾经营效率业绩的同时,降低代理成本.证券市场的监理以公开揭露、市场信息透明为最高指导原则,通过推行信息之透明度制度,以保护善良投资人.为此,台湾地区自2003年设置了“信息揭露评鉴系统”,以提升企业整体信息揭露的透明度,落实公司治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一些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着遗漏、虚假、滞后等问题,为了保障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我们应通过有效的对策,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如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健全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健全法律制度建设;加强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市公司强制性信息披露水平、自愿性信息披露以及总体信息披露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为基础,建立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指数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试图找出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的结构特征,从而为改进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提供最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制度是证券市场监督体系规范化的核心和基本原则,对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持经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国家的证券市场已有近百年历史,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制度较为完善,尤以美国为代表.通过研究美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的演变,从中发现可取之处,可为加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借鉴.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披露制度是保证资本市场效率的关键因素。然而,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无论从制度建设层面,还是从具体执行层面来看,均存在不尽完善之处。本文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对其作出解释,并对如何完善中国信息披露制度加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上市公司收购中信息披露制度的法理价值并充分借鉴英美国家有关信息披露规制方面的法律规范,针对我国目前公司收购领域信息披露的现状,以2006年修订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为基础,着重对信息披露主体、信息披露要求进行了分析。由此认为,我国的信息披露监管应从提高立法效力和建立监管责任机制两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上市公司,除对外披露经审计的会计信息外,还须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因为内部控制的完善与否和执行情况,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业绩、财务报告质量和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然而,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还不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信息披露的自愿性不强,因此,有必要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事件的频繁发生,选取2003年2月至2004年8月被公开谴责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引入配对样本———期间未被谴责的上市公司,从行业特征、股权结构、规模、盈利能力、负债状况等方面分析被谴责上市公司的特征,实证研究上市公司发生信息披露违规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特征、公司的规模以及盈利能力对其发生信息披露违规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