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走进山西     
2004年,清秋时节,金风送爽,桂子飘香,我们泉州旅游推介促销团一行,穿太行、过吕梁,“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在这首《人说山西好风光》优美歌声的旋律下,走进山西,叩响三晋,品味古老的人积淀、旖旎的山川名胜和丰厚的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2.
精彩山西     
  相似文献   

3.
山西好个秋     
化春光 《旅游时代》2014,(11):64-69
山西表里皆山河,东以太行山与河北接壤,北以古长城与内蒙古为界,西、南以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黄土高原为基,吕梁、太行为脊,汾河、沁水川流其间,恒山、五台山缀其里。山西气候较复杂,北受冬季冷气团之慢袭,南受夏季暖湿气团之滋润,昼夜温差较大,南北差异明显。多样的地理特征,多变的气候环境,让山西的秋天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4.
感悟山西     
《山西旅游》2005,(4):1-1
阳光午后,倚窗眺望。看着繁华喧嚣的高楼都市,不禁想起看过的一本杂志《山西旅游》,在那里面没有繁华,只有奇丽;没有喧闹,只有幽静;没有世俗的纷纷扰扰,只有古老山西风景带给人的清新典雅。不觉谓叹。  相似文献   

5.
怀念山西     
在山西我最喜欢的是五台山。因为以前我听说过.这个地方是很有名的.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蒙古人的大部分是佛教徒.所以很多蒙古人经常去五台山跪拜。看五台山寺庙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看到那宏  相似文献   

6.
木易 《山西旅游》2001,(6):15-15
中国的古塔多姿多彩,巧夺天工,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祖国锦绣大地上,而矗立在山西大地上的古塔,风格各异,造型不同,成为山西风光名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明长城明长城为古长城大同段遗址。明代大同为九边重镇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大同市阳高县,距离大同市约70多公里。大同火车站下车,打的约100至130元,车程约1小时。景点没有门票,长城是历史遗迹需要保护,请勿攀登。  相似文献   

8.
9.
山西是适合骑行的。多山的山西,不仅景点繁多,而且因特殊的地理景况,骑行显得更为新奇有趣。经过长长的上坡路后突然见到一个大水库,当时的惊喜真不亚于在沙漠见到了绿洲,一路青山绿水,间或夹杂着各地各景点悠久丰富的人文传说,真是再惬意不过的旅程!  相似文献   

10.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巍巍太行山,滔滔黄河水造就了像太行峡谷、壶口瀑布这样体现着与众不同的自然美景,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记录了华夏文明的深邃,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壮美。从秀丽的风光中折射出的是飘逸的诗,是高亢的词、是婉转的曲还是诗词曲的凝和?走进山西风光,走进中国文化的盛景——唐诗、宋词、元曲、答案便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1.
山西是一个物大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自然风光和人景观众多。经过近几年的精心开发,不断整修物古迹,完善交通设施,加强接待能力和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世人所瞩目的旅游大省,随之而来的入晋游览人数也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2.
在山西背后     
印象中,山西是一个特别的地方。没去的时候觉得那儿不就是黄土高坡、到处的寺庙与大院嘛。 但走进山西才发现,那里其实是一个特可玩儿的地方。于是,我硬拉上朋友,再次开车走山西。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于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至2013年6月,共有45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8处,世界自然遗产10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3处,成为仅次于意大利(48处)的世界遗产第二大国。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14.
唐华 《山西旅游》2001,(6):22-24
60年代中期,大寨作为我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享誉国内外。在那个“以粮为纲”的年代,勤劳朴实的大寨人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在七沟八梁一面坡的虎头山上修水利、造梯田,年年获得粮食亩产千斤的好收成,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小小的大寨因此也成了我国农业的榜样。  相似文献   

15.
山西旅讯     
(国妤)阳春三月,春意撩人。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里,2006年山西省旅游工作会议于3 月24日在黄河京都大酒店隆重召开。山西省副省长宋北杉、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洪岐应邀参会并发言。来自全省各市旅游局、县旅游局、部分景区(点) 代表达200多人参加大会,省城10多家媒体20多名记者到会场进行了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16.
《旅游时代》2013,(8):1-1
世间沧桑,五千年风雨掠过;天地慷慨,留一方厚土于斯。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山西,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和炎帝都曾在山西活动,上古时代的尧、舜、禹三帝王均在山西南部建都。胄衍祀绵,文明肇创;江山胜迹,不可尽数。美丽山西,得天独厚。遍布于地上、地下的文物古迹犹如颗颗明珠,流光溢彩,熠熠生辉。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就有452处,雄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17.
山西旅讯     
安全发展国泰民安——省旅游局举行旅游安全宣传活动(宝文)6月10日,山西大酒店门口热闹非凡,前来咨询旅游知识及旅游安全的人们络绎不绝。此项活动是贯彻中央关于安全发展的指示精神,由山西省旅游局隆重举行的,她将告诉人们:只有安全才能保证发展的顺利进行。省旅游局响亮的提出了安全是旅游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本次安全宣传活动的主题。旅游安全涉及到一个省或一个地区的声誉和形  相似文献   

18.
过去山西怪闻多,曾有108怪之说,均来源于外省人与山西人相聚聊天时的“顺口溜”,并流传在民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来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的怪闻也发生了变化。今日闲暇无事。又应邀于某出版社编辑函请,将自己耳闻目见的所谓山西怪闻加以整理,采取“顺口溜”的方式编写出来,供读目赏把玩或付之一笑,并诚请进一步精练、指正。  相似文献   

19.
民间文艺和民间手工艺同_源于乡土生活,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传承了民间文化。比如说皮影艺术是民间手工艺和民间文艺的完美结合;剪纸《一把酸枣》把曲艺艺术用剪刀尽情演绎……它们是一粒优种发出的两片萼叶,不可分割。所以本刊在《山西民间手工艺地图》之外特赠《山西民间文艺地图》。  相似文献   

20.
解读山西旅游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个资源大省。山西旅游业是伴随改革开放大潮逐步兴起和发展壮大的一个新型产业。20多年采,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事业接待型到产业发展型,产业规模不断扩张;旅游生产力快速增长,产出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特别是1999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十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