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照峰  米多 《魅力中国》2011,(17):73-73
中国两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反民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历史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一种单向度和等级的特征,是一种强势文化,实质是为强势服务,本质是反民主的。中国民主化的推进除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外,深层次实质体现的也是一种中国文化的变革。由于中国受到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沉淀和熏陶,其根深蒂固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对其改造也将是十分艰巨的,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的民主化将是一个渐进和艰巨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中腐败活动的危害性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沪宁 《上海改革》1993,(12):15-19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国际上已经评论中国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强国,将在二十一世纪领导亚太经济发展的潮流:但在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突飞猛进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声音     
《广西经济》2014,(3):5-5
第11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将在展览内容和服务功能上提升和优化,结合今年中国一东盟文化交流年,博览会将新增文化展,展示中国一东盟文化精粹、文化创意、休闲养生等内容,打造双方文化交流新平台。  相似文献   

4.
朵生春 《开放潮》2002,(2):24-25
今天,WTO已经由一个名词变成了动词,成为中国的一种行动。但就目前而言,几乎所有对中国未来感兴趣的人,思考的起点几乎都集中在经济领域的某个点上。但可以肯定地说,100年后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史的那个人,对2001年12月11日的看法,不会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上,他会发现,作为经济事件的WTO,对中国经济领域之外的影响却更为广泛和深远。限于篇幅,本文将着重讨论WTO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中国文化面临的选择问题。文人心态和文化现状在加入WTO以后,中国文化界有这样几种代表性的心态:一种是事不关己的心态,认为W…  相似文献   

5.
电影作为强有力的传播手段之一,是文化传播的最佳宣传员.中国元素在苏联电影中表达了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规范.在融入中国元素的苏联电影中体现了中国建筑、服饰、自然、动物等文化元素.作为"他者视野"的表达客观上强化了中俄文化的融合和电影文化的交流.电影人通过他们的创作,将精彩的形式和动人的叙事展现在人们面前,在中俄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中,电影用影像记录了那些故事、精彩画面和文化元素,苏联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已成为永恒的记忆.  相似文献   

6.
王蒙 《新西部(上)》2013,(12):80-80,89
本文认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扩大知识传播和宣传主流文化,从而彰显了社会主流文化价值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正所谓:“该片的主要关注点是人和食物的关系,同时也将食物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信息传递给观众”。  相似文献   

7.
文化产业将是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积累十分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启动这些文化资本,就有可能形成具有中訇特色的文化产业。这些在中国独有的文化资源基础上开发的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比较优势,别人无法重复和模仿,是中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动漫文化具有的文化独特价值,能为弘扬中国精神提供有效的载体、构建新的平台、开辟宽广的道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动漫市场主要为美日动漫所占领,有碍于中国民族精神的传承。文章提出了以动漫文化弘扬中国精神的策略,包括:形式上,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动漫并加以创新;内容上,在挖掘民族文化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造型设计上,塑造具有典型中国特色和精神内涵的动漫形象;管理机制上,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优秀动漫保驾护航等。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教学在新文科的背景下有了新的发展方向,这意味着大学英语课程需要进一步改革。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即中西方文化内容的比例严重失衡,而工科院校的学生文化底蕴比较薄弱,这会造成英语课程存在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由此来看,将中国文化纳入英语教学之中对于提升学生文化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服务,对于中国文化的进一步扩大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邢蜜蜜 《辽宁经济》2009,(3):102-102
当留学生们面对中国这片异域文化热土时,开始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学习新的问候和交流方式,以前的对中国的观点、看法受到了挑战,这样的过程将不仅给留学生们带来语言上的挑战,而且还有心理上的冲击。面对这样的状况。如何针对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不同阶段,让他们较早地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好这些由文化差异所引起的矛盾,尽快获得一种有效、恰当的交际能力,进而形成运用中国文化的自觉意识,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校本科生所学的《中国文化概论》,在PowerPoint开发环境下完成了《中国文化概论》课件的设计。文章着重介绍了利用文本、图像、音频的综合处理能力和其交互式特点,在Windows XP平台上,用PowerPoint开发而成的具有图文并茂、视听觉一体、界面友好、方便实用的《中国文化概论》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重点讨论系统的设计思想及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兰婷 《魅力中国》2011,(2):123-123
此次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为全世界人民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也突出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因素相呼应,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推向了世界舞台,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作为国与国竞争的重要因素的综合国力中的文化部分的提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华宁  陈琪 《发展》2002,(7):53-53
在前不久结束的首届中国文化产业论坛上,全球300多名文化产业界的精英、文化官员和学者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大家认为,尚显稚嫩的中国文化产业正在提速发展以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半个多世纪前发端于美国的文化产业,近年挟新经济之势成为蓬勃于世界的朝阳产业。据业内人士介绍,在许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创造了许多工业化时代所意想不到的奇迹。资料显示,美国的400家最富有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美国的文化娱乐业是第一大出口产品;英国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崛起引发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广泛交流和深度交融,也引发了在中国形象和中国责任问题上的论战和交锋。今天,中国国家的快速成长仍未摆脱一些国家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歧视、对中国文化的轻视、对中国改革的排斥和对中国崛起的不安。向世界说明中国,特别是展示中国的责任,是中国知识分子在面临“千古未有之大变局”时必须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相应的经济文化,其形成的途径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的市场经济文化。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当代市场经济文化价值的共性。对外开放加速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建设.中国“复关”和“入世”的过程使中国过去一些不良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文化逐步形成。“入世”后上述过程将加速,并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创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走向世界,对全球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俄侨东正教文化在黑龙江传播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俄文化的交流。中国俄侨东正教文化对黑龙江文化的影响是多元化的、全方位的,使黑龙江在有着中国文化传统的同时又拥有着俄国东正教文化的痕迹。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校英语课堂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因为专注英美文化的学习而导致的中国文化失语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了在英语教材中应加大中国文化比重,在英语课堂上应注意弘扬我国本土文化等对策,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本土文化输出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晓鲁  陈亚楠 《魅力中国》2011,(5):295-295,264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传统意义上封闭的发展中国文化的认识已经不复存在了。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哺育和传承民族生命力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设计在全球经济背景下发挥中国文化特色,不仅要做到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有正确的认识,还要采取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水墨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不仅承载着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与审美内核,更承载着中国历代文人修内质、养德操、怡性情的精神托付。所以将中国水墨作为一种文化价值观输出推向世界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理论的源泉;从实践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建设的民族基础;从方法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方法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