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崔占国 《冶金财会》2006,25(7):24-25
<正>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形成流失。国有资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国有资产的快速递增,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源泉保障。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流失也呈快速递增态势,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至少流失800~1000亿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了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监管,建立约束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是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国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国有资产的流失也呈现出快速递增态势。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至少流失近千亿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了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约束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使其保值、增值,已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就国有资产流失的几种表现方式,以及为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使其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应采取的措施,作了分析探讨,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国有资产流失成递增态势,其原因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至少流失800―1000亿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了困扰改革与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国有资产向国外转移流失达480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经营者违纪违法造成的,国有资产被侵吞和流失,近几年每年均在100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效益流失,已成为一个困扰企业多年、严重影响企业竞争力的突出问题。根据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统计资料,从1982年到1992年,国有资产流失总额高达5000多亿元,相当于1992年全国国有资产流失总量的20%,比1992年国家财政总收入还多800多亿元,平均每年流失近500  相似文献   

6.
<正> 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中,怎样加强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就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简述如下。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 1.产权关系不明确,资产评估不严格。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大量引进国外资金、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有资产流失成递增态势,其原因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至少流失800-1000亿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了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然而国有矿山企业资产流失现状又有其特殊性,笔者结合自己在矿山工作多年的经验就其现状、原因及其治理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浅谈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及对策王连忠,谭丽丽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不善和严重流失的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大量事实表明,在我们现行的经济活动中,国有资产的流失与反流失的斗争已无时不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主要有:一是国有资...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们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较低,远远落后于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需要.在国有资产管理上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表现之一: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淡薄,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比如,有的人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财产是大家所有,资产保管好坏与己无关;有的认为企业家大业大,浪费点没有啥;也有的只重视资金管理,不重视物质管理,只知道投资不够伸手要,不知道用好、管好现有的物资材料.由于管理意识淡薄,所以,出现了管理“滑坡”.表现之二: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相当严重.据报载,从1982年以来,我国的国有资产以每天1亿元的速度在流失.从1985年到1992年7年,我国预算内工业企业流失的国有资产达2200多个亿,这个数目差不多相当于我国一年的财政收入.国有资产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权威报纸剖析,最主要的有五种:一是内外勾结合伙盗走国资;二是由于在承包、租赁、中外合资、股份制改造中存在某些政策上的漏洞,也造成部分国有资产流失.如果照此下去,数十年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巨额国有资产,就有被逐步吞食掉的危险.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表现之三:物资积压,设备闲置浪费的现象较为普遍.由于计划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往往造  相似文献   

10.
企业改制重组、产权变更过程中的流失,企业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造成的流失,企业管理、投资决策中的流失  相似文献   

11.
中央企业纪工委书记张轰日前提出,预防国有资产流失、治理企业腐败问题,当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建立国有资产流失责任追究制度。张轰认为,近年来,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但还存在着国有资产在管理过程中的流失,在资产投资经营过程中的流失,在企业改制重组、产权变更过程中的流失等等。张轰强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结合;与严格管理、从严治企相结合,实行责、权、利的有效统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严格地加强企业管理。只有这样,才…  相似文献   

12.
浅论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渠道、成因对策应文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的不断铺开,国有资产管理已被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国家将资产交予企业经营,目的是为了保值增值,但事实上国有资产流失情况相当严重。本文拟就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3.
政策信息     
政策信息国务院发布命令开始实施《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为了加强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健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务院近日发布第192号令,开始施行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4.
试论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1 .在转机建制中流失。其主要表现 :在中外合资中 ,对中方资产不按规定评估 ,中方资产作价过低 ;在股份制改造中 ,清产核资流于形式 ,造成国有资产权益受到侵蚀 ;有的企业为了求得外资 ,不考虑内部条件 ,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B股上市 ,结果未成气候 ,人力、物力、财力却消耗不少 ,造成国有资产的隐性流失 ;在国有大型企业实行主辅分流以及承包经营过程中 ,承包者短期行为严重 ,吃国有资产老本 ,使国有资产造成无形流失等等。2 .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和大量无效投资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主渠道。这种流失在宏观上首先表现为国…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要求。作为国有资产运营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国有企业如何搞好资本运营,是落实十五大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国有资产是怎样流失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产权没有理顺,产权管理薄弱,加之金融、财经秩序混乱,使国有资产流失、损失十分严重。据《经济日报》文载:近13年来,我国的国有资产每天大约流失1亿元:到目前为止,国家至少有5000亿元“家当”通过各种渠道流失,进入了个人或小团体腰包。国有资产是怎样流失的呢?1993年下半年,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牵头,财政部和国家经贸委共同参加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国有资产情况专题调查,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  相似文献   

17.
加强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马俊涛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防止资产流失,确保学校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增值,是高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多年来一直依靠国家财政拨款...  相似文献   

18.
吕杨  刘梅 《冶金财会》2001,(11):12-14
<正> 建国50多年来,我国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然而从总体上也应看到,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还比较严重,保值增值潜力巨大。而且,在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丧失中,显性和非法的国有资产流失成了主流,其方式与途径更加趋于隐蔽和“合理”。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9.
李晓慧 《中国电业》2004,(12):40-41
从2004年电力行业清产核资的总体情况来看,报损资产占全部总资产的比例较小,但就个案来说,国有资产的流失依然令人痛心。其中,企业自身管理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占有相当的比重。  相似文献   

20.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由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运营机制尚未完善,有关国有企业改制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改制行为不规范,对改制工作监管不够,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损害国有权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时有发生。如何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