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2.
3.
商务部"中国制造"广告的投放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的议论。国家品牌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制造"作为国家品牌远远没有达到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作用。文章将国家品牌提高到国家名牌与国家形象作反思,以期拓展国家品牌与国家形象的观察视野。 相似文献
4.
在媒体政治时代,形象就是声誉,声誉就是权威;为此,打造出一批秀外慧中的偶像级的领导形象,以赢得社会公众崇拜、追随、支持与信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对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国家形象定位的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中国国家形象定位的研究及中国国家形象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表达媒体理念和媒体产品核心特征的、长期使用的宣传短句通常被称之为媒体形象广告语。随着我国媒介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不但包括媒体产品和销售网络的竞争,而且包括媒体品牌形象力的竞争。而媒体形象广告语便是塑造媒体形象的“点睛之笔”。媒体形象广告语的立足点在于媒体和受众之间架起一道可以沟通的桥梁,使受众对媒体产生认识、理解、记忆,并且引发价值观的认同和情感的共鸣。所以沟通策略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纵观现今中国媒体格局,竞争日益激烈,节目日趋同质化,境外媒体也窥伺这巨大的受众市场。在这场眼球争夺战中,各媒体发现,单纯依靠节目来获得受众注意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很多人不能科学地给电视媒体形象包装设定一个正确的位置,仅仅在几个要素上下功夫,而未能从整体上把握,导致电视媒体的整体形象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中国媒体形象包装对于当代传媒的市场运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媒介形象,要建立在对传媒内部资源整合与核心能力的培养之上。 相似文献
8.
魏丽娇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13,(1):32-43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家形象问题日益成为国际传播和国际关系领域里的研究热点.成为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普遍关切的一个极富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韩国主流媒体对中国广州亚运会报道的整体情况,分析了韩国主流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指出韩国媒体对中国和广州各个方面的报道比较全面、相对客观.只是在涉及到民主、人权、日本、朝鲜等问题时,才表现出负面。本文强调需要不断提升对外传播能力,通过提升国家公民的素质、建设和谐媒体.实施中国媒体“走出去”战略等手段重新塑造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
国家形象危机管理的精髓是:在危机来临前,正确识别、防范危机的发生;危机来临时,及时有效地管理危机并将危机引向一国形象转变或提升的机遇。国家形象危机管理应遵循10F原则,而危机预警管理———危机过程管理———危机恢复管理,则是国家形象危机管理的三大程序。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信贷动态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条件出发,利用博弈论及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构造了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进而分析、阐述了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是助学贷款市场失衡的根源。针对上述分析,提出了如何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家公众形象、媒体呈现与认知合法性——基于中国民营企业的探索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通过策略性运用媒体呈现等印象管理手段来塑造公众形象,可以为其获取认知合法性,进而影响企业形象、声誉和市场绩效。企业家公众形象是企业家、媒体与公众三者互动而构建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三者共同嵌入的社会文化的一种表述。本文通过质、量两种路径研究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公众形象,归纳了理念、能力、行为三个方面的九个特征维度,并实证分析了民营企业家形象与媒体呈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贵阳市红枫湖20多年的发展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地方分权管理体制下的典型案例。在地方政府主导下,红枫湖景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呈现出阶段性演化的特征。为推进政府意志,实现政府的核心利益要求,地方政府的管理目标及管理体制随着不同时期不断改变。这种急转弯式的政策调整导致了各方利益相关者权力关系急遽演变更替,致使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损失,亦必然会导致风景名胜区整体长期利益严重流失。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着高隐性空置率的现象,本文利用博弈工具,依据双方叫价拍卖模型,构建房地产市场交易的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通过分析提出隐性空置率的产生和持续上涨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开发商和房地产投资者即炒房者乐观供给预期过度,而消费者乐观消费预期不足所造成。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博弈论对正统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40年代博弈论被引入经济学之后,现代经济学在许多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作为工具的博弈论与作为思想的博弈论却出现了一种分离的倾向。在作为工具的博弈论满足经济学家对形式主义模型沉溺的同时,作为思想的博弈论却对正统经济学形成了根基性的挑战。博弈论不仅是一种数学工具,更是一种方法论。它引导着人们彻底重新认识经济世界和人们的经济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正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确定性的经济社会观、理性经济人假设、个体主义原则受到了愈来愈强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了博弈论中的模型对企业的社会资本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可以增强员工的合作,降低内耗。 相似文献
16.
博弈思维的全面导入,为企业品牌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由“非合作性博弈”向“合作性博弈”转换是当今国际市场主流发展趋势,市场主导企业与非主导企业结成品牌合作联盟,实施品牌合作战略,可以有效抵制外来企业的入侵,达到“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18.
关系营销的4Rs理论认为关系营销是由交易双方在重复博弈的过程中都获得了预期收益,使企业与顾客保持长期、友好依存关系的活动过程。本文运用两阶段博弈模型和重复博弈模型对关系营销的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企业实施关系营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面对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压力和技术要求,企业与具有知识密集和专家众多的高校合作,创新才有希望。从博弈理论的角度出发,高校和企业长期合作对双方都有利,因而高校和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应该加强合作,选择适合双方的合作模式,建立长期合作和信任机制,并努力寻求政府的帮助,从而实现双方的共赢。 相似文献
20.
由税收筹划引发的博弈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税收筹划是财务管理的新领域。先从理论上说明了税收筹划的定义及为什么要进行税收筹划,在此基础上说明了企业集团进行税收筹划的必要性,分析了企业集团内部转移价格税收筹划的方法并从博弈论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