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济转型促使中国从传统的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迈向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依据对国家治理模式内涵的界定,并从国家治理模式演进的视角出发对中国的转型经验进行的理论剖析表明,建立起"法治化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利益整合型公民社会"三位一体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是中国在转型深化阶段面临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2.
《楼市》2012,(13):43
全球化和专业化对开发区高外向度经济结构和低附加值制造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带来严峻的挑战,加快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开发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站在"建区"向"造城"的转折点上,杭州经济开发区正积极筹谋产业转型,大力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开发区产业优化升级,力图摆脱开发区传统工业一枝独秀的局面。作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下沙在工业产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2011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托管行政区成为开发区行政管理的主要模式。在梳理开发区托管行政区的背景基础上,分析了开发区托管行政区导致的社会经济、法治建设和行政管理方面的不良后果。最后,针对开发区托管出现的问题,建议通过完善法规规范开发区设置、推进产城融合、分类推进开发区的转型与改革等措施实现开发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由于发展阶段以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开发区普遍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诉求,而向综合新城转型是中国开发区转型实践的新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从开发区生命周期理论、开发区向综合新城转型发展的内涵与必要性、内在机制和动力因素、转型模式和策略以及转型路径等方面综述分析中国开发区向综合新城转型发展的研究现状。最后,结合当前开发区转型与升级所面临的新问题以及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从1984年我国设立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以来,国家级开发区凭借体制机制、创新要素、政策优惠等方面的优势,快速发展成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和引领经济前行的重要载体。当前,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酝酿和发展的形势下,国际国内形势日趋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加剧,国家级开发区又一次走到了体制上率先改革、结构上加快升级、技术上引领发展的新关口。这是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国家级开发区提质增效的重大机遇。国家级开发区如何审时度势,把握先机,开拓创新,实现转型发展,由此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期特别邀请国内5位著名专家围绕新时期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国家级开发区的转型与升级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从1984年我国设立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以来,国家级开发区凭借体制机制、创新要素、政策优惠等方面的优势,快速发展成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和引领经济前行的重要载体。当前,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酝酿和发展的形势下,国际国内形势日趋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加剧,国家级开发区又一次走到了体制上率先改革、结构上加快升级、技术上引领发展的新关口。这是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国家级开发区提质增效的重大机遇。国家级开发区如何审时度势,把握先机,开拓创新,实现转型发展,由此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期特别邀请国内5位著名专家围绕新时期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国家级开发区的转型与升级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从1984年我国设立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以来,国家级开发区凭借体制机制、创新要素、政策优惠等方面的优势,快速发展成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和引领经济前行的重要载体。当前,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酝酿和发展的形势下,国际国内形势日趋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加剧,国家级开发区又一次走到了体制上率先改革、结构上加快升级、技术上引领发展的新关口。这是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国家级开发区提质增效的重大机遇。国家级开发区如何审时度势,把握先机,开拓创新,实现转型发展,由此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期特别邀请国内5位著名专家围绕新时期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国家级开发区的转型与升级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8.
从1984年我国设立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以来,国家级开发区凭借体制机制、创新要素、政策优惠等方面的优势,快速发展成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和引领经济前行的重要载体。当前,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酝酿和发展的形势下,国际国内形势日趋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加剧,国家级开发区又一次走到了体制上率先改革、结构上加快升级、技术上引领发展的新关口。这是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国家级开发区提质增效的重大机遇。国家级开发区如何审时度势,把握先机,开拓创新,实现转型发展,由此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期特别邀请国内5位著名专家围绕新时期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国家级开发区的转型与升级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从1984年我国设立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以来,国家级开发区凭借体制机制、创新要素、政策优惠等方面的优势,快速发展成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和引领经济前行的重要载体。当前,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酝酿和发展的形势下,国际国内形势日趋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加剧,国家级开发区又一次走到了体制上率先改革、结构上加快升级、技术上引领发展的新关口。这是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国家级开发区提质增效的重大机遇。国家级开发区如何审时度势,把握先机,开拓创新,实现转型发展,由此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期特别邀请国内5位著名专家围绕新时期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国家级开发区的转型与升级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地域社会转型依附于经济转型,具有阶段性特征和特定时代内容。开发区是特定经济结构背景下作为体制改革试验的特定政策的空间载体,演化成为地域经济开发的增长极。开发区具有载体性、功能性与主体性特征,与地域发展有着多重结构关系,正因此,开发区发展也呈现多重发展困局。基于此,从主体与载体视角分析开发区的性质界定的困惑;从利益归属的视角探讨开发区的等级权限合法性争议;从功能与结构视角分析了开发区的"产城融合"路径困惑;从功能与主体职能视角分析开发区行政区化的合理性困惑。  相似文献   

11.
优化开发区如何率先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三大城市群属于四类主体功能区中的国家级优化开发区,面临着优化发展的要求.在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优化开发区要实现发展的转型与升级.优化开发区要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利用、优化要素投入、优化生态环境、优化空间结构、优化贸易发展方式、优化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开发区在成立之初,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及倾斜的政策优惠,取得了快速发展。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开发区逐渐面临着可开发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竞争优势下降的局面,因此开发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二次调整。  相似文献   

13.
论科学发展     
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如何实现科学发展,是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需要认真探讨和解决的问题。科学发展需要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三个方面推进。一、转变发展观念转变发展观念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回顾新中国的经济思想史,发展理念的演变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医治战争的创伤,党在指导思想上把工作重点从战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全国出现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相似文献   

14.
15.
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生态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庆许 《价值工程》2006,25(4):17-19
从目前循环经济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循环经济的特征,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供应链管理的产生及历史发展状况;分析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并对21世纪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一目前,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主体,是以政府主导,并主要由公共财政支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体系,不仅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而且是保障社会民主、公平、公正和稳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实质,要求我们必须把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引领社会发展工作的主线。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不断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是落实好“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和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源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全面解放…  相似文献   

18.
曹春梅 《价值工程》2010,29(11):215-216
扶贫开发作为缓解和消除贫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必须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下,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整个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认识,创新思路,切实开创我县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中钢集团广西铁合金有限公司为例,探讨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按照全国主题功能区规划所提出的"集中—均衡"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走以大城市(群)为主的城市化道路,才能提高国土资源配置效率,缓解城市化占用耕地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为此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土地开源节流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加快建立人口城市化的机制,完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