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土地开发整理是国土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全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要保证措施。本文通过清镇市王庄布依族苗族乡花围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分析,具体了探讨土地整理规划的详细内容,并进行效益分析,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已逐步形成了制度比较健全、投入相对稳定、效益日趋明显、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等有突出贡献.但也应看到,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仍需不断改进和提高.通过工作实践和深入思考.本文提出了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吉林西部土地开发整理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开发整理是充分利用后备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分析土地开发整理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变化,可结合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以层次分析法构建土地开发整理效益评价的层次结构和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综合模糊评价模型对土地整理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并结合项目区实际,从开发整理理念、投资结构、公众参与、项目区与背景区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开发整理的障碍因素,提出土地开发整理长期效益提升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朱光俊 《大陆桥视野》2016,(18):305-306
过去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对于耕地面积进行整理和开发,目前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即对耕地进行开发和整理,同时又对建筑用地进行整理和开发,本文说明了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遇到的几点问题,并给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文简要介绍了土地开发整理的内涵、基本模式,分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对土地开发整理进行了综合环境影响分析,并提出了土地开发整理环境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地市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有其自身的特点,其编制方法应有别于省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以黄石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实践为基础,从土地开发整理的社会经济背景分析、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规划方案的编制与比选等方面对地市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要想识别土地开发整理的环境影响,必须分析土地开发整理活动的目标,土地开发整理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增加有效地耕地面积、扩展利用空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现代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人们根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制定的目标、布局、土地整理项目等实施该规划后,必然对规划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开展的土地整理活动,带来的不仅仅是耕地的增加,它对区域范围内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产生了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效益,因此,需要对土地开发整理的实质、影响、规划控制等进行多维思考,从而使土地整理活动在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系统的发展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试论土地开发整理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开发整理是人类为扩大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提高已利用土地的产出水平而对土地采取的一系列综合措施,科学的土地开发整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土地开发整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因此要统筹兼顾,综合论证,科学决策,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促进生态经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土地整理工作中,土地整理前期测量、竣工测量必不可少,土地整理前期测量是整个土地整理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土地整理竣工测量是规划验收的依据,而且它们又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测量,有其自身的特点,文中作者从土地整理工作中的某些环节对土地整理测量的成果要求出发,阐明土地整理测量工作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丁万泉 《当代经济》2009,(15):124-125
土地开发整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有力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有效手段.新的<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取得较大发展,但仍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提高和改进.本文通过对新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已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互动性逐渐增强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民主管理"的政策目标,借鉴德国乡村土地整理规划经验,提出了我国乡村土地整理规划中引入公众参与的含义及必要性,并以笔者参与的一个中德合作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介绍了公众参与在乡村土地整理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初步成果.最后得出公众参与对我国开展土地整理工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初步阐述了土地开发整理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土地开发整理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并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为新农村合理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冯刚 《大陆桥视野》2012,(10):219-220
一、项目测绘的重要性 土地开发整理前期测绘工程是进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研、规划设计以及施工验收的重要基础,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重要环节。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图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底图的专题地籍测绘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基础性测绘工作,是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工程量计算、施工放样和项目实施服务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地形图测绘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设计成果质量和后期施工精度,所以项目的前期测绘是整个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刘湘宏  马姝玮 《经济地理》2007,27(2):306-309
文章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编制科学性差、调整频繁、实施保障措施贫乏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规划实施保障体系、做好规划协调工作、维护规划严肃性等建议,并指出在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尤其要重视保护耕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加强土地开发整理。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土地整理实践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卫祥 《生产力研究》2004,(7):190-191,10
根据我国开展土地整理的工作实践 ,在土地整理兴起的背景、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土地整理产生的效益、土地整理的制约因素和土地整理的强化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为科学认识和规范管理土地整理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土地整理的长效运作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锐 《财经科学》2007,(12):47-53
市地整理是对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方式的一种改变与提高,从而有助于提升市地的经济自然环境以及景观美感的多目标体系的综合效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科学的市地整理长效运作制度,有利于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城市用地总量与结构平衡,实现城市土地整理区城内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工程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基础作用、对土地开发整理中测绘工作的体会三个方面时测绘如何服务于土地开发整理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刘弘 《经济研究导刊》2014,(16):38-40,143
土地整理是通过工程等技术手段,进行内部挖潜以实现耕地数量增加和质量提升的耕地可持续发展模式,是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质量潜力研究不仅能够丰富土地整理研究体系使研究的重点从数量潜力转移到数量和质量潜力并重上来,而且能够为土地整治规划及粮食安全战略提供基础信息。分析土地整理质量潜力的内涵,并在农用地分等理论的基础上,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布局进行规划和设计,其中的灌排工程依据官地坪镇农用地分等的成果。结果表明,官地坪镇耕地自然质量及土地整理现实质量潜力分布有明显区域差异。研究认为,应根据土地整理的质量潜力分布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土地整治规划,在现实整理质量潜力大的地区应在加强土地整理力度的同时加大投资力度以改善耕地的粮食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2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比其他工程的变更更加复杂.而变更的存在,给工程的实施带来了不可控性,给实施管理、资金控制等,带来了很大难度.科学地分析与评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变更风险,有助于建立合理的工程变更风险预警机制及其应对体系,从而保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